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论中国大学精神反思与构建的价值取向
作者:庄国萍
2.2现代中国大学精神迷失的根源
当前我国的大学精神建设出现了衰微的现象。这种衰微主要表现在:大学人文精神的滑坡;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倾向;官僚化气息和官本位思想、官本位制度对大学的侵害;大学缺乏独立意识和具有鲜明个性的办学思想、理念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其根源则在于我国社会生活中对大学认识的许多误区:
1)技术教育至上思想的影响。工业革命后,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技术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主流。在整个教育二十世纪发展的历史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一被称为教育的钟摆始终在剧烈地震荡,构成了一个此起彼伏的重奏。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主义的浪潮中,整个教育包括基础教育重点倾向在工程、技术及理科的学习上。由于受商品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忽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办学思想上简单的以经济效益为评价指标,以市场需求为借口,大量开设所谓的实用课程,砍杀人文课程,错误地引导学生将掌握技能当作唯一目标,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及人文精神的培育,以致学生人文素质下降,道德水平滑坡,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严重失衡,大学人文精神黯然失色甚至悄然失落;
2)功利主义的影响。近年来,功利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有所滋长。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把扩大办学规模,增加学生人数,当作追求成绩和增加学校收入的主要手段。为了使学校“上档次”、“上水平”,获得“升格”、“升级”,想方设法争着上硕士点、博士点,争着多评教授、副教授。急功近利,也使一些教师不去认真教书、刻苦学习,而集中精力去追求高职称、高学历,一心通过“走捷径”、投机取巧谋取名利。
此外,大学为了弥补经费的不足,开始举办自己的科技产业、校办产业,创收牵扯了学校领导和很多教师的精力。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卷入到商业之中,对学校大学精神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大学越来越像一个商场,商业化对大学品性、形象和教育信誉度形成巨大的现实威胁;
3)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潮的影响。逐步扩大招生规模,提高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毛入学率,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但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国情、省情和高等教育的现状。以牺牲教学和教育质量为代价换得的大众化,实质上是低级化。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发展并举,一方面要加快学校基本建设,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另一方面要避免单纯地追求外延扩张、忽视内涵充实的做法,必须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走质量数量兼顾、质量优先的路子。
3和谐理念:中国现代大学精神构建的价值取向
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为此,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和谐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等学校是出第一生产力的地方,是出第一资源的地方,高校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因此,构建现代的大学精神,就要倡导和弘扬“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扎实推进和谐大学建设进程。
3.1和谐理念是大学精神的时代价值
大学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虽然从总体和本质上看,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贯穿古今中外大学的基本精神。但不同时代,大学精神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大学精神既是一种历史沉淀,又是一个创造培育的过程,只有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大学精神,才能使大学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大学的精神大厦。以和谐理念构建现代大学精神,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历史任务的客观需要,带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和谐理念的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人和自然的整体、协调、有机的联系,并由此形成的中国文化特性:崇尚秩序,追求和谐,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和“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为规则。传统大学精神内涵包括:独立自主、自治传统,学术自由传统,人文主义精神传统,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社会职能。坚持以人为本就是首先确定人(即教师和学生)在校园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开展各项建设活动。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中,人是建设的主体,又是建设的目标。作为主体,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建设好校园;作为目标,我们必须以人为本才能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发展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校园建设中,用大学精神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使校园成为全体师生员工舒畅的精神家园和愉快的工作场所,达到师生员工与学校和谐和睦、共同发展的目的[5]。
3.2和谐理念是大学精神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判断一种大学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顺应历史发展,能不能跟进时代潮流。大学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能够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壮大,就是因为它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精神,保持大学精神的先进性,使之成为古往今来学子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成为大学文化传统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把握大学精神的时代特质,努力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不仅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大学精神酝酿与产生的基本条件,更是大学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当前,随着高等院校的合并重组、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招生规模及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与市场接轨日益密切,教育的市场化、功利也日渐凸显。一些大学由于过分追求市场利益而漠视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商业化的侵蚀,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抬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道德素质滑坡,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漠,心灵扭曲等不良倾向。
面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严重失范,坚持以和谐理念构建现代大学精神,适时而有序地引导师生的精神需求,引导大学校园人人追求健康向上、高尚的精神生活,抵制消极有害、庸俗病态的精神生活,用科学、文明与正义驱逐愚昧、庸俗与邪恶,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
3.3以和谐理念构建中国现代大学精神
1)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大学。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和谐大学建设,内涵十分丰富。第一,坚持以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为核心,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资源充分释放出来,把一切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大力解放发展教育的生产力,造福社会、满足人民;第二,和谐大学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和而不同”,“和”是共性,“不同”是个性,和而不同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和”主要是指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顺应教育发展的规律,“不同”是指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是指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合作的真诚,“不同”是指个性张扬、健康竞争;第三,和谐大学建设的目标是营造和谐校园环境。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首善之区的高度,营造特色鲜明、和谐共进的校园环境,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精神。高校的发展不只是数量的增长和规模上的扩张,不只是改善办学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和大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大学精神是学校发展的“魂”,是提升学校软实力的“根”,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传承知识与文明坚持理想与信念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