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对进一步提高国防生选拔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作者:何宗发 董金海 王占河
[关键词]国防生,培养质量,复合人才。
[中图分类号]E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3-0211-04
200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军干部队伍建设迈开了崭新的步伐,也是我军干部生长和培训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目前全国已有百余所高校与军队签约,在校国防生达到3万余名,其中不少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为部队建设做出了贡献,其成效已基本显现。
由于国防生在大学几年的学习和生活,接受了军队全面、全过程的跟踪和考评,保证了将德、智、军、体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部队工作,与直接从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中选取军队所需人才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但由于受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度和军地认识差别的限止,毕业国防生的军政素质离军队要求、岗位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地抓好国防生的选拔培养工作,使其胜任未来第一任职需要,还亟待高校和选培办不断思考总结。
1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 难
1.1选拔培养工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依托地方高校选拔培养军队干部工作开展时间还比较短,毕业国防生数量还没有形成规模,部队、高校的部分领导和机关部门对这项工作缺乏全面了解,还停留在一般性业务工作的认识上,齐抓共管的氛围不浓。从部队来讲,各军兵种、大军区虽都设置了组织机构来指导和管理驻校选培办,但大都没能有效地开展工作,主要是主管业务部门在发挥作用,其他相关部门还没有很好地起到指导和帮促作用。从地方高校来讲,一些院系和机关部门领导考虑局部和实际问题较多,从国家利益、国防和军队建设考虑的较少,关心支持、主动参与不够,在思想认识上还需要逐步深化和统一。从驻校选培办来讲,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有的为单纯追求成才率,认为解约率低,成才率就高,致使实际培养质量的下降;有的为追求纯而又纯,忽视培养、教育和引导,对发现有问题的,一味给予解约处理,导致一些有个性的且部队特别需要的人才被淘汰出局;还有的认为人才质量单纯依靠培养院校的科技文化和专业知识教学来保证、或单独在地方高校建立校中“军校”进行教育和培训等,忽视了高校教学规律和军队人才培养规律。
1.2国防生选拔培养相关制度还有薄弱环节和缺失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出台以来,先后共下发了二十多个文件,涵盖了大部分的工作内容,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办法,规范了一些主要的标准和要求,但是还存在标准化、程序化程度低,可操作性差,政策界定模糊等问题。在工作中由于对文件认识理解的差异,采取的工作方法和标准不同,导致了一样的文件政策选出来的后备军官质量不一样。此外,必要的外部环境建设还不完备。依托培养工作的开展不是仅仅依靠军队自身就能解决好的,它涉及到地方政府、普通高校、各省市军区等诸方面的参与,也涉及到社会对这项工作的认可和支持程度,同时还涉及到军队的干部政策的变革。在现行的文件政策中对这一方面没有太多的内容,甚至完全没有。
1.3国防生的生源质量影响选拔培养
良好的生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选择培养对象,是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基础环节。目前,国防生的来源主要是两条渠道:一是直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二是从在校的低年级学生中选拔。就近几年的招生形势看,直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生源总是略显不足,部分省份的国防生大多是调剂录取的,生源质量不高。每年新生入学时,选培办不得不从新生中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补足招收计划。另外,选培办每年还要从低年级中选拔一批国防生进行培养,重复选拔使国防生的生源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还有,在国防生招收选拔过程中,由于国防生享受的待遇不高,大学生参与的热情不高,部分热门专业报名人数不多,可供择优选择的余地不大等问题,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计划数量的完成,轻视思想政治的考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收选拔的质量。
1.4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深入
当代青年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他们主流积极,亮点突出,对未来充满信心,但缺乏艰苦生活锻炼,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学生思想比较幼稚,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不良社会思潮包括西方思潮的影响,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以人家的标准为标准,以人家的价值观为价值观;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很强,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大局意识、社会整体意识欠缺;有些学生对在部队长期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部分高校国防生违约率居高不下。
1.5军政训练和高等教育结合不够紧密
军政训练,对于帮助国防生树立献身国防的思想,培养良好军人作风,缩短与军队院校学员在军政素质方面的差距,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防生的军政训练,多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安排在双休日或寒暑假进行。由于时间、场地、师资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和效果还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有的选培办甚至认为依托培养就是由学校自主培养,把依托变成了依赖,导致了依托培养的军事人才的素质特别是军政素质难提高,适应力不强。
2进一步提高国防生选拔培养质量的对策 和建议
2.1提高思想认识,打牢选拔培养工作的思想基础
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工作处于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涉及的是以前没有踏足过的领域,从事的是以前没有开展过的工作,面临的是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决不是简单的增加一种军队干部生长方式,也不是在现有政策制度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而是一次重大而深远的变革,是人才建设的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随着依托培养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的增加为研究和开拓这项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从这几年依托培养工作情况看,在思想认识上还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一是要从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战略意义,牢固树立“人才建设是根本建设”的观念,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不断提高人才选拔培养的质量和效益;二是要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依托培养制度的确立是国务院中央军委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对军队人才建设提出的挑战而建立的一项革命性的军事人才培养制度,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和办法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合理确定合作的院校,积极探索地方高等教育规律和军事人才培养规律交合面,不断开拓依托培养工作的新领域;三是地方政府和高校各级领导要始终坚持用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精神统一思想,进一步完善选培办干部的选调、培养和使用的配套政策,拓宽选培办干部发展的路子,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
2.2完善政策机制,不断规范和推动选拔培养工作
一方面要健全工作运行和保障机制。国家应该在法律形式明确高校权利义务的同时,在政策条件或者是经济补偿上向开展依托培养工作的高校予以倾斜,比如在中央地方财政教育支出部分给依托高校增加额外拨款,或者是在招生政策上予以优惠政策,从而提高高校的积极性。另外,总部应联合教育部研究制定高校依托培养工作评估办法,将依托培养工作纳入高校办学评估内容,定期对承担依托培养任务的高校进行检查、指导和评估。国防生军政训练应逐步走规范化和基地化的路子,总部(军兵种、大军区)可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则,选择部分部队、院校或教导机构,建立国防生训练基地,并将相关经费、物资、器材保障纳入全军统一保障体系,实施计划保障;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国防生毕业分配、报考博士研究生等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进一步完善选培办干部的选调、培养和使用的配套政策,拓宽选培办干部发展的路子,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