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大学英语改革的建构主义基础
作者:初胜华 张坤媛
但是,传统课堂中几十名学生在一起学习,由于他们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各不相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教师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根本谈不上因材施教。而现在,通过网络多媒体条件下的计算机自主学习完全可以解决之一问题。多媒体针对不同学习者在个性和学习方法及对语言载体和操练形式等方面的不同录入了各种形式的语言学习载体(影像,图片,文本,声音,动画等),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各种形式的练习,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迥异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难度,不同风格及内容,学习语言的不同方面,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做到了因材施教。
2.2多媒体网络模式下的教学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 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人脑不是被动的学习和接受外部事物的信息,而是主动的选择一些信息,批判一些信息并从中提出假设,加以论证并得出结论。这就使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同化,顺化,再同化,再顺化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学习不光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包括对他们的批判和继承,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经验。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建构主义学习观把学习看成是发生在由学习者参加,个人和集体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群体中的活动。强调交互式学习,重视学生间的协作和交流。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构建知识。“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
总结起来就是,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间的相互协作是非常必要的。
多媒体将视听说功能融为一体,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自然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熟悉语言特点,特征,就像生活在英语环境中一样。当学生进行人-机对话的时候,学生能够抛弃在传统课堂上的羞涩感和矜持,基本上都能主动地,认真地,积极地参与到人-机对话当中,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另外,教师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辩论等等活动。还可以布置作业给学生,让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到网络中去搜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探讨解决问题。通过“协作”,“会话”,学生们不仅可以锻炼语言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有选择地,批判地接受他人的观点,经验,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整个小组所共享,把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同自己的内在的图式建立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思考。思考与联系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把联系,思考过程和协作学习中的学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化过程完成知识经验的建构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2.3多媒体网络模式下的教学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 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和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不仅传授知识,给予指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从而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多媒体网络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和自由空间。其中友好的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向学生提供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的,除文字外还有不同形式的图像,模拟画面,真实画面,各种原生态的声音,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互动探索,互动发现;多媒体提供多重感官刺激,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客观事物内在联系,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在网络的帮助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再需要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进行,一方面教师可以随时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自己的教学资源,利用QQ, MSN, BLOG以及E-MAIL给学生布置任务,提供指导,解答疑问;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教师不在身边的时候到网上学习他感兴趣的任何东西,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这种自主的任务分析-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充实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方式来完成学生自身图式的建构。
3结束语
网络多媒体条件下的教学走进大学校园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它的出现却给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风暴。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英语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和继承原有课堂教学的优点,改进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活动的中心和重心,转变教师的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较好地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规定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 Ausubel D P.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gnitive View[M].Hol:Rinchart & Winston,Inc,1978.
2Duffy T M,D H Jonassen.Constructivsm:New Implications for Instructional Technoloy[J].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
3 Lefevere,Andrew.Translation,Rewrting,and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Fame[M].London:Routledge,1992.
4 Bassnett,Susan.Translating Literature[C].Suffolk:St Edmundsbury Press,1997.
5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学研究,1999.(3).
6 范琳,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