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地位分析与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李惠君 张志宇




  [摘 要] 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出发,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地位与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最后给出教学实践效果。
  [关键词] 电子商务,课程地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FT1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6)05-0442-03
  21世纪,传统商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电子商务飞速发展,使电子商务的人才定位与培养受到普遍关注。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电子商务的概念尚不清晰、电子商务的理论和应用都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这就给电子商务人才的定位与培养带来了特殊的问题和困难。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主力军,更是广泛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建设研究,对专业课程的地位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也是研究的重要方面。笔者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出发,分析了《电子商务概论》的课程地位和特点,并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1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
  
  尽管到目前为止,电子商务的定义尚不统一,但最基本的理解就是企业、消费者甚至包括政府等行为主体通过互联网等现代电子信息交换手段进行的商业往来或者事务的处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电子商务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贸易领域。长远地看,都不能否认,电子商务不但正在改变商务活动,而且给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政府管理等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电子商务将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其社会经济和生活影响将远远超过商务本身。从1993年引入中国,1996年出现第一笔网上交易,2005年交易额已经达到6800亿人民币,可以说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异常迅速。但相对发达国家来讲,这只是刚刚开始: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仅占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的2%。虽然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原因就是人才匮乏。
  据有关专家预计,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为200多万人。我国通过高等学校学历教育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战略已开始实施,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截至2004年底,教育部已先后批准全国180多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总体上,重点高校多定位于研究型或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普通高校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高专侧重于操作型人才的培养。
  
  2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地位与特点
  
  《电子商务概论》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信息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它能在高等教育中迅速普及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主要讲授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式、实用方法和实用技术等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学习和了解电子商务的相关信息技术和商务知识,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综合应用方法以及电子支付、物流管理、网上营销等基础知识并掌握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信息类专业学生了解企业运作流程的一条快捷渠道。
  该课程具有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特点。综合性:这门课程横跨信息与管理两个学科,综合了技术和商务两方面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沿两条线展开,并最终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基础性:该课程涉及很多理论知识,只有统观全局,才能掌握电子商务的本质。讲授本课程需把握的是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而非每一部分内容的细节。因此只有做到“抓大放小”、“重点突出”才能保证授课的质量和进度;实践性: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操作型人才,《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讲授应更侧重操作能力。通过把实践环节引入教学当中,可以让学生早日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还可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先进性:该课程引入了目前信息和管理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时代的脉搏,随时更新最新科研成果。
  
  3 教学方法
  
  该课程的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决定它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和现代化,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多种综合能力,以下是一些具体做法。
  
  3.1课堂讲述和课下自学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学和研究能力
  本课程涉及很多前沿技术和商务理论,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均具有相当的难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常期难度过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只给出最基本的理论和关键提示,让学生课下通过自己查看网络、参考书、专业期刊等手段,找出答案并写出报告或总结,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需事先作好充分准备,对相关知识有深刻理解和认识,对于学生课堂上的讲述观点是否正确应有足够的判断力;
  2)给出论题,并在开始时给出一定的提纲,逐步教会学生如何就主题展开讨论,如何根据提纲查阅资料,组织论文内容:
  3)尽量一人一组,对于较大型课题,可多人一组,但注意分工协作,不要流于形式,避免一些学生蒙混过关,要注意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4)在课堂发言讨论中要营造活跃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无论对发言好与不好的同学都要积极鼓励。
  学生们通过主动参与,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和研究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些能力对于他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都尤为重要。
  
  3.2注重实际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子商务概论》中涉及很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对于从未有过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非常困难。通过典型案例,提出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对比学生的答案和案例中的做法,引出所授章节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知识点。在讲授中,以典型案例为基本线索,结合其他相关案例,剖析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
  案例教学过程如下: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析业务→观点总结→类似案例→演练分析→实习报告→实习总结。
  通过案例教学有效地融合知识,使学生对学科的动态有一定把握,在比较中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案例教学有助于阐述理论的综合性和抽象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快速适应未来工作能力
  电子商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无论其侧重哪一方面,都应该拥有足够的技术和商务两方面的知识,懂得电子商务技术手段,能将商务需求转化为电子商务应用:要熟知一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