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个性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

作者:罗玉华




  [摘要]在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争论中,个性教育成为人们视野中的新潮流。无论是通才还是专才,在知识经济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而这种选择就是个性教育。个性教育是与全面素质发展的矛盾统一,它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张扬个性,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通才教育,个性教育,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4-0315-0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教育教学思想则是人才摇篮的营养源泉。当前,努力向高水平大学迈进,是中国的大学正在进行各方面改革的目标。长期以来,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个性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孰轻孰重的争论一直喧嚣在城市上空。实践证明:与时俱进的个性教育是21世纪各国教育思想的潮流。
  
  1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思想的博弈
  
  通才教育(或自由教育)西方叫Common Education或Liberal Education,源于欧洲传统的博雅教育,以培养有教养的、高尚的人为理想目标的、着重于人文学科的教育,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专业人才。其在做法上重视文科教育,强调文、理、工科的结合与相互渗透,采用选课制、学分制等较灵活的管理方法,主要代表为美国。这种思想主张一个大学生,在大约四年的本科阶段,不应过早地追求专门的知识(专识),而应首先进行“知类通达”的“通识”教育。每个学生对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应有一定程度上的融会贯通。在课程设置上,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份量是属于普通教育的。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教育即Great Learning教育,归根结底应是《大学》里所指出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通才教育就是在大学本科阶段给学子们以“通识”(知类通达)的训练,非如此,便不能完成“亲民”(化民易俗,表率社会)大业。所以他认为,大学阶段的直接培养目的应该是“通才”,而不是“专才”。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前苏联,为满足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通过对旧式教育的改造,逐渐形成被称为“专才教育”的一套做法,即给予学生一套具体专业的“处方”式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重点放在对生产力发展有直接意义的知识和技能上,整个教育重理轻文。应该说,当时苏联的专才教育获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对20世纪30年代的工业化和二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使之能抢在美国之前,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大学学习的4年时间毕竟有限,高校不可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既通晓百科以能独档一面的又“博”又“专”的人才。但在一个人身上难以统一的两个方面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却是可以统一的,那就是根据学生和学校自身的特点,培养出各具特长的通才和专才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他们的不同专长,形成互补。而且有一点是极为重要的,那就是培养通才的同时要为他将来深入研究某一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专才也要发掘他将来涉足其他学科的潜力。使其在离开学校之后能够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而成为一个“全才”。
  无论是通才还是专才,在知识经济时代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而这种选择就是个性教育。
  在当前教育思想中,比较重视尊重学生的教育选择机会。但是,这种自由选择也付出了代价。现在,学生必须选择自己要接受哪种教育,而这种抉择将影响他的未来。大学时代是个躁动不安的时代。过多的选择当然不是当代大学生焦虑、躁动不安的唯一原因,但这是重要因素。在赋予大学生选择自由的同时,也许并没有真正为他们带来福音。这些因选择而起的困扰,使大学教师和行政人员回避了指导大学生的责任。而对大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不可或缺。
  实践证明:与时俱进的个性教育是21世纪各国教育思想的潮流。
  
  2个性教育与全面素质发展的矛盾统一
  
  个性教育与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它们之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首先,全面发展不等于平衡发展,平均发展最终只会扼杀个性发展;其次,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人的和谐发展,而且是因人而异的,尽管每个人发展程度不同,但诸因素统一到个人身上形成一种合力能有效促进人的发展,就可称之为和谐发展;再次,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础,而人的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中最强的一面,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素质教育把人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若干个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的有机集合体。个性教育强调塑造完整人格,因此正是素质教育的实质所在、作用所在。
  个性教育的任务就是创设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学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个性倾向得以充分发挥,整体素质得以最大限度提高。考察世界上许多国家个性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可以发现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第一,教学质量是影响教学目标的主要因素。因为学校教学质量由学校和教师直接控制下发生变化。教学从量上要能够提供使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条件水平,在质上要求获得界定的基础学力并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第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的内容、方法、时间及评价教学效果的方法等问题应由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兴趣和能力水平决定;再者教师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促进者”,“指导者”与“督促者”。教师角色从“领路人”变为“指路人”。还有单元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单元是便于个别化教学而根据教材设计的较小的有序的机构化的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由于学生个性不同,教材的广度、深度、结构和进度都可能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最后是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不是为了进行学生成绩的比较和加强学习竞争,而是为了反映学生各自学习状况。它不仅注重终结性评价,更注重学习的初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3个性化教育在于与时俱进,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3.1个性及其特征
  个性首先是指现实的个体。现实的个人通过遗传获得的活的生命的肉体组织及其自然差别。不仅区别于自然界一切其他生物物种,就是每个人也因其先天的遗传基因等的不同而具有自身生理差别,这也是个性作为其它差别和特点存在的最一般前提,亦即个性的自然的和物质的基础;其次存在个性心理。人既是生命的、肉体的、生理的存在,同时更是有意识、情感、欲望的,即个人的心理差别。即人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特征是人有意识。在心理学上有把人的心理差别分别通过对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加以逐一分析,从而通过认识和分析人的心理差别去认识人的个性。个体和个性不是两个不同的人,而是同一个人的两个不同视角。
  从个性存在的方式看,个性具有特殊性,也就是它的唯一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替代性。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区别于他人的遗传基因和形体特征上的唯一性,又因每个人的生命之唯一性而使他的个体存在具有不可重复,他人不可替代的特性。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职能,体现着特定的社会关系,加之复杂的社会环境,使每一个人都获得了与他人不同的身心特征和社会特征,从而使之成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的独特的个人,获得自身的独特性。从个性的本质来看,个性具有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由于个性反映的是个体主体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因此个性与主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个性中所反映的是作为个体人的“小我”所具有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