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论“有效声乐教学法”

作者:薛婷婷




  [摘 要] 目前,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声乐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观念落后、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学生个人素质不等等诸多问题,导致声乐教学效率低、人才的培养周期过长,甚至终难成才,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大批声乐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必须大力提倡并实施“有效声乐教学法”。
  [关键词]声乐教学,有效声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J6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6)03-0251-02
  
  声乐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声乐教学存在着“无效声乐教学”。何为“无效声乐教学”呢?它不仅包括学生声乐水平停滞不前的低效教学,而且还包括导致学生演唱水平倒退和倒嗓的失误教学。掌握并运用“有效声乐教学法”的策略和技术,对新形势声乐教育课程改革,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1 有效教学的渊源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教学是艺术,这是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它倡导教学是一种教师个性化的、没有“公共的方法”的行为,一种“凭良心行事”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主张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教学结果是丰富的,难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的指标体系以及教学行为——结果变量等。
  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即新观点、新材料、学生不知、不懂的,学生有所得、有所感的内容)的程度达到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数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
  
  2 “有效声乐教学法”的概念
  
  “有效声乐教学法”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素质在有限的课时内,用敏锐的动洞察力达到师生双方密切配合,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声乐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的一种声乐教学法。
  
  3 提倡“有效声乐教学法”的理由
  
  由于近些年的扩招和市场的需要,声乐类学生剧增。而这中间真正的能成为歌唱家的有几人?如果把一些只为了走捷径而盲目进入声乐专业领域的学生,或是嗓音有局限的学生,和对一些从小就挚爱声乐而且嗓音条件极佳的学生,都朝着一个方向培养,是不是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如果在学生进校后,就由声乐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自身素质对他们将来的发展做出客观的定位,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培养,是不是就能省去很多的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呢?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声乐教学的有它的特殊性,所以建立和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效率的教学法,对声乐人才的培养和我国声乐事业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4 “有效声乐教学法”的实施措施
  
  “有效声乐教学法”的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对其进行客观的定位
  这里所说的“自身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嗓音条件、个性气质、文化底蕴。
  嗓音条件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每个人的嗓音都各有各的特色,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嗓音条件划分不同声种的声乐表演人才,如男高音、女中音等等。还可以从音色上划分,有的人的嗓音温柔甜美,有的人的嗓音刚劲有力。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进行训练,发挥它的声音色彩上的优势,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特征,一般的说,胆汁质气质类型的学生任性,倔强、情绪兴奋性强、力度大、易爆发激情而不能自制;抑郁气质类型的学生,敏感而脆弱,情绪兴奋性低,容易被外界刺激引起情绪上的亢奋,多愁善感且往往内外表现不一;多血质的人情绪反应快,起伏大,易激动和消沉;粘液质类型的学生反应较低,情绪不易变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人的性格开朗、大胆,也许适合从事表演事业;有的人性格内敛、稳重,也许适合教育事业等等。没有文化底蕴的作品,不可能深入人心,没有文化底蕴的作品,也不可能打动人心。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所谓的“学艺在艺外”,强调的就是艺术家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个人的文化底蕴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改造和获得,这是学生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般根据这三点就可以判断出学生的可塑性及培养方向,但是由于学生很年轻,离声乐训练周期的成熟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可以根据年龄划分初级定位、中级定位和高级定位。
  
  4.2声乐教师在教学上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业务上要有与时俱进的钻研精神
  作为声乐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这里所说得洞察力不仅是指对学生的个性气质、性格及声音条件要有充分地把握,还有对学生面对着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事物而引起的思想变化的把握。这三点中,后者也许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向才能知道学生想要什么?或是离你的要求差多远?等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声乐教学就是心理与生理的教学。在教学上要灵活多变,不同的嗓音条件和性格的学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教法。笔者认为这是“有效声乐教学法”的最大特色。
  作为声乐教师在业务上要有与时俱进的钻研精神。不断完善自己的“技”与“艺”的修养。只有“技艺并举”才能“言传”、“身教”。
  
  4.3声乐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不可急于求成
  声乐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不可急于求成。循序渐进是最高的教学规律,也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捷径。在教学中,要像登台阶一样,步步稳重,拾阶而上,不断地借助“旧知”去获得“新知”,慢中求快,稳中求实。盲目追求速度和数量,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多学而不多获”。
  特别在曲目选择上要慎重。切不可让学生超负荷演唱,否则不仅会在发声技巧上形成问题,而且在自信心上受到难以言表的挫伤,后果不堪设想。可以根据嗓音条件、年龄及演唱能力来设计曲目,体现和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4.4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教学与学总是在师生交际互动中进行的,如果没有师生相互接触,相互沟通,相互作用,怎能产生教与学的活动呢?
  师生关系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系。师生人际关系状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授课气氛,影响教学效果。师生关系融洽,教师教的热情高涨,学生自然好学爱学,不仅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及成果,更又有利于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形成。
  
  4.5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已走进课堂,充分利用好这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声乐的有效教学有重大的意义。如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思考,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把声、像、表、形、演等形式多样声乐技术贯穿在电教媒体中并灵活运用,不仅丰富了上课模式,能够便利快捷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声乐的积极性,强化印象,巩固技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