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分析

作者:秦安兰 郭 成




  [摘要]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教学心理思想,从现代教学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教学思想、促进教学心理研究的本土化,推进现代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学习价值、学习动力、学习策略、教师品质、学生观、教学策略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古代的教学心理思想,探讨了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现代教学和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6)04-0317-04
  
  教学心理学作为一门现代心理科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但是,教学心理学的思想却源远流长,尤其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一直注重探索教育教学活动中心理规律,强调遵循教学心理活动规律来实施教学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心理思想。尽管一些学者对我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进行过一些整理和分析[1~3],但从现代教学心理学角度来总结、整理和分析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还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从现代教学心理学角度挖掘中国古代教学心理思想,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以期使更多教师了解、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教学心理思想。这对促进教学心理研究的本土化,推进现代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学习心理
  
  1.1学习价值观
  价值观(values)是人们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事物重要性认识的观念系统[4]。学习价值观则指人们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学习重要性认识的观念系统。我国古代关于学习价值观的论述主要集中于学习价值观的核心——学习的目的。曾子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荀子认为“君子之学,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颜之推则提出“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由此看出,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学”对“心”和“行”的促进、改善和发展,认为学的目的在于促进认知发展,培育良好道德,形成革新精神,使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达到至臻至善的境界,所谓“明德”、“新民”、“治愚”、“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开心明目,利于行耳”。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教学思想既强调学习在开发个体认知潜能、培养道德素质,促进心理发展的个体价值,又注重学习在改善个体实践行为,获得良好适应的社会价值。这种思想同现代教学心理学关于学习价值的思想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1.2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指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已经认识到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习活动的推动作用,他们认为立志与情感是影响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素。立志就是指树立学习的志向和目标。他们一方面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如孔子认为立志对学习是不可缺少的,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王夫之则明确指出“立志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另一方面指出如何立志。古代教育家总结为两点,即“远”和“笃”。首先,志向要高远,即在学习上要有长远的目标和高远的志向,所谓“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其次,立志要“笃”,即志向要坚定,而且要与广博的学习相结合,“博学而笃志”。同时,我国古代还十分重视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强调“乐学”。孔子比较了知之、好之、乐之三种学习境界之后感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他本人就深刻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理学家朱熹也认为:“读书须读到不舍之处,方是见得真味”。这说明学习不只是认知加工的过程,要想有效学习还要融入自己的情感,用心体验学习的快乐,才能“学而不厌”。因此,王守仁更加明确地提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些经典论述告诫大家,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使用目标激励策略和情感激发策略,使学生热爱所学内容、体验学习快乐,从而实现主动学习。
  
  1.3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5]。古代教育家从日常教学和学习实践中归纳总结了大量有效的学习策略,至今这些策略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古代教育思想家们认为在众多认知策略中有3种主要的策略特别重要:①复习策略。如孔子指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他强调有效的复习就是要经常研习,从旧知中发现新知。可见,复习并非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研习探讨、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旧知里获得新知,这其实是一种高级的认知加工策略。这种注重新旧知识相互建构的复习策略与现代认知建构学习观十分一致;②学思结合策略。孔子主张把学与思辨证地结合起来,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还认为“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荀子同样感叹“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们这种学思结合和“思”必须以学为基础的思想,符合现代心理学中感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与感知是辨证统一关系的观点[7];③循序渐进策略。我国古代思想家非常强调循序渐进、遵循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老子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种思想被荀子明确地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来加以强调。他在《劝学》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者只有遵循学习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深入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此外,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还提倡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计划、反省,这与现代教学倡导学生多使用元认知策略以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发展计划和反思的能力颇为一致。如孔子认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效学习需要制定长远计划,然后按照计划逐步完成,最终达到目标。他还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并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阐明了反省的范围和方法;荀子进一步阐述了反省的作用就是 “知明而行无过矣”,即在反思过程中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矫正行为偏差。
  我国古代教育家不但总结出了大量的学习策略,他们还提倡在教学中应该教授学生这些策略,指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与现代教学注重学习策略的教学思想十分吻合。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运用学习策略的意识,才能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2教学心理
  
  2.1教师心理品质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因此对教师的心理有特殊的要求。教师应具备哪些特殊心理品质呢?古代教育思想家强调教师应具有积极的教学效能感、谦虚和以身作则等心理品质。
  1)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the sense of teaching efficacy)是一个现代心理学术语,主要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8],它主要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古代教学心理思想特别注重一般教育效能感的作用,即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如他们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更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社会阶级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9]。因此,“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乎学”。对学习者个人而言,教育能使他们发扬优点,纠正缺点,正所谓“教者也,长善救失者也”。古代教育家认为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即所谓“教学相长”:“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经过学习方知自己有所不足,经过教学才发现自己的困惑之处;知有不足,然后才能警醒自己加紧学习;有所困惑,才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同时,古代教育家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和学的关系,认为“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兰,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意思是学习是永远都不能停止的,要不学习,不断超越,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另外,古代教学思想还认为进取奉献是教师效能感的重要体现。孔子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提出一个教师应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做到这两点就要在教学中具有不断进取,勇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实际上就是教学效能感的一种体现。《礼记》中进一步指出教师要“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