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大学英语改革的建构主义基础
作者:初胜华 张坤媛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建构主义,认知。
[中图分类号]H3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3-0229-04
0引言
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大纲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要求》规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此外,《要求》还规定要着重尝试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并且注重因材施教。基于此项要求,实施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改革势在必行。所谓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笔者对燕山大学2006级部分学生作了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态度以及对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评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76份, 收回问卷1053份,问卷收回率为97.8%;其中有效问卷为1024份,有效率为97.2%,符合调查问卷的要求。问卷数据通过Visual Foxpro建立数据库,用SPSS进行分析,获得相关数据。分析表明约57%的学生对多媒体英语教学持肯定态度;43.2%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能够提高教学效果;40%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希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占到了72.4%;认为多媒体授课仍有待改进的占到了53.7%。从数据中可以得出多媒体尽管目前尚未完全成熟,但其应用基本上已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充分说明了其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
根据对学生的调查反馈,可以总结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是:①学习环境方面: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②学生学习自主性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③学生的主体性方面: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用多媒体教学改革必将推动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的根本改变,也必将引起教学思想,理念,理论的深刻变革。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以创造符合学生认知心理过程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认知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认知图式的建构作为教学目的的。换言之,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就是建构主义思想。
1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来的。皮亚杰认为,人是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并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这种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包含两个过程,即“同化”和“顺应”。“同化”指的是个体把由外界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形成新的图式;而“顺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个体内部的认知结构无法同这种变化发生“同化”而引起的个体自身认知结构的转变,即:个体内部的认知结构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平衡。当个体的认知结构能够同化外界信息时就处于平衡状态;反之,当自身的图式无法同化外界刺激时,平衡就被打破了,然后通过“顺应”过程来修改已经存在的认知结构来发展新的图式。所以,学习环境和人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对人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除皮亚杰之外,科尔伯格对认知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而卡茨和斯滕伯格则特别强调在建构理论中个体的能动性和参与性是十分重要的;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维列鲁学派则深入地研究了“合作”在人的认知结构建立的过程当中起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看,可将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归纳为四方面: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指的是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建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如何创建有利的情境;“协作”指的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材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论证,包括对学习效果的评估,所以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互动活动中去;“会话”指的是在协作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彼此沟通探讨如何去完成一项任务,在会话的过程中通过采众人之所长来帮助个体进行认知结构的建构;“意义建构”指的是学习过程的终极目标:将事物的规律,特性以及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图式的形式存储于大脑当中形成人的认知结构。综上所述,学习的成果是由个体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由教师到底灌输给了学生多少知识决定的。
2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建构主义基础
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种教学改革的实施都是以一种新型的学习理论为推动的。上世纪6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刺激-反应联结的行为主义理论逐渐让位于把学习认为是经验的重组,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过程的认知理论,而近年来,作为认知理论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的建构主义开始流行起来。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改革正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
2.1多媒体网络模式下的教学体现了建构主义的知 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纯粹的客观地反映,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设,解释,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知识将随着人的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得到不断修正、升华和改写,并由此产生新的假设和解释。因此,知识不能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上的任何规律和法则,只能相对于某一阶段的某一情境产生作用。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需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迫切的需要给学生创造出各种真实的“情境”,在这些真实的“情境”中去培养学生对知识图式的建构和灵活的运用能力。多媒体网络技术有机地整合了电脑,投影,DVD,音响,网络等先进的教学工具,可以将声音,文字,图像,文本,动画和影像以超文本的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全方位的,虚拟的自然语言学习环境。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由图,文,画,音,影等构成的立体的信息传输形式,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的特点。将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虚拟出来,有利于缩短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时空的距离,还可以有效的刺激进行抽象思维的左脑半球和进行形象思维的右脑半球通过感知体验具体的形象过程,刺激学生的多种知觉(听觉,视觉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合作,使讨论教学的方式得以实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仿佛置身于真的外语交流情景当中;
2)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资源,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人的观念和经验不能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只能是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发现, 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行认知结构的重建,通过同化和顺应将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图式。
网络多媒体教学依靠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内容形式,灵活的时空自由性实现了“双主”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彼此作用,形成了在教师适当的启发下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教师主导教学,以互动的方式完成学生对知识图示的建构。多媒体教学突破了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兴趣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计划,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这也是认知构建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等进行指导(课上指导和网络互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把各种学习途径,资源与学生活动进行有效组织,计划和协调。让学生体会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