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追寻爱的足迹 浏览爱的画卷
作者:孟新芝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自从有了人类,爱情便来到了人间,人类追求爱情的脚步从此就没有停止过。《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以诗的形式记录了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历史,透过它,我们看到了先民们的社会形态、生活状况,同时也体会到了他们的情感,看到了他们在啜饮爱情琼浆时的幸福与心酸。《诗经》中的情诗是诗集中最有生气和活力的,虽然经过历代经学家的一再曲解和粉饰,仍然无法改变它本来的意蕴。时至今日,只要我们开卷展目,便能感受到那些热情如火、缠绵似水的感情带着远古的质朴向我们迎面扑来,我们的心也在诗歌的引领下追寻到先民们为爱留下的足迹。
一、渴望与追求
爱情是美好的,美好的东西往往不是唾手可得的,它需要你付出努力去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常常一波三折,充满求而不得的焦灼和煎熬。《诗经》开宗明义的首篇《关雎》,就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追求爱情的小伙子痛并快乐着的状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中娓娓细述的是一个男子在河边邂逅了一位美丽佳人,一见而钟情,而倾慕追求的相思。她的美妙姿态,她的窈窕倩影,深深地烙印在男子的心上,让他日思夜想,不能须臾忘怀。白天里食不甘味,而漫漫长夜只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苦思冥想不能成眠。他为求而不得痛苦着,也为爱的憧憬幸福着,想象着与她琴瑟和谐,钟鼓相迎,他的心里多甜蜜啊!诗中所表达的倾慕、爱恋与渴望正是亘古以来每一个人心中对爱情最深的企盼。虽然《毛诗序》谓《关雎》是颂“后妃之德也”,但即使是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杜丽娘对这种解释也置若罔闻,只听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便触及了她内心的情感,不由得感伤起来:连鸟儿也成双成对,人却如此孤单。郑老先生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讲解,只字未入她的耳朵。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杜丽娘尚且如此,更何论今天的男女,只要吟起这首诗,即使再不解风情的人也会为之心动,这不能不归功于这首诗真率坦荡、诚挚热烈的抒情所形成的强烈的感发力量。
“君子好逑”已成为对于追求对象的标准称谓,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也成了描绘追求受挫时的典型画面。
与《关雎》的直抒胸臆相比,《秦风•蒹葭》则将这种对于美好感情的渴望写得扑朔迷离,凄婉动人。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钱钟书先生认为这首诗所描绘的是一种“企慕之情境”,至于企慕什么,向来众说纷纭,但不管有多少种可能,总有一种可能是肯定的,那便是对于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对于全诗主要的意象“伊人”,人们最直接的联想便是诗人所追求与思念的人。通篇诗歌通过对于“所谓伊人”的苦苦追求与寻觅,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执著与渴望。
《蒹葭》的意境是朦胧的,唯其如此,伊人那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即的倩影便成为人们追求爱情的唯美绝版。
二、坠入爱河
对于爱情的追求与向住,往往会发展成为一种行动——恋爱,《诗经》中也有不少诗歌反映了两千多年前男女恋爱中情景。其中《邶风•静女》描绘男女约会互相逗趣的情景,堪称经典。
静女其殊,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男女主人公相约于城墙边,心中充满喜悦的男子按时到来,却左看右看不见女子的身影,正当他满腹狐疑,抓耳挠腮之际,女子却从他的身后闪出,并送给他一支小草,男子喜出望外,欣喜不已,心情美好到了极点,以至于看着手中女孩送他的采自野外的小草,也觉得是那样美丽异常。
这一首小诗把男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由喜而疑而喜,以及女主人公活泼俏皮的性格,刻画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以至于这一经典场面被现代无数影视作品搬用。
恋爱有甜蜜有快乐,但也有痛苦与烦恼。《郑风•狡童》真实地表达了一个女子与情人怄气时的痛苦心情。“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诗歌表现了一个女子在与一自己相恋的男子产生矛盾后,由于男子不与她说话,不和她一起吃饭,使得她食不甘味,夜不成寐,度日如年的情景。虽然我们不得而知他们为何而产生矛盾,但从女子的焦灼和痛苦中,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她对男子的感情是多么强烈而深厚,以至于不能自拔。
与《狡童》中女孩的率直相比,《郑风•子矜》中的女主人公在表达得不到男子信息,见不着面的烦恼时,则多了一分女孩的矜持。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虽然她那么想给他送去消息,那么想去与他相会,见不着他时是那样心神不安,但是她却不愿采取主动,于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埋怨着她粗心的情郎:“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半嗔半怒的表情仿佛就在眼前。
《子矜》中的女孩虽然不满情人的不殷勤,但她仍然在心急如焚、度日如年地等待,虽然也责怪男子的用情不深,但却不曾想过要与他分手,相比之下《郑风•褰裳》中的女子则没有那样的好脾气与好耐心,她生气而不耐烦地宣布:“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对于男子对她的冷落,她的不满已经演变成为最后通牒:如果你心中还有我,就赶紧过河来找我,如果你心中没有我,难道就没有别的人了吗?”(别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她那泼辣而率真的性格跃然纸上,这肯定是一个风风火火,决不拖泥带水的姑娘,不仅爽快而且自信。
如果已经两情相悦,两心相许,盼望迎娶的心情就会非常迫切。《召南•摽有梅》就描绘了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子希望早日出嫁的焦急心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即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看见树上的梅子越落越少,表明时间一天天过去,女子不禁心急如焚,忍不住大声疾呼:想要娶她的男子快点来呀,现在就来吧!毫不掩饰那迫不及待的心情。中国有句古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诗人歌德也曾说过,哪个女子不怀春,哪个男子不钟情?看来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虽然在那个年代,男女的交往没有像后世那样受到严格限制,但选择恋爱对象也常常受到外界的干涉与阻挠。
《郑风•将仲子》就表达了一个女子在父母兄长及邻里的压力下,不敢与心上人交往见面的矛盾痛苦心情。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女子对于男子是非常喜欢的,但由于父母不同意,她只能不敢让心爱的小二哥来找她,可以想象她的痛苦有多么难耐。
《鄘风•柏舟》表达了一个女子同样的遭遇与心情。
泛彼伯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比起《将仲子》中的女子,《柏舟》中的女孩显得较有反抗精神,面对压力,她的感情并不动摇,并且决心 “之死矢靡它”,即使是死,我也只选择他!对于横加干预的母亲则表现出不满:“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指责母亲不体谅她的感情。
三、走入婚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