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流水青山送六朝
作者:刘 丽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第三句“兴怀何限兰亭感”。晋穆帝永和九年“上巳”日也即农历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与好友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于兰亭“修禊”(临水行祭,以祓除不祥),写下了著名《兰亭集序》。此刻,诗人想起王羲之序文中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之句,不由发出江山如旧,人事全非的慨叹。龚鼎孳在诗中用兰亭之事,以“何限”二字拓开去,最便于展开他的情怀。在三月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龚鼎孳过南京,想的东西可能很多,“兰亭感”中蕴藏的不仅是情事、雅集事,还有国事!在这里,他和倾心已久的名妓顾媚风流缠绵,在这里,他与当日复社友人的谈酒论文,如今风景如旧,人事已全非,明清易代后,当日的复社好友阎尔梅等成抗清志士,好友余怀以选择遗民终生,昔日的欢会已风流云散,今日的自己已成为大节有亏的贰臣,这一切怎么不令人感渭呢!
结句,也是这首诗中最精彩的句子。“流水青山送六朝”,江山依旧,人事全非,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金陵先后送走了孙吴、东晋、宋刘梁陈六个朝代,也同样送走了曾建都这里的朱明王朝。如今往事已成追忆,慨叹青山流水今尚在,六朝已一去不复返,也暗伤南明王朝的一去不复返。“流水青山”取自明杨慎词“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其意在婉约地表达了对故国已成往事的无可奈何的痛惜怀念之情。如今曾建都这里的六个王朝连同南明都匆匆地过去了,只有流不尽的长江水和巍峨的紫金山还依旧,它们亲眼见证了六朝及南明的兴亡,作者在这里陷入深思:这流水和青山,还将送走多少个王朝呢?一位西方思想家说过,懦弱而有良心的人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明清之际的一些贰臣文人就是这样一些人。如吴梅村曾自称自己为天地间一大苦人;而龚芝麓在诗中则屡称自己为“恨人”。他在《赠丁野鹤》诗中云:“江山如此恨人留,痛哭焚书向古丘……”再如《和雪堂先生遂初、秋岳舒章秋日书怀诗二首》其一:“恨人怀抱本苍茫,愁对秋云万里长……”《秋怀诗二十首和李舒章韵》其六:“岂必清歌发,时时唤奈何。九秋生事拙,六代恨人多……”龚鼎孳本为情深之子,敏感于人生各种情事,不能无恨,但从以上诗句中可以看出,此恨非指儿女之恨,而是“江山如此”之恨,山河易主之恨,是国恨。以此推之,龚鼎孳诗中不仅抒发了家国陵替的沧桑之感,还有深厚绵长的故国之思。
在艺术上,龚鼎孳的这首诗写得典雅婉丽、含蓄蕴藉而内涵丰厚、韵味绵长,既流利清冽富于音乐美,又有风流云散的飘渺惆怅的情怀。唯其如此,才达到钟嵘所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诗品序》)的境界,可说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来曲折有致,耐人寻味,他受到时人及后人的高度赞扬,实在当之无愧。在艺术上全诗句句用典,却贴切自然,绝无生搬硬套之弊,可谓活法用典,活而不死,达到了“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目的。诗中“飘”、“空”、“消”、“送”诸语,看似信手拈来,平平淡淡,实却几经推敲,平中见奇,读来给人一种轻灵飘忽之感受,再兼之语言的清丽流畅,使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龚鼎孳在清初诗坛上是负有重望的人物,是京师诗坛的领袖人物。据《清史稿》卷四八四记载:“自谦益卒后,在朝有文藻,负士林之望者推鼎孳。”郑方坤在《国朝名家诗钞小传》说龚诗“既负宗师重望,而才气又实能笼罩群英”,评其诗云:“其调高以逸,其词婉以丽,其音节响以沉,其托旨也遥深,而其取材也精确。”④吴伟业《梅村诗话》里也说:“孝升于诗最秀颖高丽,声调遒紧。有义山之风。”⑤窃以为,所谓“托旨遥深”、“有义山之风”不外乎指其诗中所蕴含的失路之悲与故国之思,而其表达的方式又都是深隐曲折,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也。龚鼎孳诗表达了亡国降臣真实的心情,所以能引起与他有相同遭遇的吴伟业的共鸣。吴伟业评论龚鼎孳诗中的感情格调说:“孝升之诗,慷慨多楚声,余辄读辄泣,且疑何以至是。”⑥
其实,龚鼎孳的这首诗在当时就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并传诵。王士祯、彭端淑等名诗人都非常欣赏,其中王士祯引用其兄王士樵的话称之为“才子语”。世之论龚鼎孳诗,以其七绝独美,当时甚至有人称龚鼎孳的七绝成就在王渔洋之上,从此诗看,殆非虚美。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06级博士生
(责任编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①沈德潜著《国朝诗别裁集》卷一,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97年11月港1版,第20页。
②转引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1360页。
③朱则杰著《清诗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76页、第79页。
④郑方坤著《国朝名家诗钞小传》,中华书局,龙威秘书本影印。
⑤引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顺治朝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1357页。
③ 吴伟业著《吴梅村全集》卷二十七《戴沧州定园诗集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