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作为闯入者的阿Q
作者:北 乔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阿Q 深知自己的处境,但没有选择在虚幻中回到故乡,而是总想加入到某一个圈子中,让自己可以安身立命,逃离四面受敌的煎熬。所有与阿Q一样的漂泊者,都有这样的冲动和实在的行为。进一步说,这大概是人类共有的生存状态。往小里说,我们探头探脑地窥视这世上的一个又一个圈子,想尽一切办法企图成为某个圈子的圈中人。往大处说,文化与文化之间总是闯入与防守的关系,彼此又具有双重角色,既想坚守自身的文化生命,又想闯入他者文化的空间。
阿Q这种力图想进入某一文化空间的欲望,赵太爷是清楚的。阿Q在城里得了一些衣物回到未庄后,赵太爷想向他买些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阿Q,听说你在外面发财。” 赵太爷抓住了阿Q的软肋,在未庄说外面,就等于把阿Q纳入到未庄,宣称未庄接受了阿Q。这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套近乎。
阿Q想参加革命,其实也是想成为某一圈子中的人。他对革命本身并没有兴趣,他根本谈不上是不是革命者,更不用说是不是完全的或真正的革命者。他痛恨革命者,是因为革命者对他产生了威胁,同样是一股挤压他生存的力量。他想当革命者,也只是看到了革命者可以顺利地进入未庄这样的力量。只可惜,对于革命者而言,他同样是个闯入者。对此,他是极不服气的。当他被误当成打劫赵家强盗抓走后,他反复抱怨的就是那帮人没有叫他。就连打家劫舍的人都不愿意接受他,这让他十分的恼火和沮丧。这样说来,阿Q是一个被所有世界抛弃的人。
阿Q是个有思想的人。那浸润浓厚哲学品质的“精神胜利法”在被人们讥讽的同时,又被奉为应对生活的葵花宝典,流传至今,还必将延续下去。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
阿Q骨子里还是传统的,生命里沉淀的是本土文化。假洋鬼子,已经披上了西方文化的外衣,是本土文化的背叛者,更是打着西方文化的旗号在本土招摇撞骗的人。所以,他特别痛恨假洋鬼子。这实际上也增添了他对未庄人的不满,他不管怎么说,还是中国文化的坚守者,可未庄人看不到这一点,对他比对假洋鬼子还看不上眼。在这里,阿Q认为自己与未庄人有着同样的文化性情,而假鬼子是另类人,是未庄真正应该拒绝的人。阿Q忘记了一点,支撑乡村世界的,除了传统文化,血亲也尤为重要。更为准确地说,血亲是最根本的。没有血缘关系,你与未庄文化再相通,未庄人也是不认你的。假洋鬼子再假,他与未庄有着天然的血亲啊。
阿Q的传统思想,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文化因子被激活后,他就做了惊人之举。一直以来,人们总是说阿Q调戏了吴妈。可在我看来,这对阿Q是不公平的。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阿Q跪着对吴妈说:“你嫁给我吧!”那该是一个真诚的求婚者吧,而他是说了“我和你困觉”。他将婚姻中传宗接代的这一实质过于直接化,且不加掩饰地表露出来。他没有考虑未庄人的语境,没有学会以最为妥当的方式表白自己。我们可以不认为他勇敢,但至少他错在只是没有以未庄人的言说方式向吴妈求婚,只顾着自己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出来了。其实与那些表面上满嘴仁义道德,暗地里男盗女娼的人相比,阿Q是诚实的,是透明的。当然,这也恰恰说明,阿Q与未庄人是有区别的。
其实,阿Q内心也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只是他的思想不是未庄式的,也非革命者式的。细究起来,阿Q是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杂合了许多时代性的甚至是超时代的思想。当然,他这样的文化体是浑浊的,变数太大。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映射了当时社会的许多人,可能还指涉了那个时代多种文化的生成、变幻与弥漫。
阿Q虽说是一个外乡人,怀揣的是外来文化,但如果他有强势之力,那么至少表面上还是可以让未庄人接受他的。假洋鬼子是个例证。阿Q有了人家想要的东西,做过小偷了,想革命了,这些都是力量的体现。而这时候,未庄人都会让他三分敬他三分,表现得像一家人似的。
只可惜,阿Q的力量是渺小的,不足对未庄产生大的影响,只能是如石子一样在未庄这条河溅起一些小小的水花。无论是一种新生力量还是一种外来文化,如果像阿Q这样的软弱无力,那么其命运终将会与阿Q一样。
未庄是一个有着自身文化、相对封闭的世界,就如一个圆一样。圆,是地理性的,更是文化性的。《说文》说,圆,全也。《吕览审时》说,圆乃丰满也。《康熙字典》说,圆即圆满、周全、完备等之意。圆性品质,是中国乡村的文化核心,进而也是中国文化的肌理。阿Q的进入,破坏了这圆的完整性,那么Q就极具象征意味。一个O因为他想闯入,便成了Q。阿Q就是O上的那一撇,闯了,但没有完全的进入。阿Q肉身的离开,就像将Q上的那一小撇抽去一样。只是,曾经受过干扰的未庄再也不可能回复到昔日的宁静与周圆。阿Q的肉身是没有这样的力量的,真正波动未庄的是作为文化体的阿Q。遭受了外来文化侵蚀的未庄,再也不可能是以前的那个未庄。因而,阿Q最后的那个圆总是无法再画圆画合缝了。当然,何止是未庄,未庄只是一个缩影,一个代表而已。
未庄,当是未来的村庄吧。
当我们认同阿Q是一个闯入者,未庄不只是一个村庄时,《阿Q正传》的内涵应当更为饱满,由此指向的鲁迅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叙事自然也更为丰富。
如此一来,《阿Q正传》的象征意味,不由得不令我们震撼。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小说学会、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