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
作者:蔡雪妹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其三,诗歌语句的浓缩性造成解读的分歧
语言精炼是诗词重要特点之一,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形式便是语句的浓缩性。在中国古诗词中,缺失主语、采用典故、频繁类比等手段都可增强诗词语句的浓缩性。先说缺失主语,它往往造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结果。如《春江花月夜》的最后一段,“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主语颇有争议,读者既可理解为第三人称“他”,又可理解为第一人称“我”即游子,也有人理解为思妇,以上都为思妇所想。事实上,此处以“我”为主语,应属于本诗的“正误”,诗人张若虚借明月“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来抒写人生从“出生——成长——成熟——衰亡”的循环,充分体现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深切感悟。而以“他”和“思妇”为主语,则属于本诗的“正解”,因为这首诗中处处都有游子、思妇的深挚之情、纯真之爱。
又如张继名作《枫桥夜泊》中“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江枫”,人们“望文生义”,常常把它解释为“水边的枫叶”,也许考虑到苏州寒山寺外没有长江,故称“水边”。这与事实并不相符。事实上,这里的“江枫”指寒山寺外的两座桥,即江桥与枫桥。句中省略定语“江”和“枫”的中心语——“桥”。“江枫渔火”实指此两桥下的渔火,与“火红的枫叶”无关,更与长江无关,但由于这一省略,遂成误解。这应属于解读中的“反误” 现象。
李商隐的《锦瑟》解读者不下百人,重要的异说也有十多种,常见的如悼亡说、伤世说、爱情说、诗创说等等,这种“多元解读”局面的形成是由于诗中用典冷僻繁复,而且比兴手法俯拾皆是。就以较有代表性的两种解读来看,它们对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解读各有侧重:“悼亡说”认为,前句写欢乐时光的短暂,它的光华如同珍珠,但瞬间即成泡沫。后句用《搜神记》中紫玉与韩重的传说,写自己想再见到(或梦见)妻子,可妻子就像紫玉那样,一拥抱便如烟消散。而“伤世说”则认为,前句写明珠弃于沧海,隐喻自己的抱负得不到施展的怨恨。后句写深山藏玉,暗示自己的才华被压抑和埋没,只有诗文得到了世人的欣赏。这两种解读都应属于“正误”现象。
其四,文言词的多义性导致理解的多样化
如杜牧的《山行》,其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句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坐”字的不同含义,人们的理解有了高下之别。在古代汉语中,“坐”有五义:①古人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叫做“坐”。②座位。③因犯……罪或错误。后有入罪、定罪之义。④因为。⑤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⑧绝大多数人都把“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解释为“因为”、“由于”,此解于诗意并无大碍。但亦有人认为,若将“坐”字释为“坐禅”之“坐”,则更切合诗人思想实际和本诗的深层内涵。顾彬先生认为,“将‘坐爱’解释为‘坐禅’,可使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更加丰富一些。”在一定意义上说,杜牧的“坐爱枫林晚”与王维的“坐看云起时”颇具异曲同工之妙。这一解读颇有创意,当属“正误”现象。
又如李白《峨眉山月歌》中“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一说此“君”字,指代“峨眉山月”;诗人另一首《峨眉山月歌》中有“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之句,这样“思君”一句就成了倒装句,意谓因出渝州而再也见不到峨眉之月了。另一说则解“君”为诗人之友人。可引苏轼《送人守嘉州》为据。苏诗中有云:“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各有所据,两说虽皆可通,但一为写月,一为思人,意境有天壤之别。
诗词鉴赏的结果不外乎三种。一是“正读”,二是“误读”,包括“正误”和 “反误”。“正读”现象让人欣慰,而“误读”现象应区别对待,不可盲目否定,也不可全盘肯定。
我们承认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同时,应把握审美鉴赏的共性或客观标准的存在。我们必须意识到“诗无达诂”中还有“诗”在,“空白”之外还有“文本”在。文本中已经写出来的部分其实是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暗示或提示”,这正是对“个性化”阅读的一种规范。多元解读不是乱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还是哈姆雷特,不会把他读成李尔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也不至于把她读成薛宝钗。但是还是可能有人越界。其一,是对多元的误解,认为怎么读都可以。其二,是有意的解构,脱离文本任意读。其三,是读时由于种种的原因(包括前理解水平在内),导致越界了。这三种都是不以作品本身为依据,或者没有真正进入作品的吸引中心。⑨说诗、赏诗一旦脱离作品的整体性随心所欲、随意发挥,就可能落入“蔓延的相对主义或感情用事的唯我论”⑩。如有人新说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首,是表现主人公新婚幸福之心态,结合温词其他十余首《菩萨蛮》乃至其整个作品来看,此说都难以令人信服。再如唐诗人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有人曲解诗中的“信”乃暗指“性”,即所谓一语双关,这完全是信口雌黄了,是典型的“反误”现象。
总之,为了有效地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在诗词鉴赏中,我们提倡“正读”,欢迎“正误”,反对“反误”。对“正误”不仅不能批评,还要鼓励;对 “反误”要宽容,但不可纵容。即允许读者犯错,但对阅读中的错误不能不置可否,更不能无原则地鼓励,倡导用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品读文学作品。
作者系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①⑤[清]谭献:《复堂词录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②③④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⑥[清]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齐鲁书社,1991年版。
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⑧萧涤非、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
⑨赖瑞云:《混沌阅读》,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1页。
⑩ 小威廉姆•E•多尔: 《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