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朱浩亮 冀 桐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科学理解
前人曾给人的活动的有效性下了这样的定义:“人的活动的有效性是在活动的效用和效果中体现出来的,人以自己的活动引起作用对象变化并使之符合自己目的的特性。”这种定义仅限于“目的性”,是不全面的。当我们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活动时,课堂教学有效性还应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属性,因为不按规律,课堂教学就永远无法圆满达到目的。概言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指教师遵循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课堂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正是在课堂教学效果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引起学生身心素质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目的的特性。
具体说,“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概念包括如下内容。
1.有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是指课堂教学结果中与预期课堂教学目标相符的部分,它考查的重点是学生,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课堂教学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
2.有效率
由于课堂教学活动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延用经济学的概念可以将课堂教学效率表述为:
由于课堂教学投入的直接表现是师生双方时间、精力的投入,课堂教学产出的直接表现是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可如此表述课堂教学效率:
3.有效益
“课堂教学效益”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收益、课堂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地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课堂教学效益“质”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课堂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可用下图概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种蕴涵及其关系:
二、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课堂教学活动是多种因素参与的活动,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活动主体(教师、学生)、活动客体(课程或教材)和中介手段(课堂教学手段)。教师、学生、课程、课堂教学手段可以看作是内在地规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状态空间结构的四个维度。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受这些参与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方式的制约。
1.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因素
(1)教师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承担着完成社会对教学活动的要求这一重任,教师的职责也主要在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即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影响极大。
(2)学生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创造的活动。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而是主动地以自身的活动参与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活动的客体因素
活动客体是活动主体所指向的对象。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教师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课程、教材是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体。活动客体的职能和作用在活动过程中也有一个发挥与否和发挥程度的问题。课程结构是否合理、教材内容是否具有实效是课程效能的基础。因而,课程和教材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目的实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也影响着学生发展的速度。
3.课堂教学活动的中介手段
课堂教学手段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第三要素。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效率的提高与课堂教学手段的不断改善密不可分。现代化课堂教学手段具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的活动方式、延拓课堂教学时间的维度等功能,从而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4.课堂教学活动的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系统的内部要素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对于课堂教学系统来说,就是教师、学生、课程和课堂教学手段等要素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与方式。课堂教学构成要素关系结构中的师生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对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很大。
三、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条件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1.教学发展的有效性
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活动与交往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性因素。
2.教学知识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
3.教学调控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速度、难度的调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其一是课堂教学的速度。它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一定量,教学速度的快慢意味着在恒定的单位时间里接受信息量的多少。判定教学速度是否适当的标准是极难确定的,一般以学生的接受水平为依据。其二是课堂教学的密度。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教学任务的程度。课堂教学传授新知识越多,其教学密度就越大。如果一堂课松松垮垮,没有足够的思维密度,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学生思维肤浅,不善于动脑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智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其三是课堂教学的难度。它是指教师和学习者在教学时感到表达、理解、运用等的难易程度,这里主要指学生学习时的难易程度。其四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的教师对一堂课的时间缺乏精打细算,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为了减少时间的损耗,建议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做好准备;准时上课;提炼和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提问技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
4.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教学策略的选定和设计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和组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