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关于古代汉语教学的一点思考

作者:李 丽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它包括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技术两大内容,它是由教育的硬件、软件和方法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6]。多媒体组合教学是其重要内容。
  1)粗略统计,一节课50分钟,其中板书时间大约10分钟,教授时必要的重点内容重复和句间停顿等大约5~7分钟,讲授新内容所用的时间大约30分钟,学生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微乎其微。一学期下来,教师觉得时间紧,学生觉得内容多。而引进多媒体技术,将课堂上需要讲解的知识重点、结构框架以及补充的大量例证、引文等制成演示文稿(即幻灯片),利用投影仪呈现在大屏幕上,这样不仅节省了板书时间、突出了教学重点,还给学生提供了古文献阅读的环境。比如上文有关上古汉语语序和“所以”“眼”“目”的例句可以制成幻灯片,演示给学生。尤其是有关“所以”“眼”“目”的论述,可以穷尽性地将某部书中的含有“所以”或“眼”或“目”的句子罗列出来,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排比推导的方法得出结论,将做笔记的时间用于思考用于实际操作。
  多媒体技术是融文字、声音、图象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秦古文中经常出现鼎、鼐、爵、豆、笾等器物,仅靠语言的描述,往往会产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后果。而如果将这些器物精美的图片诉诸于视觉,再加上简洁的说明,那么学生对这些器物形制、大小、功用会有深刻的了解。“宫、商、角、徵、羽”是古人对五音的称呼,靠语言的叙述,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使人如坠云里雾里。而将其诉诸听觉时,这些枯燥无味的字眼就变成了灵动的乐符飞舞在耳边,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在纸质原版古籍缺乏的状态下,扫描古籍片段,直观地再现古籍原貌,不仅使学生能在课堂上直接观察古籍的原貌,了解古籍版本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利用未经断句标点的古籍进行句读练习,从而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理解能力。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多媒体技术操作。目前许多高校已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并且已向CAI课件、网上虚拟教学、远程教学发展。南开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古代汉语网上教学的项目,其制作之精良、设计之新颖很值得同行学习;
  2)另外,应充分利用电子版和网上的古籍资源(如电子版《四库全书》,其内容极为丰富,包罗了乾隆以前四部范围内的我国古代重要著作),进行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上文所讲的“可以”等词语,完全可以利用电子古籍的检索功能,直接调印出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穷尽性地调查,展现其意义的演变过程(词汇化的过程),从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要将现代科技引入古汉语课堂,让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第3版.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石毓智,徐杰.汉语史上疑问形式的类型学转变及其机制——焦点标记“是”的产生及其影响.中国语文,2001,(5).
  4汪维辉.“所以”完全变成连词的时代.古汉语研究,2002,(2).
  5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李瑾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古汉语教学改革.宁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