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客家体育与农村幼儿健康教育
作者:刘 霞 吴玉华
着躲闪、追逐、奔跑等动作,能有效刺激幼儿大脑,可以发展幼儿的空间认识和想象能力。而且客家体育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幼儿构建健全、和谐的心理打下了基础。
(3)在幼儿社会发展层面,客家体育游戏作为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习俗,把它引入幼儿教育中,使教学目标与社会期望、社会规范相衔接,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滚铁环游戏,它以小组为单位,需要孩子的合作精神,任何一个孩子缺乏团队精神都会影响到游戏的结果。这就让孩子意识到一个成员应服从集体的需要,可以培养、锻炼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教育幼儿平等待人,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克服任性、娇惯等不良习气。客家体育游戏也带有竞争性,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时,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当幼儿在游戏中面临失败时,会使幼儿产生挫折感,但有趣的客家体育游戏又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忍受遇到的挫折,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从而使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得到培养。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发展,使孩子具备与社会整体相适应的价值观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客家体育的幼儿教育功能
客家体育源于生产劳动,源于生活,因而劳动观教育、生活观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成为客家体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如跳房子,它除了能提高奔跑和跳跃能力,还能分享修建房屋的快乐!客家人在长期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辗转迁徙中,吃尽了苦头。他们尤其珍惜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们一辈子省吃俭用,勤俭持家,每到一处千方百计破土兴建房屋,首先就是把家安顿好。跳房子游戏是客家先辈对后代的一种传承教育。跳房子游戏前先在地上用有色石子画出连在一起的方格,有正方形、长方形和飞机形等,参加人数不限,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多人分组轮换跳,小朋友用一把“小泥刀”(小瓦片)一间、二间、三间……修建起了一栋一栋新房子,可高兴啦!以此教育孩子,从小勤俭持家,从小热爱劳动,从小热爱自己的家和家乡。又比如客家体育游戏丢沙包所需要的沙包,它的制作很简单,每个沙包使用六块正方形的布缝制而成。因为农村买布做衣服的比较多,各种边角布料容易找。幼儿在进行这个游戏准备的过程中锻炼了观察力、目测力、协调力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培养了勤俭节约的优良道德品质。所以针对目前农村幼儿体育场地器材匮乏,政府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需求的现状,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客家体育活动,对促进农村幼儿体育发展,弘扬客家体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客家体育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中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综观世界各国体育教学,无一不把本国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活动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所以我们要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让其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开展有特色的客家体育活动,是以现代幼儿健康教育思想和身心发展规律为指导,以流传的客家体育游戏为题材,并与有客家特色的音乐、儿歌、舞蹈等相融合,利用健康向上、具有浓郁客家意蕴的体育形式,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幼儿素质和个性发展。不仅如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计划”项目组长李季湄教授指出,中国的幼儿教育事业应该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办“低成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中国幼教的发展方向。对于郊区和农村的幼儿园来说,勤俭办园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开展客家体育游戏,必将有效缓解目前校舍、场地窄小及幼儿教育经费紧缺的矛盾。
(1)加强客家体育队伍的人才培养。在幼儿教育中开设客家传统体育项目,必须培养大批优秀的客家体育指导员,并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理论研究,大力提高项目的技巧性,充分发挥强身健体的功能,促进客家传统体育得到推广和发展。
(2)客家体育产生于民间,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风土习俗的演变,客家体育游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时代局限性。将客家体育游戏引进幼儿园健康教育体系,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收集整理与加工改造的问题,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律,来分析客家体育游戏的发展适应性与指导原则,进而建构幼儿健康教育中的客家体育游戏运行模式。
(3)客家体育应结合农村幼儿实际,利用农村场地开阔、空气清新、易于组织等优势,选择一些全面发展身体、运动负荷适宜的身体练习进行锻炼,充分发挥客家体育的健康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以健身为本,采取“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小型多样”等方法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4)加大农村幼儿教育经费的投人,最终解决幼儿健康教育的需求矛盾,必须靠经济的发展,靠各级政府对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视和投入,这是解决这一需求的根本办法。
(责任编辑 张茂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