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基于WBI环境下教学设计模式的建构

作者:陈世友 姚本先




  [摘 要] 基于网络的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即WBI)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保障WBI的质量,必须重新建构一种完全不同传统教学设计模式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本文从WBI的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教学设计模式,同时给出了WBI的教学设计应该注意的策略。
  [关键词] WBI,设计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06)03-0245-03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因特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丰富的资源,产生了一种基于网络 (Web-Based Instruction,即WBI)的教学,这种新型学习环境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扩大教育规模和继续教育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WBI学习环境对教学的影响
  
  网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具有其他技术所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首先,网络技术支持复杂信息处理。信息处理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之一,这样可以通过网上图书馆、数据库、杂志、博物馆和其他公共信息服务来进行学习;其次,网络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讯技术,是以互联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作为传播媒介的通讯,具有强大的交互性,拥有强大的交互媒体,可以为学习者和指导者、课程设计专家和学习伙伴进行及时的交流和互动的场所;网络技术还将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创新的环境,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利用各种工具来制作自己的产品;另外,网络还可以作为教学传递媒体,许多教育网站上都提供各种各样的网上教学活动和进行网上学习的网络课程[1]。这些学习活动日益从传统的CAI的网络应用逐渐过度到新型的以学为主的学习模式。
  教学设计的构想最初来自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提出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2]。基于WBI环境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有所区别,传统教学设计强调对教学系统的预先规划和设计[3],基于WBI的教学设计在认知心理上特别强调创设学习情境来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建构[4]。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学习者通常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更深的意义,如果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结构不能同化,学习者将改造重组。基于WBI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学习资源的选择,这些学习资源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材料,学习者可以利用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目标。
  
  2 基于WBI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模式建构
  
  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不适应WBI的学习环境,难以发挥WBI的优势,因此很有必要针对WBI的学习环境创设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模式。基于WBI的教学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有不同的表现,有些就表现为课本的搬家,传统纸质的数字化,教学者简单运用网络技术或资源进行教学,也有的教学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的优势,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些正是基于WBI的教学设计模式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图1所示就是一种基于WBI的教学设计的模式。
  
  根据教学实施过程的不同任务,基于WBI的教学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学习活动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不同的阶段之间联系非常紧密。
  
  2.1准备阶段
  1)确定学习目标。任何教学活动从一开始都要对学习的领域进行分析,确定当前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学习目标、以便围绕学习目标组织学习,基于WBI的教学也是如此。确定学习目标,才能合理组织学习资源,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心中有数,避免在学习中盲目浏览网络信息,造成劳而无获;
  2)测定初始能力。学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目标确定以后就有必要对实现这些目标的辅助技能进行分析[5],这些辅助技能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关键。在网络教学中,对学生的初始能力的分析不但包含必要的辅助技能,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这些初始能力的测定可以使用网络测试平台,在服务器端产生相关的试题库,学习者在通过测试以后才能参加后续学习。教学者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习者的学习特征编写这些试题库。
  
  2.2学习活动实施阶段
  1)组织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很多,教学者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资源,在特定的情况下,教学者需要自己制作网络学习资源。学习资源确定以后就要考虑组织形式。线性结构、网状结构和树型结构是目前最主要的三种资源组织形式,线性结构是指资源的展示按照先后顺序,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传统的印刷媒体多采用此种结构;网状结构是指学习资源各个知识点之间是相关联系的,形成网络,在网络应用上也称为超媒体,此种结构是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树型结构是指学习资源各知识点之间形成父子关系,前一个知识点可以派生出各个子知识点,就像树干生出许多树枝,树枝上又生出许多树叶一样。学习资源组织形式是否合理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2)设计学习策略。基于WBI的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制定学习策略核心是要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目前适合WBI的学习策略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和探索式学习策略等等[6]
  3)设计教学交互平台。教学活动是一个交互过程,知识是在学习者和教学者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基于WBI的学习由于时空隔离,需要借助网络交互平台来实现师生交往。目前能够实现交互的硬件和软件都多,如E-mail、BBS、博客、双向视频和视频会议系统等,教学者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交互平台;
  4)学习指导。基于WBI的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教师主要起引导者和辅助者的作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和主导者。在学习整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非常重要,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教师仍然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直接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
  
  2.3评价阶段
  评价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没有良好的评价,教学的效果无法估计,根据WBI的学习的特点,笔者将评价分为学习资源设计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
  1)评价学习结果。学习者通过WBI环境的学习后是否达到预先进行教学设计的目标,这需要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学习结果的评价常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基于WBI的教学设计中特别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习的具体过程进行记录、分析,找出学生学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及时的纠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最终的总结性评价中评价的标准要多元化,注重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这种评价的结果,教师需要考察先前的教学步骤,包括学习目标确定有无偏差,学习策略设计选择是否得当;
  2)评价学习环境。WBI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教学,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习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这里的学习环境指网络的学习环境,包含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在硬件上主要是指网络的带宽是否符合教学的需要,网络中的计算机配置是否能够流畅的运行相关教学平台,计算机本身的多媒体配置能否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等;在软件上,主要是评价操作系统是否稳定,能否适合教学需要,网络教学软件是否达到教学要求,资源制作的是否科学合理,能否稳定安全的运行,符合学习的认知心理等。学习环境评价结果影响教学交互平台的设计,影响网络学习资源的组织,根据评价的结果对这些环节进行重新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