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欲寻言外意 须向此间深

作者:张善存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所谓“冰山”艺术,就是文学创作中的“冰山”原理,它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1932年提出的文学创作理论。当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里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出来似的。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其实不仅是散文作家,小说家在创作时也经常运用“冰山”原理以求作品的简约庄严,尤其是短篇小说,不可能像中长篇小说那样有充分的篇幅来完整地表现一个生活事件的全过程及其理性思考,它只能在极有限的篇幅中强有力地暗示出事件的心理效应,进而通过事件的叙述透视出人性的内涵。
  鲁迅先生的短篇名作《药》可谓运用“冰山”原理创作的典范。不仅表现在这篇小说的基本要素上,而且小说结构和语言表达无不独具匠心,意蕴深广,每每给人以“光景常新说不尽”的审美感受。具体赏析这篇小说的“冰山”艺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简约深刻的题目暗示
  
  独字标题《药》,省略无尽,寓意深刻。一个“药”字,不仅简明而集中地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尖锐地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更有作者匠心独运的暗示寓意: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急于要治的“病”不光是华小栓们肉体上的有形的痨病,还有整个国民的无形的“精神病”,因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呐喊•自序》)。因此华老栓的人血馒头不是治病的“良药”;夏瑜的个人奋斗也不是治国的“良药”;革命者只有启蒙大众,唤醒民众,唤起人民的意识和觉悟,推翻整个封建制度,毁灭一切封建文化糟粕,建立起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文化理念,才是推翻黑暗社会、拯救国民的真正“良药”。
  作者以“药”为题赋有极其深刻的题旨,可谓著一“药”字而“尽得风流”。总括而言,作为题目的“药”在小说文本里面至少有三层意义:
  1.展示情节。人血馒头不是治命的良药,这迷信的结果,只会使人早日丧生。于是故事由此展开,步步深入。
  2.连接线索.。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也不是良药,救不了社会的病苦,唤不起愚昧群众的觉悟。而一剂苦“药”,贯穿始末,联接人事背景。
  3.揭示主题。要寻找能根治脱离群众这一症结从而真正疗救中国的新药,只有舍此“药”另觅他方。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这里,作者否定了这有形的和无形的“药”,省略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正是只露“冰山”一角的手法。
  药是医病的手段,中国的“医”字本身就包含双重意蕴。如《国语》说:“上医医国,其次疾人。”我们都知道,在鲁迅的内心深处,对“药”本身是怀有极其复杂的情感的,他从小就因父亲的病而奔走于质铺和药店之间,尤其是那些老中医开的奇特的药方,更使少年时代的鲁迅心灵蒙上了阴影。而在本篇中,“药”作为文题和统摄全篇的中心意象,蕴藏着深深的悲剧性情感体验,这一独特意象,暗示着广阔的社会时代内容和深刻的历史悲剧,同时也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社会根源。文中的那味饱醮志士鲜血的“药”,就暗示着中国文字“医”的双重含义,即误用拯救民族危机的志士之血,去医治一个小百姓家中独根独苗的痨病,无辜者被伤害以及民族精华被糟践的悲哀,从而酿成国疾、人病两不治的社会悲剧和家庭悲剧。
  
  二、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
  
  这篇小说的情节结构简明独特,意蕴丰厚。简单勾勒如下图:
  
  双线连接、交织的人物:康大叔
  双线连接、交织的事物:人血馒头
  
  两条线索通过刑场、茶馆、坟地等场景由连结到交织,最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场。作者把明线暗线交织在一起写,相互彰显,既使情节集中,结构严谨,又很好地突出了故事全貌。
  [情节的开端]明线写华老栓买“药”,暗写夏瑜牺牲,暗示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被群众所吃;
  [情节的发展]明线写华老栓夫妇煨“药”和华小栓吃药,暗写革命者夏瑜的血被吃,预示着华小栓的悲剧命运;
  [情节的高潮]明线写刽子手和茶客们谈“药”,暗写革命者在狱中的英勇斗争,暗示夏瑜的身份和牢中的斗争精神。同时,这一部分人物最集中,把不同人物都清晰地刻画出来了。在这么多人物中,竟然没有一个略表同情的,作者从深沉的悲痛中暗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革命者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克服脱离群众的弱点,发动群众起来共同斗争,这样才能推翻黑暗社会,这对于革命者无疑是一剂良药;
  [情节的结局] 明写夏四奶奶和华大妈上坟,暗写革命者死后的寂寞与悲凉,暗示“华夏”民族悲剧的原因——两位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究竟因何而死。这是怎样的悲哀呀!一个为革命献身,母亲不理解;一个被愚昧吞噬,母亲不明了。作者用暗示法设计了一条暗线,大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如果单写华家的故事,只能反映当时群众的愚昧落后;如果单写夏家的故事,只能赞扬当时的民主主义革命者的斗争精神;而用明暗线索结构则说明了革命者只有唤醒民众,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才是救治民众、救治社会的真正“良药”。从而使小说主旨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能引发读者进一步思索深层的寓意。
  这一匠心独运而又具有如此丰富暗示意义的情节结构,犹如一座缓缓移动的“冰山”,宏伟扩大,层层推移。《药》巧妙抓住了一些典型的情节,暗伏大事,自然地暗示出一些重大的故事情节,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张力阔满,读起来回味无穷。
  
  三、人物符号的巧妙意蕴
  
  1907年,光复会的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地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女士也被人告发而被捕,7月15日于绍兴城的“古轩亭口”被杀害。一般认为这是小说《药》的创作背景。
  鲁迅对他们的被害很是悲痛,同时又结合自己的经验,深感人民不觉悟;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空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包括用恐怖手段)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革命是不会成功的。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鲁迅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五四运动”前夕,1919年4月25日写下了小说《药》,作者以爱憎分明的感情,塑造了几个不同类型而暗示意蕴特别深刻的人物形象,揭示了那个时代的主题,犹如黑夜霹雳,振聋发聩。
  笔者所谓人物符号,主要指对小说人物姓氏的理解和人物形象意义领悟。
  单从小说人物的姓氏上看,其暗示意义就非同一般:华夏两家,合称“华夏”,《书•武成》疏云:“华夏为中国也。”原来,鲁迅将“中国”这个古称“华夏”分别作为两户人家的姓,巧妙独特,既显示了他们之间合二为一的亲密关系,又揭示了他们之间一分为二的隔膜状况。中国那个时候就那样子,辛亥革命脱离人民,而人民落后不觉悟。但如果不是为着暗喻中国,“秋瑾”勿须叫“夏瑜”,华老栓一家不一定非姓“华”不可。
  而小说的其他人物也各有代表意义(举4人例析):
  
  华老栓——应该说勤劳善良是他性格本质的一面,但作者同时毫不留情地展示了其另一面:愚昧麻木!想想都使人感到怵目惊心。用人血馒头治病是一种迷信,他却深信不疑;他对人血馒头的来历毫无知觉,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小说一再暗示他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对凶恶的刽子手即敲诈他的骗子康大叔,毫无认识只知惟命是从,结果上当受骗,人财两空,确实令人同情;同时愚昧麻木得又令人憎恶。华老栓分明是当时社会中一部分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