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地位分析与教学方法初探

作者:李惠君 张志宇

务运作方式和模式,如供应链管理、虚拟企业、客户关系管理方式,以及网上商店、网上采购、网上银行、网上交易市场等电子商务模式。当然,电子商务人才知识的复合型特征,决不意味着是一堆现有技术和商务知识的随意组合。电子商务人才的复合型知识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在电子商务这种现代商务模式的基础上将其整合起来。不仅如此,对于一个优秀的程序设计和开发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应该有迅速了解和掌握开发单位业务流程的能力,这样开发出的系统才能真正适用。
  以笔者的经验来看,很多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单位工作,不是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不够,而是很难融入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去,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不知道如何为企业贡献自己的知识,不知道如何找到自己进入企业的切入点,这主要是由于除了相关专业技能外,他们对于管理和业务知识欠缺,在进入单位很长时间里,还游走在单位(或开发单位)的核心业务之外,摸不到头绪。不能快速地了解自己的单位(开发单位)的性质和业务,又如何能迅速地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其效力?
  《电子商务概论》正是这样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它是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未来的企业性质和运作模式。然而很多学生对此认识不足,没能引起足够重视。教师需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并将多学科知识在企业或业务中的具体应用以实例的形式进行阐述,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3.4合理组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学生已学习过网络基本知识、至少一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设计。但是对于这些知识他们仅仅通过专业课程掌握了相关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知识,可能能就某一具体的已经设计好的问题写出非常复杂的程序代码,但不能就某一实际问题给出自己的分析和设计,通过有目的地组织和安排课程设计,一方面将电子商务知识应用其中,另一方面让学生综合运用前期多门专业课程知识,具体做法是:规划、设计、建立一个小规模的电子商务网站。从如何规划一个网站的功能,到如何设计网站的前、后台功能结构,及链接结构,以及如何设计后台数据库,利用ASP最终实现网站的功能,全过程进行讲述和实践。从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从理论学习到具体实践应用的转化,让知识与能力走上一个新台阶,为今后毕业设计和工作后分析和设计实际系统打下一些基础。
  
  3.5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课堂教学中不能上网,即使能上也难以让学生真正参与一次实际的网上购物活动。这样对于电子支付、网上安全认证、数字签名等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的认知上,对于学生来讲这很可能就像滑过黑夜里的流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能在记忆中留下太多印象。
  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建立电子商务教学模拟系统,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通过上网实验而了解电子商务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理论、以及网络设计、网页制作、信息维护、数据库管理、应用软件开发管理、交互功能开发使用、网络营销等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笔者竭力将上述方法应用在教学当中,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而且还在不断地改进当中,相信通过经验积累,上述方法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