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客家体育与农村幼儿健康教育

作者:刘 霞 吴玉华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却严重滞后,远远满足不了农村幼儿的需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办学条件上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现行的幼儿健康教育模式具有不同程度的程序化、成人化、训练化的特点,严重阻碍了幼儿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要改变幼儿健康教育滞后的状况,只有面对现实,结合农村实际,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幼儿健康教育的现状
  
  1.教育观念偏离
  大多数幼儿园的领导、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体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却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意识到提高和发展幼儿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对体育潜在教育功能认识不足。他们认为农村孩子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有别于城市幼儿,孩子们有宽阔的场地玩耍,无需专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另外,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由于体育教学的效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示出来,因此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往往在幼儿教育中“重智轻体”,“重德轻体”,忽视了体育活动。
  
  2.教学水平不高
  一部分教师虽能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活动,但对活动的目标缺乏整体意识,仅仅满足于让幼儿发展一些基本动作,而对体育活动中幼儿情绪情感的培养、卫生习惯的养成及社会能力的发展等缺乏高度重视,不能充分挖掘体育活动的潜在教育功能。如教学中教学重点不突出,不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步骤和教法,教学编排欠合理,智力内容太多,体育内容太少,没有依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地调节运动时间,也没有根据幼儿身体素质的水平区别对待。
  
  3.活动材料缺乏
  缺少活动材料给教师组织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幼儿园或多或少有一些体育游戏器械,如攀登架、滑梯等,但有的很陈旧,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自制的游戏材料相对于幼儿人数来说,种类及数量都偏少,远远满足不了幼儿教育的需要。
  
  4.活动组织单调
  从教师的备课笔记及实地观摩体育活动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都是按照现有的教材照搬照套,极少考虑幼儿的水平及差异,不重视幼儿的探索行为和自由活动,也不讲究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和提高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活动效果欠佳
  《幼儿园教育纲要》规定每天1小时户外体育活动,但大多数幼儿园对此都不重视,幼儿园体育锻炼的质量不高,活动场所偏小,对于体育活动的内容、运动时间、器械的使用、场地安排等没有统一的规划,远远达不到幼儿健康教育的要求。
  
  二、客家体育的幼儿健康教育功能
  
  为了改变幼儿健康教育落后的状况,教育部在2001年正式颁布并实施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科学幼儿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的理念。《纲要》指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点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品质、个性品质,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一点与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教授不谋而合,他认为:“儿童以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幼儿在游戏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地将全部精力拿出来,因此,“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是发展幼儿道德的利器”。而客家体育多以游戏和竞赛为主,这就为客家体育引入农村幼儿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1.客家体育项目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幼儿健康教育的要求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汉族在全球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民系。客家体育就是指广泛流传在客家民间约定俗成的体育活动。包括人们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方法、思想情感、语言和物质条件以及人文环境等,具有浓郁的农村乡土特色。客家体育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活动方式有单人、双人和群体活动等多种方式。比如,有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蛇孵蛋、骑竹马、霸城、打铜钱等游戏类项目;有打野仗、捉摸(捉迷藏)、跳房子、跳皮筋、跑风车、踩高跷等跑跳类项目;另外还有投射类、舞蹈类、武艺角力类项目等。项目多,锻炼形式多样,选择面广,室内、室外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形式简单,取材方便,源于生产生活,简单易学,不需专门训练。参与面广,寓娱乐性、健身性、教育性于一体,能激发幼儿的浓厚兴趣,满足幼儿好说、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等心理特点。还能有效提高幼儿基本活动技能,有效发展幼儿四肢和躯干力量以及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全面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2.客家体育的娱乐功能
  客家体育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纵观客家体育数千年的发展史,客家体育源远流长,从中原流传到赣南、闽西、粤东等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客家体育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它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多以自娱自乐的、消遣的和游戏的活动方式出现。从客家体育活动形式上来看,或接近自然,或是劳动动作的再现,或是动作技术的升华,活动器具就地取材,与家庭生活、生产用具密切相关。不需要大的投入,易于开展,活动地点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只要想玩,愿意玩,幼儿就可以在活动室或走廊的一角、花园、操场及田间、地头、院坪、晒谷场、房前屋后进行游戏。而且大多数活动自由、随便,很少有规则和约束,这使得幼儿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客家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还反映在游戏的内容、形式及过程中,以游戏为主,以幼儿为主,娱乐性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内容生动具体,形式活泼轻松。许多游戏还配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和民谣,幼儿在游戏中边玩边唱,情绪较为积极,始终处于欢乐之中。如跳皮筋,由游戏者两人各持皮筋一端或绑在相邻而又距离合适的其他固定物上,或把皮筋组成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伴以富有节奏感的儿歌和民谣,以各种技巧动作编排成组合动作,就可来回踏跳进行游戏,让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快乐。
  
  3.客家体育的健康功能
  (1)在幼儿生理发展层面,机械反复地让幼儿进行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既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更无法调动其积极性,练习效果必然受到影响。而客家体育游戏由于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能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欲望,游戏过程中情绪高涨。从而使幼儿在游戏中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达到了增强体质,发展基本动作的目的,为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在幼儿心理发展层面,客家体育游戏具有体育活动特有的辐射功能,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发展,激发幼儿智慧的潜能。如丢沙包游戏中包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