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多元智能与学习型组织的结合

作者:吕 兵




  一、学生素质拓展的内在要求和现实情况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科学利用各类资源并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以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局面。可以说,实践二者的历史进程,本质上是要构建各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则要体现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素质拓展而言,就是要创造出他们平等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使之拥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妥善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简而言之,就是把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社会实践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不但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更要注重人文关怀;不仅需要学习科技知识,更要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使其自身的智能结构,既具有个性,又全面发展。
  然而,自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虽联合号召实施了以开发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的“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整合深化了一些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完善智能结构的活动和工作项目,但实效并不明显。一些大专院校将“计划”作为一项活动,停留在形式上的喊口号、报材料、走过场,没有深层次探索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开发与多元智能的充分展示;还有一些院校闭门造车,实施“计划”的效果社会认可度不高,素质评价最终退化为标准化的卷面学业式考试,崇拜“分数决定一切”以至将检验学生智能发展的方式,简单到以学校的声誉为标杆。
  
  二、学生素质拓展的策略选择
  
  当前学生素质培养问题的解决,可以借鉴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关于多元智能的“革命性”观点和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学者、当代最杰出管理大师之一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来加以思考。
  基于人类思维模式、认识世界方式的丰富性,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智能是一种天生的生理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环境之下,会被引发去解决问题或是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一个作品。”
  该理论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拥有至少包括语言、逻辑数学、音乐、身体运动、空间、人际关系、内省、自然观察和存在等九种智能,任何一种智能都是以各自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同时,又和其他智能相互配合运作的,凡是一个正常的人,都是由多种智能组合而成的有机体。一系列的智能组合,构成了人的基本素质,能力是智能的外显形式。其中,个人在解决自身面临的实际难题或创造新产品的过程中,必须运用个体的多种智能以及不同个体的智能强项的组合来解决。由于先天遗传、文化背景包括接受的教育、后天努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个体智能的发展水平、组合类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但如此,每个人在一生中还会不断地按照自己的特点和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去进一步发掘、加强各项智能,从而加剧了个体智能的多样差异。对大多数人的智能给予适当的激励或提供一些外部条件作为引导,都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学习型组织则是指这样一种组织,“在其中,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并持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学习型组织具有五大要素,即“五项修炼”包括: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其中,不断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系统思考是灵魂,它渗透于各项修炼之中;共同愿景是动力,它激励着组织向着目标前进。
  这一模式就是素质多元拓展的学习型组织。期间,多元智能理论是素质拓展的实施目标、内容,帮助我们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问题;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我们构建素质拓展的操作平台,解决了“为什么创建这一平台、怎样创建这一平台”问题。多元智能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工作思路;学习型组织是实践多元智能的根本环境保障。
  
  三、素质多元拓展的学习型组织
  
  所谓的素质多元拓展的学习型组织是为了能营造出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多元发掘他们智能的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且能够持续发展的组织。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素质拓展。由于最高价值目标是学生的发展,因此,该组织是以人为本的,以推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不断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身心素质而存在;组织能够做到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各项权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
  由于“智能既可以是教学的内容,又可以是与教学内容沟通的手段或媒体”。因此,对所处社会中的行业没有完整系统概念的学生而言,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视其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教学计划突出多元化和个别化,教学活动强调主动性、积极性,真正做到依多元智能来教,为多元智能而教。教师还要重视学生间智能的差异,找到他们的智能强项与教学过程的对接点,使其专注于并不断改善自己的智能强项,最大可能地发掘自己的智能潜力。比如,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强,就建议他修读与动物和植物有关的领域或精密制造业;语言智能强,则帮助他学会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进行学习,等等。
  当然,素质拓展的过程不应只是知识的增长,而应是智能的多元科学地开发,归根到底,是智能全面提升基础上的个性和谐发展。正如多元智能理论所强调的,“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这就要求学校设置宽领域、多学科的必选修课程,来涵盖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广泛知识,其中,既有反映着现实生活需求的具有独家品牌的专业课程,又有代表时代特色的具有真正人文关怀的博雅课程。总之,学习内容与课程设置的目标应是开发学生强项智能基础上的各项智能的全面拓展。
  2.和谐有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荀子·王制》)的思想,认为只有“志同道合”、“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和衷共济”,才能不断发展进步,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此间“和”的维系,源于组织成员的和谐相处。
  因此,该组织的结构是扁平的,以为能够实现领导、教师与学生彼此理解、交流互动、整体思考、合作创新。即从最上面的决策层到最下面的操作层,中间相隔层次极少,以最大可能地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保证上下级的不断沟通,下层能直接体会到上层的决策思想和智慧光辉,上层也能及时了解到下层的动态,吸取第一线的营养。针对于此,这一组织将刚性手段的行为准则与柔性手段的自觉自律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柔性手段起到了关键作用。对组织的责任感、归属感已内化到每位成员的心灵深处,大家都按规矩办事,组织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在共同愿景的感召和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分析需要提升的智能类型,自己选择共同学习的伙伴,自己制定素质拓展的目标,自己组织实施以及评定总结。彼此间智能的差异成为学生超越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