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特征分析及管理研究

作者:马永义




  [摘要]高校是一个有组织的松散系统,高校学生中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影响学校管理者的绩效,且在结构、组织成员、组织领导、组织规范、沟通以及凝聚力等方面都与正式组织有很大差异。管理者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励和正确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及科研学术水平。
  [关键词]高校学生,正式组织,特征,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6-0506-04
  
  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了与正式组织相伴而生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成员在彼此交往中以共同的利益和需要为原则而自发形成的一种组织类型。他认为在组织中不仅存在着严格规则和等级制度的正式组织,还存在非正式组织。而且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的,亦可称为非正式团体或者非正式群体,指的是人们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心理推动下自然形成的,凭感情联系起来的群体。群体的成员间往往有着比较深厚的友谊和情感色彩,不是经由刻意的安排,而是由于日常接触、感情交融、情趣相投或价值取向相近而发生联系的。霍桑实验之后,许多学者对非正式组织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管理者如果缺少在工作环境中非正式组织力量的了解,其绩效和正式组织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是有着个人目标的个体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个体行为又受到其所在非正式组织的组织规范的约束和影响。本文主要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非正式组织进行剖析,为学校管理者如何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的力量高效地实现学校目标提供有益借鉴。
  
  1高校中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形成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相当复杂,一般由于某种相同的利益、观点、社会地位、愿望、习惯、兴趣爱好、特殊的感情、好恶、知识结构、认知行为准则等方面原因而产生,高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会思潮的影响。首先,高校学生处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大潮中,由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社会成员利益在调整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也会变化。这种社会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和冲突,必然反映到高校学生中来;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自主性增强。市场经济不仅经济上促进独立个人的形成,而且从观念上促进人的主体意识强化。主体意识的觉醒,又使人们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效益意识等一系列新观念迅速兴起;再次,与对外开放俱来的西方文化,也会引起学生心理、思想、政治和道德状况方面的变化。一方面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正式组织(如班集体等)不断提出要求,若得不到满足,势必造成对正式组织观念淡化和感情的疏远;另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兴趣、爱好和利益,另外寻找途径和载体,这就是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存在和活跃的社会动因;
  第二、心理因素的影响。首先,情趣相投。相当部分的高校学生参加非正式组织,是基于获得友谊、满足归属的心理需要,以此来消除离开家庭的寂寞感;其次,经历相似。高校学生年龄相近,社会阅历也相似,几乎都是从中学门到大学门。其差别主要在于个人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城乡背景;
  第三、有利的客观条件。高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活动轨迹基本是“教室——图书馆——餐厅——寝室”的四点一线。共同的学习时间、课余时间以及相互接触的空间,为其交往提供了便利。可见,高校特殊的客观环境为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正是基于以上几方面原因,高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就很容易形成了。
  
  2高校中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特征分析
  
  非正式组织是伴随着正式组织而产生,其基本特征是自发性、内聚性和不稳定性。由于它是自发形成的,并且以一定的成员之间的感情为基础,它的一些规范对成员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不强,因而具有不稳定性。非正式组织得以存在,全凭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性。
  高校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具有“高校”和“学生”的特殊色彩,在组成人员、结构、组织领导、组织规范、沟通以及凝聚力等方面都有着与高校中正式组织不同的特点。首先,从组成人员方面来说,非正式组织的组成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低年级学生对参加各种正式组织和活动表现积极,希望结识更多的朋友。如果内因大致相同,则会形成非正式组织,而在形成过程中处于频繁变换和不断磨合状态,变换和磨合的原因是新成员是否被组织其他成员接受和欢迎。因而非正式组织表现为一定的不稳定性;
  其次,从结构方面来说,可以把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分成不同的结构层次,大致有核心层、边缘层和外层三个结构层次。核心层是非正式组织中最稳定的,边缘层人通常是受到核心层吸引的人,他们积极向核心层靠拢,希望进入核心层,外层与核心层有一定的联系,但常常处于游离状态。非正式组织这种结构有很强的灵活性,有助于一个很合理的学习梯队的形成;
  再次,从组织规范方面来说,非正式组织也有一定的组织规范,它是非正式组织在运行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的一种准则,受组织的核心成员的影响较大。与正式组织的政策以及规章制度的强制性相比,非正式组织的规范的形成以及其对成员的约束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的,这在自主性很强的高校学生中比学校的强制性的规章制度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因此这也是非正式组织之所以在高校中流行的一个原因;
  第四,从组织领导方面来说,在非正式组织中,当某个个体拥有其他人认为对满足他们的需要很重要的特征且具有很高威信时,这个人便成为这一非正式组织的领导。非正式组织的领导一般来自核心层,与由任命而产生的正式组织的领导相比,其对非正式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更强的影响力。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领导人物发生变化,其组织往往可以维持,因为非正式组织是比较松散的组织,成员之间遵守受大家认同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这种规则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一种默契。因而一般非正式组织的核心人物发生变化时,其组织难以维持。但高校中的非正式组织,核心人物发生变化时,很容易产生新的核心人物,使其组织继续维持下去;
  第五,从沟通和凝聚力方面来说,非正式组织的沟通网络一般呈葡萄藤状,不受正式组织结构的限制,信息传递速度非常快。成员之间的沟通非常灵活,并且随着沟通需要的变化而变化。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遵守大家认同的不成文的规则,成员的信念和行为往往表现为高度的默契性,甚至达到一致性。其内部成员的从众和标准化倾向比较强烈,这更有利于成员间的沟通与协调合作。另一方面,非正式组织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并且情感和需求是形成非正式组织的基础,因此非正式组织一旦形成,就不易解体。其成员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意识;组织内部存在着潜在的不成文的组织行为规范;整个组织的成员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
  
  3高校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研究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要高度重视非正式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高校学生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为教育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提供了机会。只有利用好这个条件,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与引导,才能促使其扬长避短,健康发展。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无论是对教学还是对科研都具有较大影响力,如果管理者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其特性加以充分利用,则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必将得到很大地提高。管理者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励和正确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组织,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及科研学术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