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美景当求而不至,佳人当望而不即
作者:韩 广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说:“世间的任何事物,追求时候的兴致总要比享用时候的兴致浓烈。”又说:“无论什么事情,也只有正在进行的时候兴致最为浓厚。”⑨
原来,人类的目标和理想实现的幸福是蕴藏在追求的过程中的。当人们排除一切杂念,坚定执着地浸沉在忘我的追求过程中时,一切幸福的感受都可能悠然来临,而其间经历的所有遭际和磨难也都在瞬间显得格外的韵味悠长。这让人不禁想起断臂求佛、削指悟禅的苦行僧的良苦用心,让人想起三步一跪、五步一磕的朝圣者的执着虔诚,也让人想起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描写布恩地亚上校在孤独的晚年游戏般的制作小金鱼的真正意图。
理想是如此的缥缈不可靠,未来也是如此的朦胧不确定。但是,即使脆弱的结局终究逃脱不了命运注定的阴影笼罩,即使追求“伊人”不可避免地要承担着信念幻灭的悲剧轮回,然而,只要执着在追求的路上、感受追求的幸福就已经足够。至于最终以什么样的结尾收场,都在命运的无从把握之下显得无关紧要了。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悲剧美
无论是“溯洄从之”,还是“溯游从之”,这位苦心执着的追求者最终还是没有在恍惚徘徊的迷蒙路途看清道路的真正方向,顺利找到“所谓伊人”的真正所在。他只是幽怨地透过时间的缝隙,在水一方、隔江相望,猜想那若隐若现的“伊人”可能的样子。
显然,追求者的执着追求与其无奈结局并不是以理性的规律因果呈现的:追求的死心塌地与最终的求而不至,渴盼的义无反顾与结局的望而不即,苍凉的对照下显示着的总是那么心酸的悲情。生命,终于无法穿越这厚重的黑色屏障,而在“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与“求而不至,望而不即”的反向螺旋中呈现出惊世骇俗的悲剧美。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通过弗隆斯基之口这样地描绘另外一副人生的样子:“以前弗隆斯基总是想,一个男人若是能获得她(指安娜)的爱情会是多么的幸福。但是当她像一般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的女人一样全心全意爱着他的时候,他却并没有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反而觉得不如从前暗恋着她,从莫斯科一路追踪着她那时的幸福。那时候他虽然觉得不够幸福,但相信幸福就在前头等着他。现在呢?他觉得自己最幸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⑩
人生若是如初见,不揭开这层面纱,只这样朦胧地行走在欣赏与寻找的路上,那么,为什么非要得到一个所谓的空泛确定的结果呢?为的就是目睹一眼这神秘面纱笼罩下的惊才绝艳吗?于是这则发生在俄罗斯的爱情追求故事和两千年前发生在古老中国的凄美传说出现了惊人的重叠。这是必然的规律,还是偶然的巧合?小说中的弗隆斯基和诗歌中的追求者起初展现的都是相同的追求姿态:同样的“溯洄”,同样的“溯游”,同样的忘我,同样的执着。只是列夫•托尔斯泰在《蒹葭》诗戛然而止处,让弗隆斯基继续了这段并未收场的古老故事。然而,就在弗隆斯基跨出那关键的一步,终于揭开这神秘撩人的朦胧面纱后,他并没有如预想中的那样惊才绝艳,而是若有所失地感叹着返回到当初追寻的状态中。
对照下呈现出来的是关于得失的矛盾哲学,引发的是关于欣悲的辩证思考。于是“美景当求而不至,佳人当望而不即”就在对比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从而无限地逼近了悲剧审美的哲学内核。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求而不至,望而不即”的所谓悲剧,也只是一个开放的心灵感应,它让试图靠近它的读者在阅读时获得心理的震颤、心灵的洗涤和心魂的升华。从而接受这富有清新气息的审美辐射,体验这久久不能平静的难得的审美馨香。
全诗一篇三段,一唱三叹,反复叙述“美景求而不至,佳人望而不即”的追求话语。不长的小诗,蕴含着的是多层次的理解和全方位的思考。行文结束,读者的思考并不随之结束,如严羽论及盛唐诗歌时所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①难怪傅斯年先生在评论该诗时说:“言简意长,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12这样的阅读体会应该是读者的普遍阅读感应。
这篇萧疏淡远的飘渺文字,因其独特的神秘感和诱惑力向人们传达出的是多角度、深层次和全方位的审美信息,可想而不可名、可思而不可言,让人在“美景当求而不至,佳人当望而不即”的美学思考中体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开放审美意境,神韵飘逸,风致简练,自然为人们欣然传诵。本诗寓朦胧美、距离美、过程美和悲剧美等多层次的美学韵味于一体,相互融合而营造出一个整体的审美境界。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审美韵味被咂摸挖掘出来,从而折射出来的将是更为复杂更为幽眇的审美享受!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
(责任编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①. 沈泽宜. 诗经新解[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189.
②. 裴溥言. 诗经快读[M].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5. 180.
③. 王国维. 人间词话[M]. 长沙:岳麓书社. 2003. 44.
④. 裴溥言. 诗经快读[M].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5. 179.
⑤.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一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63.
⑥. 蒋孔阳. 美学原理[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0.
⑦. 裴溥言. 诗经快读[M].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5. 179
⑧. 刘乃昌. 苏轼选集[M]. 济南:齐鲁书社. 2005. 66
⑨.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36.
⑩.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
11. 霍松林. 古代文论名篇详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320.
12. 傅斯年. 诗经讲义稿[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