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作者:成 宁
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二字有过精辟的说明:“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可见,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文章不过是记录语言的,是特定情况下语言的代用品。因此,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认真贯彻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从说到写、从述到作的原则。正确处理好“说”和“写”的辩证关系,在教学中,把“说”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坚持“读”为基础的原则
书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因为让学生“读”是让学生自己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应让学生多读多想。这样学生才能品味出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尝到学习语文的甜头,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生主体作用更能发挥出来。那么教师的讲应摆在什么位置上呢?我认为,教师的讲应起到引路的作用,重在点拨和疏导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教师应画龙点睛地进行讲解,讲得恰到好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挥“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是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的结构,也就是师生对应活动中,可将阅读分为初读、精读和活读三个阶段。
初读阶段,教师以“点”为主,要学生初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不懂的教师予以指点,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思考课文的结构,给课文分段。
精读阶段,教师以“诱”为主,予以提示,诱导学生了解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引导学生学好每篇课文训练的重点,而学生通过精读,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明白,抓住文章的中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懂得文章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
活读阶段,教师以“拨”为主,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活,巩固初读、精读的成果,使学生初步形成技能。在这其间,好的予以表扬和鼓励,并注意纠正学生知识性的错误,使之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表达能力。学生则进行复述、朗读、课堂作业等多种形式的训练,真正将课文读懂,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以上安排,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多种“读”的形式,将课文读懂、读活,这样读和写便能紧密地结合,使学生能从读中悟出写的道理来,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语文教学要求相符。
选人教材的课文,均属名家、名篇或上乘之作,文辞、文意、文彩一应俱全。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诵读,对文章全貌进行整体把握,打下美的总体烙印,然后复读、精读、熟读成诵。在读的过程中同时仔细体会文思文意,感知领悟文势、文脉、文采、文气,从而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为将来“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打下基础。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熟了,自然能够认识美、发现美。比如,在教学朱自清散文《绿》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然后,把朱自清的另一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宗璞的《西湖漫笔》也一并介绍给他们对照读,之后请学生谈谈三篇文章读后的总体感受。学生们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有的说:“我读后觉得太美了,大手笔的文章之所以感人,就因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用了大量的新奇而贴切的比喻,使人好像身临其境,觉得美不胜收。”有的学生说:“文章美在于想象奇特,读后令人心驰神往,如临仙境!”还有人说:“美在巧妙地使用大量贴切的动词,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了生命之美。”……总之,大家读后啧啧赞叹,争说感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说明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观察、想象和分析,全身心地投入,从而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库存,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产生了探求美、理解美、欣赏美的欲望,这就为进一步赏析文章,作了良好的心理准备。这节课通过“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不过在吟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要使声调有缓急,合乎原文意发展的节奏”。
二、坚持以“读”促“说”的原则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它有助于学习汉语拼音,提高阅读、写作与口头表达能力;朗读又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好的范读,能生动地表情达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朗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
唐朝诗圣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话虽是针对写作而讲,而实际上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读”同样十分重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正好点破了“读”和“说”的关系,就正好比“水”和“源”的关系。书面语言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经过文字整理加工的,比口语更精练、更规范、更高一级的语言。因此,学好书面语言又能反过来为提高口头语言的表达服务。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读”和“说”紧密地结合起来,尤其重视加强了朗读训练。因为朗读要借助声音,所以,通过朗读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同时因朗读要求咬字准确、清晰,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时还要求声音有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这也是好的口语表达所要求做到的。因此,朗读能力提高了,也就为普通话的口语表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我在认真训练学生汉语拼音和普通话表达的同时,狠抓了朗读训练这一关,并且,除在平时的阅读课中加强朗读训练外,还从课本中选出一些对学生感染力强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或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要求学生在读背过程中不添字、不漏字,读音准确流利,富于表情,尤其要注意仔细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体会文章中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是怎样紧紧围绕中心思想去说的。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学生在朗读中不断地克服乡音,而且朗读能力和普通话的表达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为了克服一些学生朗读、说话、答问时反应慢、语句不连贯,经常出现“语塞”“语病”的情况,我还特地从学过的课文中选一至两篇短小精悍、富有文采的文章让学生练习快读。具体方法是:先反复朗读,然后不断加快速度直到能背诵为止,再复述朗读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口语流畅、气势贯通,同时可以锻炼他们反应敏捷、应变迅速,提高思维能力。经过这一练习,不但使原有一些朗读和口语表达较好的同学能更上一层楼,就连原来一些在表达方面较差的同学也有了明显的进步,达到了以“读”促“说”的目的。
三、坚持以“读”促“写”的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会写从而形成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写”作为一种手段,与听、说、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