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学生认知差异:有效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
作者:林 俊
一、 学生认知风格:有效交流不可漠视的资源
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上课反应敏捷、发言积极,但发言的质量不是很高;而有些学生恰恰相反,他们虽然反应不快、不够活跃,但发言的质量却令人刮目相看。什么原因呢?心理学认为,他们属于两类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前者属于冲动型,后者属于沉思型。教学中,往往重视冲动型学生,而忽略沉思型学生。如果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注意发挥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作用,适时地关注、引导、激发,那么,各类学生的潜能必将得到释放,才华得到显露,课堂因此将变得更加有效、灵动与智慧。
案例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师:“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你是如何验证的?
生1:(激动地)我是这样比的(边说边演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四个角一一比较)。
师:都是这样比的吗?
学生显然没有完全明白老师的意思,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
教师注意到只有两个学生(生2、生3)没有随声附和。就追问了一句: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要比四次,你们认为呢?
生2:只要比两次就行了。
师:怎么比?
生2:(边演示边讲解)先把正方形对折,然后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正方形的两个角比较。
生3:我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教师装着不太相信的样子,反问道:比一次,可以吗?
少数学生经他这么一说,也纷纷附和:“行!行!”
这时,教师有意让另一名学生操作给大家看。
生4:把正方形先横着对折一次,再竖着对折一次。原来四个角就全部重在一起了,所以只要比一次就行了。
在随后动手验证“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时,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分别沿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对折,把四条边折到一起去,看是不是完全重合。教者看似随意的一个问题——“绝大部分同学认为要比四次,你们认为呢?”给思考深刻、头脑灵活、但不善于抛头露面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同时,他们的回答也启发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提升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原本平淡无奇的操作过程,在教者的引领下多了一些探索的机会,多了一些意外的惊喜,也让课堂多了一份灵动与深刻。
二、 学生认知视角:有效生成不可或缺的资源
“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学生的认知视角不同,对知识建构、理解、运用的方式和水平也不完全一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视角的差别,使之互补,生成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能。
案例2:找规律(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后,没有立刻进行变式练习,而是别出心裁地安排了一个“用绳子打结”的游戏:
提供操作材料:为每桌提供了3根同样长的短绳。
提出合作要求:
(1)在每条绳子上每隔一段打一个结,一共打3个结。观察结数与段数有什么关系?
(2)想想还可以怎么打?在另外的绳子上试一试。
学生操作,教师边巡视边寻找各种不同类型的打法,然后组织有目的的、有次序的汇报。
生1:我们是这样打的(学生展示,教师贴出相应的图形:),结在中间,绳在两头,有3个结4段。
生2:我们的打法与他们相反(学生展示,教师贴出相应的图形:),结在两头两头,绳在中间,有3个结2段。
生3:我们的打法与他们都不一样(学生展示,教师贴出相应的图形:),一头有结,另一头有段,有3个结3段。
生4:我们的打法与他们也不一样(学生展示,教师贴出相应的图形: ),我们打成了圆形,有3个结3段。
在确认没有其它打法后,教师适时组织学生比较、概括。
师:后一种打法与前三种有什么不同?
生:后一种是圆形的,前三种是直线形的。
师:对!后一种是圆形的,是封闭的;前三种是直线形的,是不封闭的。(对照上图板书:不封闭封闭)
师:观察前两种图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板书)
师:后两种图形呢?
生: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板书)
最终板书成:
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的个数多1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3个结4段3个结2段 3个结3段3个结3段
不封闭封闭
“找规律”的教学程序一般都是这样的:从研究具体实例出发,进行比较、抽象、概括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再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进行各种变式训练,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上面的这种设计,突破了以往教学时建立一种“数学模型”的构架,教师设计了给绳子打结这一简单、有趣的游戏,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思维空间。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出现了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的局面,取得了相得益彰的实效。
三、 学生认知能力:有效设计不可轻视的资源
如果你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那么班级几十个学生在你眼中就是一座富含宝藏的金矿,等待我们去发现、开掘。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理解问题是否全面、解决问题是否迅速上。教学设计时如果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差异,就会设计较大的问题空间,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发挥能力、展示才华的机会。
案例3: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材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一张靶纸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圈得8环,投中外圈得6环。小华投中两次,可能得到多少环?”
一位教师在使用这道习题时,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先出示“小华投中了两个不同的圈,可能得到多少环?”学生列出算式:10+8=18(环),10+6=16(环),6+8=14(环);接着出示“小华投中了两次,可能得到多少环?”学生很快又补充了三道算式:10+10=20(环),8+8=16(环),6+6=12(环);最后出示“小华投了两次,可能得到多少环?”学生不仅想出10+0=10(环),8+0=8(环),6+0=6(环),而且还想出了0+0=0(环)的算式。
应该说这样处理,既尊重了教材又不惟教材,由易到难的问题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我们感觉到这样教学似乎平淡了些,因为学生总是跟在教师的问题后面。虽然教者对习题进行了开放、拓展,但是,教学方式依然是“齐步走”,教学要求依然是“一刀切”,留给学生的思考机会太少、探索空间太窄。这样,能力差的会感到“吃不了”,能力强的会感到“不过瘾”。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