首页 -> 2007年第2期
古典诗学原则辉映作文教学新理念
作者:顾 瑾
一、抒写性情,彰显诗性精神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写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精神活动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避免为文造情。但是由于长期的语文应试教育和工具性定位,学生作文充斥着普遍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现象,假、大、空式的腔调不仅导致了学生精神的枯燥、人格的分裂、生活的遗弃,还使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严重缺位,造成作文教学的低质差效和学生素质发展的缺陷,究其现状也是对我国古典诗学中优秀创作传统的背离。古典诗学重情体性的传统除了对现代作文教学带来新理念的强有力支撑和支持,还带来了诗性精神的浸润:“一是诗的自由精神特质,二是诗的人格精神,三是诗性文化的浪漫主义精神本质。”[1]这种诗性精神对写作教学与学生成长是弥足珍贵的,它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廓清现行作文教学中的诸多误区和盲点。在古典诗学精神照耀下,作文教学应提倡抒写真性情,让写作成为学生健全和谐精神实现的过程。
作文实践中,首先要“不隔”人、文,以“不隔”为原则,就是要强调抒写真景物、真性情,促进学生做人与作文的统一。做到作文立其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重视加强习作者的精神训练,努力形成诚实、蕴情、求是、诗意的精神品格,使作文拥有内在的真诚感。提倡有感情地写作,强调学生的真情怀,关注学生的情感投放与情感期待,关注学生的真切感受,从而使作文真正有人情味,有个性,不失为与美妙人性、人情的对话。提倡有感情地写作,强调学生的真体验,“是真心和真感觉拿得起就放不下”,真体验不仅是写作的动力,而且还是作文重要的形式与内容,也是阅读和欣赏的意趣所在。只有充分发掘习作者的体验,作文才有望做到理真、情切、意远,才有望充分伸展生命的灵性。提倡有感情地写作,强调学生的真需要,只有当作文成为学生表情达意交流感情的平台,成为生活和发展的需要时,作文的魅力和创造性才会真正生成,矫情与虚假,为文为人都是无益的。
其次要“不隔”生活,就是要写出真生活、真生命,做到作文立其亲。要充分营造作文的生活情境,努力实现作文教学过程的情境性、浪漫性追求,作文教学面临的真正考验是怎样激励学生亲近并享受作文活动。时下,作文指导论述很多,但学生照样持笔茫然,主要原因在于作文出题、选材、要求等有追求“陌生化”倾向,更高地悬浮于学生的生活之上,远离学生的情感世界和成长世界,学生对作文感到为难而心生厌倦。立其亲就是要树立平易作文观念,“好诗莫过近人情”,作文不应是学生精神的强索,而应是俯下身来用心倾听,作文的选题、选材、立意等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解决学生有话说、想说的问题。“立其亲”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安排训练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还是选择教学方法,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致力于学生作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写出或即目即事、跃然目前,或情真理足、生气潜回,或率真自然、独抒性情,或生香活色、自饶情趣的作文。通过提倡写真话,抒真情,让作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让作文训练追随学生成长,使青年学子洋溢着富有创造性精神自由的力量,诗意地栖居于生活世界里、精神世界里和写作世界里。
二、尚虚征实,锻炼诗意思维
古典诗歌“赖以生成的创作思维本是一种包孕着矛盾因子的辩证运动。当然,这种辩证运动主要在于体虚与征实的矛盾”。[2]古典诗学原则中的诗意思维是一种虚实相生的思维,这种特点不仅表现在不同的诗学主张中,如钟嵘的“直寻说”、王国维的“不隔说”、司空图的直致说等明显有征实精神,而王士祯的“神韵说”、司空图的“韵外之致”理论显然有尚虚意识,而且就每一首诗来说,其意象、意境的构成也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尚虚征实的矛盾运动成就了古典诗歌气韵生动、真味溢发、气脉贯通等美学意味。首先诗意思维的虚实相生特质,有利于对现代作文教学中有实无虚或有虚无实的片面存在的反拨,有利于克服思维的闭锁和单一,引导学生对写作对象给予真实的观照,正确处理好真实与虚构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与作文内容要求的思想性、概括性、典型性的矛盾。作文教学应立足生活真实,同时也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其进入想象的世界,使所表现的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既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明白“实者逼肖,虚者自出”的道理。针对很多中学生一味尚情求虚,写作过程中,个人化写作、生活边缘化写作倾向特点,引导他们对描写对象作深入的观察和审美的观照。正确处理好表现主观情意与再现客观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审美理想去烛照生活,葆有一种热爱现实生活的写作取向,有效克服作文对日常生活的轻视。从而使写作既有一种现实的精神,又有一种浪漫的情怀,引导学生在观照生活中观照自己,在观照对象时观照情感,既体察小日子的质朴本真,又能感应大时代的脉动。学会捕捉平常生活中深蕴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灵感,让“生活流”与“思想流”真切融通。
诗意思维还是一种模糊性的创造性思维,它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有助于引领学生走出思维向度上的定势,挣脱习焉不察的思维惯性和惰性。诗意的模糊是人的精神和心灵在观照对象中整体性的自由的实现,不必去求证非此即彼的二值判断,而能游刃于事物的本相整体中去寻找动情点,去体味比较深邃、比较内在、比较新颖、比较丰盈的意味和本质。模糊思维更强调文体写作的情致和创意,没有一个应万变于不变的公式和图式。模糊在于每一次发现都是新感觉,每一次观照都出乎意料,有一种非理性化、不自觉性,这种状态虽然难以用思维的常规结构容纳,难以用语言逻辑方式来表达,但它依然发挥着对写作的规定和指向作用。写作主体只有进入这种境界才能真正驰骋想象,写出极富个性的作品和符合作者心灵化的东西,从而摈弃千人一腔、安于克隆的无我之作。模糊思维的自由性和动态生成性有助于学生思维在发散中转益多师,增强思维的多维性,使写作的训练不简单是学生生活的刻板摹写,而是学生心灵的绚丽之花。我曾以《小草》为题,要求同学们写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我引导同学们从熟悉的情境出发,从模糊体验开始,通过联想去呈现小草感性存在和心灵性存在的情态,引导他们去想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旺盛生命力,泰戈尔的“小草啊,你虽渺小,却拥有足下的大地”的勉励,“埋心不死留春色,且忍罡风十里霜”的沉勇,“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的超然,“独怜幽草涧边生”的恬淡,“离愁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弥漫,“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去体验小草的团结、平凡、朴素,也包括它的任人践踏,立志平庸,去想与它相关的人、事、情、景,然后让学生自主立意,自由表达。作文教学大可以让学生在发散中体验,在聚合中开拓,在模糊中转益。就是写实在的景、事、人,也可以借助观察、发现、发散、整合过程,达到融情体验,拓展思路的目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