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关于高等学校教材选用建设的论析
作者:姚恩全 孟丽波
3高校教材选用建设的应对策略
教材选用中出现的盲目性、随意性等不正常状况要求学校须把教材选用建设做为教学质量提高的投注点,需要从个人态度、机制以及技术上加强教材选用的建设。
1)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完善计算机辅助管理。如今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工作也已经在高校中广泛应用,教材选用同样也应该应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建立教材管理系统并与教务处教务系统联网相通,为查看教学任务落实情况和查找选用教材时提供方便。特别是教材选用与学期开课的教学计划(或教学任务)是紧密相关的,教学计划(或教学任务)中有许多部分是教材选用过程中的原始材料,如果能够用计算机把教材选用与教务处教学计划相通,就可以省去人工输入的过程,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教材选用中各项工作的准确率;
2)加强宣传,端正教师和教材管理人员的教材选用的责任意识。教师对教材选用的态度认真与否是教材选用质量最为关键的一环,所以各个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端正教师在教材选用过程中的敷衍态度和认识,把教材选用质量作为反映自身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另外,也要加强教材管理人员和领导的责任意识,认真对待教材选用工作,不要怕得罪人而不开展工作;
3)建立教材样本库和信息库。建立教材样本库和信息库是解决教材品种及质量信息受阻的良方,也是教材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学校应建立最近三年出版的教材样本库,特别是收集最新出版的教材,让教师和教材管理人员能够看到实物,清楚了解教材的内容和体系,能够对新出版的教材与其他教材进行质量对比,有利于优秀教材的管理和利用。而对于超过三年的教材可以送交到图书馆作为藏书再次利用;其次,教材管理部门要建立自己的教材信息库,即广泛收集《教材征订日录》、《高校联合书目》、《科技新书目》、《高校讲义交流目录》等信息,收集教材出版动态和发行信息以及对已出版教材的评价信息,并将其输人计算机,进行分类整理、存储、发布,实现教材文献资源的共享,促使教师和教材管理处和教材采购处都能够看到,保证教材信息的畅通无阻;
4)健全教材管理与评价机制,实行激励与约束并重。教育者的行为是受观念支配和利益驱动的主体行为,教育评价及奖惩机制导向什么,教育者的行为就趋向什么。作为教学运行中必不可少的教材选用中,教材管理部门是教材选用质量的护航员、监督员;教材评价是影响和导向教材选用质量的最直接、最现实、最有力的制约力量。所以摆在学校领导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教材管理与评价机制。首先,学校需要建立教材评价机制对教材选用情况进行质量监控,设计网上教材评价系统,让学生对所开设课程选用教材质量进行评分,反映出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如何,用真正的数据体现出教材选用的质量,学校一定杜绝低评价分数的教材再次选用。其次,健全教材选用的管理机制。其一,建立并充分发挥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和教材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加强组织与领导,严格执行;其二,对教材选用过程中的所要经手的教师本人、系主任,教学院长以及教务处主管领导、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的教材选用程序要严格落实,不要只走形式走过场,杜绝人情教材、低劣教材选用,从源头就应把选用低水平的教材切断;
5)加强教材研究与建设。高校教材研究工作是提高教材编写及选用质量的保证,是教材建设的前提和主要途径;同时,科学技术文化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积累的加快促使教材不断更新与发展,如此也需要加强高校教材研究与建设。一是加强学校精品教材的建设,编写和评选出具有本校特色和优势的优秀教材,并积极做好本校高质量的精品教材的选用与推广;二是加强教材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研究,并适时升级,使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并应用于教材选用中;三是注重研究和开发其他类型教材,学校要鼓励教师对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电子教材等其他媒介教材的研发,促使教材使用载体多种多样,能够让学生通过视、听、味等各种感觉全方位的感受知识;四是加强立体化教材的建设。立体化教材能够集中与整合教学资源并以多种形式展现,因此学校要在教材选用上形成以纸质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和网络出版物等为形式载体而组成的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等完整体系,从而克服以往教材形式单一的缺陷,增强教材的适用性,满足学习者不同学习方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任喜英,减宏,张亦军,刘岩.加强教材质量评估,促进优秀教材选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 白光义.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教材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2006,(7-8).
4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陈瑶.调查显示:8成大学教材有错误3成教材版本过时.新华网,2005-03-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