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戊戌年的铡刀

作者:南 帆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一
  
  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断想象一把锋利的铡刀。用力掀起刀把,锈住的刀轴咯咯地响,刀刃阴冷灼亮如同一道阴鸷的眼神。我一直以为,这把铡刀肯定在戊戌年的九月二十八日安放在北京城宣武门外菜市口的刑场上。现在看来,这种想象似乎存在疑点。
  戊戌年的九月二十八日是慈禧太后诛杀戊戌六君子的日子。手执长枪的清兵将刑场密密匝匝地围住,几辆囚车辚辚地推过来了。披头散发的六君子身负枷锁,蹒跚地从囚车上鱼贯而下: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最为年轻的是福州乡亲林旭他当时才二十三岁。
  北京城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刑场。据说城门的吊桥西侧曾立一石碣,上刻“后悔迟”三字。这个丁字路口杀过文天祥,杀过袁崇焕,现在轮到六君子了。古代的刑场多半设立在闹市,行刑是一个动人心魄的景观。菜市口的监斩席通常设在老药铺鹤年堂。午时三刻,监斩官朱笔一勾,大喝一声:“斩讫报来!”跪伏在地的犯人辫子被紧紧拽住,脖子伸得又直又细,刽子手的刀光在正午的阳光下一闪,一颗人头骨碌碌地滚在地上,胸腔里的热血呼地喷出三尺之外。铺子里、茶楼上以及刑场四周的人群纷纷喝彩,一缕幽魂在众声吆喝之中一溜烟地窜到天上去。有时刽子手功夫不到家,一刀斩在犯人的肩背上,一时死不了,嚎叫挣扎,人群里旁观的亲属泪如泉涌又噤不敢言。
  戊戌年九月二十八日,菜市口人头攒动,诛杀六君子无疑是一个震撼朝野的大事件。公车上书。戊戌变法。康有为振臂疾呼。103天的紧锣密鼓。然而,历史仅仅是小小地拐了一个弯就回到了旧辙。帝党失败,光绪皇帝被囚。这一场事变既有天下大势,匹夫踊跃,也有宫廷政治,骨肉相残。总之,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是慈禧太后为这个历史事件划下的一个血腥的句号。由于震怒和恐惧,慈禧甚至没有心情详细审讯就下令杀人。九月二十八日上午,狱卒将六君子押出监狱推上囚车。囚车从西门出来,熟知刑部规矩的刘光第心知不妙。到了菜市口刑场,他大声质问监斩官刚毅:还没有审讯,怎么能判死刑?监斩官喝令刘光第跪下,刘光第倔强地挺直身子:即使盗贼刑场上喊冤,也应该复审。杀我们这些人算不了什么,这么做置国家体制于何地?监斩官不耐烦地回答:我只是奉命监斩,其他的事管不了!
  一个世纪之后,还是有人对于刘光第略有微辞。他们认为,刘光第不断地左顾右盼,犹豫骑墙,缺少拍案而起的气概——一直到最后的时刻才真正豁出命来。这就不如谭嗣同了。谭嗣同始终是一个侠气十足的革命家,没有丝毫迟疑的时刻。形势危急的时候,梁启超劝他一起出走日本,谭嗣同决心以死“酬圣主”。他的名言是:“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清兵围住寓所,一批武功高超的侠客愿意挥刀相救,谭嗣同拱手谢绝。身陷牢狱,他的激越诗句墨迹飞溅地破壁而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临刑之前,谭嗣同还在菜市口朗声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确,谭嗣同铭记在历史上的形象就是一个天神般的大英雄。
  是不是因为谭嗣同的形象过于夺目,以至于六君子的其他人常常缩到了历史的暗影里?例如林旭。光绪被囚之前写了两封惊慌失措的密诏给康有为,最后都由林旭转交。他显然明白自己的处境,也想得到闽地多山——一间茅屋两丘水田就足以隐身避祸。然而,林旭没有离开北京城,而是坦然地将菜市口作为自己的归宿。据说他在临刑前曾经仰天长啸“君子死,正义尽”,可惜多数历史著作并没有记载。
  当然,在福州乡亲的传说之中,林旭的形象就清晰了许多。人们传说林旭在京城被腰斩,一刀两断的尸体就缝合之后千里迢迢地运回。按照福州的风俗,这种尸体回不了家。林旭的棺柩只得寄存在福州东郊金鸡山的地藏寺,众多僧人日夜诵经超度。尽管如此,一些慈禧的拥戴者仍然恨得咬牙切齿。他们涌入寺庙,用烧红的铁钎捅穿棺材,戮尸泄恨。历史上的维新变法层出不穷,思想家的大部头论著或者众多签名的万言书宏论滔滔。但是,只有看到了隐在幕后的策划、告密、惊慌的眼神、围捕时的刀枪、酷刑和哀号,看到秘密的奔走打点、未遂的劫狱计划、亲友的回避与退缩和鞭尸还不足解恨的怒气,人们才能想象得出历史是由什么构成的。
  福州乡亲的传说似乎有根有据,但是,一份史料使我对“腰斩”一说产生了怀疑。春秋战国的时候已经有腰斩的记载。当时是将囚犯按在木砧上,挥起斧头砍成上下两段。将木砧和斧头联结为铡刀,大约已经到了汉代。据说李斯是第一个享受腰斩的名人。至于金圣叹是否被腰斩,这是一个有争议的悬案。一些记载认为,金圣叹腰斩《水浒》遭到了报应,自己也拦腰吃了一刀。这个玩世不恭的家伙临刑前还招招手叫过刽子手传授一个秘密:盐菜与黄豆一起吃,嘴里有核桃的滋味。另一些记载说,金圣叹在刑场上得意洋洋地说:砍头是一件至为疼痛的事情,我竟然无意得之,“不亦异乎?”这么说来,他是被斩首了。清朝有一个主考官舞弊被判腰斩。据说他的上半截躯体痉挛地爬在地上,蘸着自己的血写了十三个“惨”字才死去,雍正因此废了这种死刑。既然如此,林旭似乎不可能死在铡刀之下。
  考证菜市口铡刀的存在与否耗费了我不少精力,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一个人告诉我,当时的报纸用了“斩决并枭首示众”的字句,我就知难而退了。我经常使用“历史”这个字眼,但是并不喜欢蚯蚓似的在史料堆里钻来钻去。我对于历史的感叹,不是因为一个个具体的事例,而是总体的庞大与神秘。凡人与历史对弈,常常遭到莫名其妙的捉弄。一个人的命运是自己的能力乘以一个巨大的历史未知数,得数也是未知的。如果明白这一点,当初的林旭还会那么兴冲冲地赶到北京去吗?
  戊戌年的京城报纸不一定到得了福州,腰斩或许是以讹传讹——当然也可能是别有用心的谣言。肯定有人会在这种残酷的谣言之中得到某种秘密的快慰。相对地说,后面这一则小消息不至于有什么误差:林旭的妻子沈鹊应写下了一副挽联之后服毒自尽。挽联曰:
  
  伊何人,我何人,只凭六礼传成,惹得今朝烦恼;
  生不见,死不见,但愿三生有幸,再结来世姻缘。
  
   二
  
  林旭有诗名,被视为“同光体”的闽派代表人物之一,存有《晚翠轩诗集》。林旭的不少诗友认为,他有宋诗遗风,有时未免艰涩了一些。奇怪的是,我更多地读到的是开朗和明白畅达,例如“落香不见花,暗里勾我诗。风浪一回首,既往亦勿思”;一些抒发胸臆的诗也是如此:“愿使江涛荡冠仇,啾啾故鬼哭荒邱。新仇旧恨相随续,举目真看麋鹿游。”我不是怀疑林旭的文采。我隐约地感到,林旭似乎没有将太多的精力放在字雕句琢之上,他的心思很大。相对地说,沈鹊应的诗词倒是精致。她的《崦楼遗稿》附于《晚翠轩诗集》之后。一首悲悼林旭的《浪淘沙》,既刚烈又哀婉:“报国志难酬,碧血谁收?箧中遗稿自千秋。肠断招魂魂不到,云暗江头。绣佛旧妆楼,我已君休,万千遗恨更何尤!拼得眼中无尽泪,共水长流。”
  我猜想,沈鹊应的父亲沈瑜庆就是看上了林旭隐藏在笔墨之间的雄心大志,至于文章辞句还不是那么重要。他想为沈家找的女婿恐怕不仅仅是一个普通文人。
  的确,林旭与沈鹊应的姻缘如同古代戏文里的传奇。
  林旭出身贫寒。祖父中过举人,曾在安徽任县令;父亲不过一个秀才,收入微薄。更为糟糕的是,林旭的父母早早就过世了,他的生活是由叔叔接济。所谓“家贫子读书”,用功是贫寒子弟的共同特征。然而,微末的出身并没有局限林旭的开阔视野,这个穷小子胸中大气磅礴。这一切肯定会体现为奔放的少年文章。林旭被送进私塾读书,常常出语惊人,并且被目为“神童”。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