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作者:王利清




  T:I was leaving school when I saw a traffic accident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yesterday.What do you think caused the accident?
  Ss:(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The bag.
  T:Was the man badly hurt?
  Ss:(一部分学生)Yes.
  T:Yes?
  Ss:(另一部分学生)No.
  T:No?OK.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在屏幕上出现问题):
  a. When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b. Where did it happen?
  c. Who was mentioned in the accident?
  d. What do you think caused the accident?
  (学生听录音大约五分钟,然后回答)
  T:Have you got the answers?
  Ss:Yes.
  T:All right.I'm sure most of you have already got the answers.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 and read the text by yourselves,then check your answers.
  (学生个别学习,勾画单词、词组、重点句,思考问题)
  点评:围绕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先独立学习、思考,完成对信息群的归类,产生自己的想法,这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T:I'm sure you have your own ideas now.let's share them together in groups.(学生按各自的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每组六人,学生们相互讨论、核对答案,气氛活跃、热烈。老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先是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特别强调每个人都要发言。然后,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引导, 使各组的讨论既热烈又深入。)
  T:All right.Let's come to Questions 1 and 2. Which group will come first?
  Group 1:……。(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参与其中,并给予及时的指导)(The teacher hands out a set of pictures to each group.)
  T:Well.You all did a good job in the discussion.Now let's put the pictures in the right order.教师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顺序打乱,小组成员合作交流后将图片重新按正确的顺序排列,并根据所提供的Key words 叙述图片的内容。(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展合作学习,教师深入到各组巡视,在一个小组发现学生们正把图片按正确的顺序排列时就给予适当的表演,同时告诉他们Key words 列出来后要工整地写在图片的下面,以备交流时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点评: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参与其中,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
  (老师又来到另一小组,发现两个学生没有和大家一起讨论)
  T:Why don't you discuss with others?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S1:I don't know how to say these words.So I can't say anything about the pictures.
  S2:I can't read this text.So I don't know how to retell it.
  T:Let me help you.OK?
  (老师指导这两个学生读单词,读课文)
  T:Can you read the text now?
  S:Yes.(学生继续参与交流活动)
  T: Time is up. I'd like the speakers from each group to give a report to the class.Which group will try first?
  (各组发言人纷纷上台展示完成的作品,并叙述图片内容)
  点评:本片段从多角度体现了合作学习全过程。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教学的“管理者”、“咨询者”、“顾问”、“参与者”和“裁判”,而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小组活动、讨论、个别学习、展示等)共享资源,互助合作,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4 “合作学习”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4.1分组不科学
  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切忌分组不科学。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应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形成一种互补。每个小组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这样,由于教师注意学生的合理搭配,学生分工明确,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因此,合作完成的任务又快又好。
  4.2分工不合理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改变原有学习方式的载体。不管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但是,笔者发现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发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如成员间不能友好相处、纪律无保证、随意浪费时间、相互抄袭依赖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可能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甚至比无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差。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小组成员个体在小组中的责任不明确,分工不清楚,小组成员之间对学习任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相互推诿。所以,小组合作学习需要重视强调实施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注重个体的责任。
  当小组在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往往分工是非常重要的。严于律已的学生担任小组纪律监督员的职务,随时提醒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随意讲题外话或做其他与讨论无关行为的学生;语言表达条理清晰的学生充任小组“发言人”的职务,对小组学习结果向外发布信息,并随时解答别人提出的疑问;文笔优美者充任小组文书工作,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文字加工;绘画特长者充任小组美工工作,为展示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美化加工,以期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当小组进行实验时,从实验的任务分配、现象观察与讨论、撰写实验报告、整理等都需要专人负责;当共同完成作业时,在各自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有专人负责对有疑问且共性的问题进行分工协作,或对独立完成作业有困难的成员进行帮助……成员职责的分工不是固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小组间就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了。而由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任务可经常性地进行轮换,以期以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小组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小组成员对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但小组内也需要有个体学习的评价。这种评价制度由小组内部制订并实施,其结果只作为给教师评价小组的参考。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