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传统教育中合作学习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杨云萍




  在合作方法上,教育者特别推崇小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力量。认为跟优秀的人在一起能更快地达到合作目标,为此,孔子明确提出“无友不如己者”。《论语》里两次重复记录孔子的话“无友不如己者”。朱熹注解说:“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并引用程子的话解释“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君子自修之道当如是也”。强调向比自己强的学友学习,找出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以提高学业和道德水平,即争取让“胜己者辅之”。孔子又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把“多贤友”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之一。“无友不如己者”“乐多贤友”“友多闻”实际上涉及的是怎样达到“改过”目标的问题,探讨的是实施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荀子在《劝学》里提出:“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三字经》里宣扬“昔孟母,择邻处”。他们认为跟知识渊博、学业精湛、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建立亲密的感情,争取近距离学习的机会是促使自己进步的最好办法。并且进一步从教育心理学层面探讨学习伙伴对合作效果的影响。“乐其友而信其道”(《学记》),合作中融洽愉快的朋友感情可以促进相互的学业;缺乏合作的交往不但影响各自的学业,而且还有可能形成一种整体厌弃学习的不良心理,正如韩愈在《师说》里所批评的那样,“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传统合作学习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我国古代教育者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理论水平,对合作动机、合作目标的阐释高屋建瓴,其中的许多观点可以在作为西方合作学习的主要支撑理论,如多伊奇的目标结构(Goal Structure)理论,皮亚杰学派的发展理论(Developmental Theory)找到暗合之处。比如合作学习中的目标结构论把团体中个人相互作用方式分为三种:互相促进方式、互相对抗方式、互相独立方式,强调积极的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发展理论认为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可以提高认知发展水平,帮助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而通过上面的分析了解到同伴关系与学习效果、同伴关系与个人发展的研究一直是传统合作学习理论的重点。尤其在方法论意义上传统合作学习理论为我们积累了两点重要经验:一是跟优秀的人保持近距离接触;二是注重“交往圈”的建设。
  今天合作学习不仅成为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且已经进入了学校实施层面,许多学校组织了合作学习行动研究课题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合作学习的概念专家们阐述不一,但有一些核心因素是一致的,如在教学上运用小组形式,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目的是在互动中提高个体的学习效率,培养团队精神。这里只从方法论意义上探讨传统合作学习理论的启示借鉴意义。
  
  2.1班级授课制不是合作学习的障碍,课堂教学中异质小组可以让“胜己者”坐在你身边
  虽然现代学校制度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大工业生产时期,但班级授课的形式在我国古代早就存在,大班授课并不一定妨碍小组的讨论学习,关键看在课堂怎么组织教学。《论语》、《孟子》都有课堂小组讨论的精彩记录。在大班额一时不能缓解的背景下,灵活分组是目前合作学习的最佳选择。那么以什么为分组的指导原则呢,按固定座位分还是另有更好的办法?这与其说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毋宁说是一个教学思想问题。目前课堂讨论大多是采用同座位区(同桌及前后左右)分组形式,座位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在大班额教学环境下,作为一种有限的教育资源,学生座位具有明显的认知和个性发展价值。”由座位的价值差异带来的弊端影响了学生经常性的沟通和合作学习,但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孔子无论是“无友不如己者”的告诫还是“多贤友”的提倡,实际上都是为了实现让优秀的人把自己包围的梦想。如何与优秀的人保持空间距离优势,是很有研究价值的。5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Festinger)、沙赫特(S.Schachter)和贝克 (K.Back)等人提出了个人空间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功能距离”(funcational distance)。原意指那些能影响两个人相互作用机会的,居住和相处的身体接近情况,以及人们相互接近时各自采取的身体姿势,后来也有人将这一概念进一步引申,广泛地指人与人之间此处或他处、长时间或短时间、这种或那种形式的空间占有关系。功能距离很接近或接近密切,一般意味着经常或密切的相互作用。同样功能距离很远或者不够密切,就会形成空间阻隔,出现不易接触不便交流的现象。
  细节决定成败,“距离”产生“功能”。Google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公司顾问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哈尔、瓦里安在美国《新闻周刊》2006年知识革命特刊文章《Google公司的10条黄金法则》一文中谈到Google 是如何管理“知识工作者”的,其中第三条是“把团队装进同一间办公室”。在Google,几乎每个项目都是团队项目,而成员之间必须沟通,有效沟通的最佳途径是让团队成员在一间屋里办公。其结果是,Google的几乎每个员工都与他人共用办公室,其管理理念是“与知识渊博的同事坐在一起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效学习体验”。这实际上是一个座次与学习效率的问题。
  上过美国外教课的学生不管收获大小,一定有一种不同于传统中国课堂的全新体验,那就是频繁的座次变动和全新组合的小组讨论,group 是课堂教学中出现最频繁的关键词,不管是口语、阅读还是写作课一定会有discuss的时间,而每一次的group的组合都会是一次座位的大变动。在课堂,每一个人没有固定的座位,你的partner也不是固定的。如果是两个人一组练习的话,全班可能被要求按高矮次序站成一排,然后首尾接龙,或者全班同学分成两排,面对面组合;如果是3~7人一组讨论,全班则可能按人数分成相应的几组,然后,所有相同序号的人组合成一组。如果是新课,你有结识每个同学的机会;如果是老课,良好的沟通是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路径。并且分组过程中的短暂喧哗使课堂变得轻松,使同学们的心情变得愉悦,同学们借此可以调整状态、增进了解或加深感情。这种教育理念反映座次不但与学习效率相关,而且与协作精神的培养密切相关。
  反思中国传统课堂,不难发现一个事实:负责任的教师喜欢把优秀的和后进的搭配坐,关心教育的家长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跟成绩好的坐在一起,座次的安排对任何一个班主任来说都是一件头疼的事。这说明在教师和家长的潜意识一直存在一种缄默的教育理念:和聪敏优秀的人坐在一起能促进学习,座位和学习效率、个性养成密切相关。如果教师能将这种教育理念外现化、明晰化并用以指导课堂教学,是非常有益的。勤变座位不但可以缓解座次安排的压力,而且不断与不同的人协作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最好办法。现在的课堂座次固定,每一个同学被局限在同桌或前后左右的狭小圈子了,有的同学同窗三载下来,相互甚至没有讲过一句话。这种封闭的环境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因为它一是交往对象有限,缺乏发现最佳合作伙伴的机会,如果邻座性情迥异,客观上阻碍了学生的交往兴趣,合作学习就很难和谐;二是先进的和后进的学生固定地组合在一起,孰优孰劣双方心理定位明确,先进难免自骄,后进难免自卑,如果交流存在这种心理障碍,协作很难在真正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灵活组合,每一个学生每一次在新的群体中都得重新定位,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阶段看,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不同的同学,又有利于重新发现不同的自己,这样在共同完成各种认知任务的同时可丰富体验,提升认识,真正达到“在做中学”。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