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古典诗学原则辉映作文教学新理念

作者:顾 瑾




  古典诗学原则中的诗意思维“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3],其既尚虚又征实,既明确又模糊的品质启发着学生写作思维的“自由解放”运动,也必将带来学生的个性表达和审美表达的无限活力。
  
  三、体悟物性,学会审美表达
  
  古典诗学原则对现代作文去蔽是多方面的,传统教学片面追求文以载道,自然极大地限制了写作个体心灵的自由。翻开作文,字里行间流动的很多是人云亦云的复制型思维,既无新意,更遑审美,还进一步导致了思维外化形式,即语言表达的标准化、刻板化,充满了空洞的示人的独白,个人的心灵自由、对象的丰富多彩、表达的畅快愉悦顿失于无情的抒情风格中。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生活、对事理缺乏切己的体察、真情的体验、审美的领悟,古典诗学原则中缘情体物等诸多命题却不失为作文教学开了一剂良方,其对症的药能,有望改变现行作文的狂躁和无根状态。
  体悟物性,其一,必须关注主体的独特性,“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呼唤个体生命以自己的思维对对象世界予以深度介入。体悟外在的物理,释放自己的情意,这就需要教师高度自觉地培养学生独立的人生立场和自立的人格体系,培养他们自由的人格精神,力克立身处世上的盲目从众和得过且过,需要教师无保留地发展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作文表达从俗话套话趋向丰富多彩,从苍白示人走向真情实感。其二,必须关注主体的丰富性及其心灵的自由性,强调主体用自己的辨识、胸襟、个性去对待写作,去延留生活,强调个体自我表达和交流的内在需要,积极迎合学生求知、求乐、求真、求善、求美、求爱的内在动机,打开生活的大门,打开想象的大门,打开审美的大门,从而使写作成为一个重视主体缘情体物的独立自足的世界。
  体悟物性,必须有沉潜之心,要有研究的意识,学会运用感官的大合奏去观察体悟,学会由此及彼产生记忆链接的联想,学会能自我深化、深入对象的想象,学会务去陈言、新鲜得体的表达,做到有情、移情、生情,体物、悟物、创物,这样的表达必定是有很强的情感性、形象性和物理性的。我曾与学生一起写作《成长如秋》,我们先重温语文课上曾体验过的名家大师的悲秋、恋秋两大情结,然后启发学生去理解秋的本真状态,并通过联想找出秋天与个体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结合自己阅读过的诗、词、歌、赋、文等加以生发。大家扣住秋天繁盛、成熟、丰富、动荡、明媚、严厉、凄清、含蓄、深远、无常等感受各自从自己的立场取意,有的主于叙述,有的发表议论,有的运用诗意的思维抒情,各有个性。我的下水作文则努力与学生对话:秋雾朦胧,尽管雾失楼台,总相信走过去是个天;秋雨如愁,但风物常宜放眼亮,风雨过后又是一轮浑圆的朝阳;秋风严厉,无边落木萧萧下,但秋风从这里掳去的,春天会加倍补偿给你……秋天,让我们更明白得失的自然、盛衰的有常、悲欢的从容,心底更明了事物发展的规律……秋天的大地既呈现着收获,又催促着播种,既风干了枝叶,又生长着年轮,它昭示给我们的是永不言败的精神……师生都在自由的表达中扩大了原有的领域,得到了审美的锻炼,尝试着别致的表达。生活是无限广阔的,学生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生活,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时代的思考者、人生的感悟者、自然的热爱者、知识的拥有者,那样就不会担心作文时搜索枯肠,无话可说,也不必担心千人一口,言不由衷,自由表达与个性化表达、审美表达才能由动机走向目的。缘情体物在真正意义上把作文交给学生,把表达交给学生,这样的作文才有望有个性、有灵性、有感性、有理性,才有望有新意、有诗意、有创意,这样的表达才有望是自由的、愉悦的和审美的。
  
  四、立象尽意,追求风骨高致
  
  叶燮认为:“我谓作诗者,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的胸襟,然后才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写诗作文是一种独特的精神生活,非一等胸襟,不能做出一等的文章。要写出雄伟的风格,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古典诗学原则不只是一般的文学理论,正在于它承载着丰厚的精神资源,凝结着高深的精神智慧,透过它的诗性阐述,让人体悟出以人为本的胸襟和内涵,特别表现为对雄健独立而自由的人格精神的捍卫,常有一种大气概的支撑。其中“崇尚自然”的传统,表现了一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无畏气概,其独特的风骨雅韵,穿越历史的栅栏,仍沁人心肺。相比之下,时下学生虽值风华正茂,却不能很好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作文严重“缺钙”,在主体情思表达上,“犹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正如于漪老师批评的那样,“华丽有余,气势不足,偏重技巧,疏于豪情”,[4]文风的孱弱也多少折射出其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的纤弱,在解构经典、追逐流行、私人化的写作中,当然也有个性的作文,但更多的却是媚俗、琐碎和平庸,失去青少年应有的大气、朝气、豪气,足以侵蚀千万学子的心灵。
  古典诗学标举“立象尽意”,重视借外物形象驰骋想象,染情铸意,循着事物自相,状难写之物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尽收笔底,达到情景俱足、意象浑然,从而实现形式上的独立自足。但就写作而言,“既多兴象,复备风骨”,才适得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才有望改变作文现状的贫弱和纤媚。在作文教学中提倡“立象尽意”,有助于学生写作观念、写作理想及审美趣味、审美能力的养成,有助于学生精神资源的丰美和润泽,在写作实践中自觉养成对高境界、高品位精神产品的享受和追求,使作文教学散发经典魅力。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到风骨、雄浑、高古等理论中去,帮助学生明白其内涵,结合相关作品的欣赏,领略其“真骨凌霜,高风跨俗”的壮美(钟嵘《诗品》中对刘桢诗的评价)。加强他们的审美锻炼,滋养他们诗意的情怀、博大的气概、自由的精神、充沛的激情,便有望培育他们的雅致和刚健。引导他们用“风骨”的审美理想去烛照生活,批判生活,尽可能去营造与青春的心灵相通的,与时代的精神相合的,与生命的激情共振的质朴有力的意象,去表现充沛感人的思想内容或情感,力避表达的空洞无味,或大而无当,或零碎不谐,形成刚健俊爽的风格。引导学生讲究炼意,在写作中能高扬自己的理想,高尚自己的情操,高洁自己的心态,提高写作的思想境界,使写作内容笃实光辉,不同泛泛。引导学生能积蓄语言的表达势能,在追求个性化表达的同时更有意识地营造作文语言之磅礴气势,蓄足倾泻笔底之昂扬激情,在字里行间显出跌宕起伏、腾挪开阖的生命节律,还作文世界以青春的阳刚美、风华美、崇高美,全面促成重形象、重炼意、重蕴涵的文风的形成。古典诗学原则中的许多经典的审美范畴,诸如风骨高致,应永远成为作文的一面旗帜,弘扬人性的光辉,显示生命的情态,重视理想的追求,使作文因为自由而精彩、因为自然而精彩、因为豪迈而精彩。
  
  参考文献
  [1] 李咏吟.诗学解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韩经太.中国诗学与传统文化精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3] 转引自索洁.唐诗的美学阐释.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4] 转引自潘勇.论作文教学创新.语文学习,2002(5).(责任编辑张茂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