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活神仙”丘处机的三首咏物写景词赏析

作者:左洪涛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丘处机(1148-1227),世称长春真人,山东登州栖霞(今山东省栖霞县)人,是金、元之际最著名的全真教道士。自小聪敏,成长以后,日记千言,久而不忘,以后能文擅诗,均赖以自学。他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其道教词是同类中的上乘之作,前人对其评价甚高。其词不但用词典雅清丽,写景咏物更是清新脱俗。然而,包括丘词在内的全真教诗词长期以来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在文学史、诗歌史、词史中也没有它们应有的地位,在宗教哲学的研究方面,就笔者所见,虽然有道教研究的学者对全真教进行专门研究,但对道教词也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笔者的博士论文和博士后论文都涉及金代和元代的全真教诗词,对此有一些感悟和体会。由于全真教和丘处机经历的特殊性,这里有必要对此首先作一些介绍。
  全真道创建于金初,是晚唐以来逐渐兴盛的内丹派道教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而原符箓道教极其凋敝的适宜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该教后来发展成流传至今的道教两大派之一。金世宗大定六年(1166),丘处机加入全真道,次年在昆仑山拜王嚞(重阳)为师,为其七大弟子之一。早期的全真道大师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这是丘词能取得很高成就的原因之一。王嚞去世后,丘氏于大定十四年(1174)西入陕西磻溪、龙门两地,先后独自隐居十三年,历尽艰苦,专志修道。丘处机一生生活在政治局势多变的时代,他不仅是一位文学道士,更是把全真道推向鼎盛的重要人物,甚至还是救世济民的“活神仙”。贞祐二年(1214)秋,丘处机请命招降登州、宁海的反金义军,获得成功,此事使丘氏的声望更加轰动远近,宋、金、元三方皆欲结纳丘处机,金宣宗、宋宁宗先后遣使来召,但丘氏均未应命。他看准了蒙古人早晚入主中原,也风闻蒙古军队的残暴,认为倘若能说动成吉思汗,制止杀掠,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丘氏测度形势,唯应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请,于元太祖十五年(1220)春率十八弟子从山东出发,于元太祖十七年(1222)到达印度大雪山之阳(今阿富汗境内),行程万余里,丘氏时年74岁。成吉思汗待之甚厚,不呼其名,但称神仙。太祖深契其言,曰:“天锡仙翁,以寤朕志。”次年二月东归时,元太祖下诏尽免全真教赋税差役,命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丘氏本人和全真教得益最多,可贵的是他利用这种特权,做了很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元史•丘处机传》称:“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虞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其有恩于民由此可见一斑。在元代樗栎道人《金莲正宗记》即有一段话云:
  
  仆尝游燕台,见三人相与论丘仙翁之功德。其一人曰:“我以为,磻水溪边七年苦志;宝玄堂上数载流光,炼金丹太药之基,种火枣交梨之树。出神入梦,干地回天,此功德之最大者也。”其一人曰:“非也。我以为修宫立观,传教度人。开全真七朵之莲,种无影三花之树,受簪冠者半天下,谈道德者匝世间,无人不饮于重玄,有物尽沾于至此,此功德之最大者也。”其一人曰:“乃二公之所说,见其小不见其大,得其粗不得其精,取泰山之半拳,拾邓林之一叶也。我则以为,当时蒙古锐兵之南来也,饮马则黄河欲竭,鸣镝而华岳将崩,玉石俱焚,贤愚并戮。尸山积而依稀犯斗,血海涨而仿佛弥天。赫然若雷,无赦如虎。幸我长春丘仙翁,应诏而起,一见而龙颜稍霁,再奏而天意渐回。诏顺命者不诛,许降城者而免死。宥驱丁而得赎,放虏口以从良。四百州半获安生,数万里率皆受赐。……救生灵于鼎镬之中,夺性命于刀锯之下。不啻乎百千万亿,将逾于秭穰京垓。如此阴功,上通天意,固可以碧霄往返,白日飞升。又何用于九转丹砂,七还玉液者也。”
  
  由此可知,丘处机在金元之际拯救了许多中原民族生命文化劫运,其对民族文化的贡献功绩甚伟。从历史的观点来说,姚从吾先生称其为“民族大救星”。丘处机是全真教中仅次于王嚞的功臣,后人常将他与王嚞相提并论,谓“是教也,源于东华,流于重阳,派于长春,而今而后,滔滔溢溢,未可得而知其极也”(《道藏》,第3册)。王嚞七大弟子去世后,以丘氏为祖师的龙门派势力最为强盛。对于这样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其生平、思想和诗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丘词收入《磻溪集》,该书主要是丘处机居磻溪、龙门修道时所作。后由其门人编辑结集,共六卷,明《道藏》收入太平部。当然,道教词由于主要用于道士们修身养性、传道布教的需要,很多词的文学性不太高,有不少是“炼形服气,怪诞不经之语”。而丘处机的作品因具文学艺术的价值,所以在专门汇集文学作品的历代词选丛书中,他是少数能入选的道士词人之一。他的词集除见于今本《道藏》以外,尚收入于朱祖谋的《彊村丛书》与陶湘《景刊宋金元明本词补编》。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收入丘氏词作的全部内容,该书“据影印金本及道藏校补朱本”,又据相关书籍增补了十九首,这样一来,丘词被唐圭璋先生搜罗殆尽,故本文引丘词以《全金元词》为主,对丘处机诗清拔淡雅的风格作出肯定的评价。以下对其咏物写景词进行分析。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这是一首咏梨花的作品。此词表面上虽是咏物——梨花,实则是作者借不食人间烟火的梨花,以寄托自身的超尘拔世之志。上片写梨花开放的时间、风姿、周围的环境。前两句点出梨花开于晚春的寒食节前后,“春游浩荡”表明是芳草萋萋、漫天飞花的暮春季节。“白锦”二句,以白锦和白雪比喻梨花的洁白无瑕与香花烂漫的盛开模样,反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象真实而鲜明。“静夜”至上片末,写梨花开放的环境,暮霭沉沉天地阔的静夜里,梨花悄悄地绽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中。“冷”字,生动地烘托出宁静、微寒的夜景,使读者想到曹雪芹的“冷月葬花魂”。人间与天上都溶浸在皓月与花色交织而成的氛围中,月光皎洁、花似雪明,给人一种高洁、脱俗的感受。下片前三句用典,继续以“天姿灵秀”的姑射真人来比喻梨花,《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这三句就是用这典故,这位神人,修养已经达到神化难测的境界,暗写梨花的冰清玉洁与静若处子的仙姿。“万化”诸句写作者的体会与想法。由上句的“神人无功”,这位藐姑射山神人虽有大功,却无意于求功,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志向;作者又由梨花的清高绝俗、不与群芳同伍,感慨世俗之人未能欣赏,就好像俗人对作者的清高傲骨未能赏识。毕竟,世人多醉我清醒,这种不食人间烟火、超尘拔世的清凉境界,也只有能进入洞天福地修行的有道者,才能心领神会。此词虽是咏物,实即咏自己,这正是文人咏物词的寄寓手法。此词把梨花独特超群的气质,写得生动鲜明,让人有清新脱俗、灵秀异常的感觉,虽结尾不免落入谈道论教的范围,但仍不失为一首佳作。词人所选取的歌咏之物,往往是个人内在性情与艺术风格的表征,因此丘处机歌咏浩气清英、仙材卓荦的梨花,可以看出其清新脱俗的风格、灵秀异常的神人气息,而表现于作品中,则呈现了清拔脱俗的风格特色。
  此词是丘处机词作中的上乘之作。明代学者杨慎在《词品》云:“丘长春咏梨花[无俗念]云(词略)。长春,世之所谓仙人也,而词之清拔如此。”清代学者冯金伯《词话萃编》引《竹坡丛话》云:“有好事者问丘长春曰:‘神仙惜气养真,何故读书史作诗词?’曰:‘天上无不识字神仙。’丘有咏梨花[无俗念]词,极清拔。”香港学者黄兆汉先生说丘处机:“咏物词中写得最好而又最为人所传诵的大概是《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笔者也认为,此词与《无俗念•枰棋》,同为丘处机咏物词中最优秀的两首作品。丘处机于群芳中,最喜爱梨花,《磻溪集》卷三有《武官梨花》五言长篇一首,也写得很好,附录于下,读者可与《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一起欣赏,原诗为:“白帝离金阙,苍龙下玉京。地神开要妙。天质赋清英。色贯银蟾媚,香浮宝殿清。参差千万树,皎洁二三更。艳杏无光彩,妖桃陪下情。梅花先自匿,柳絮敢相轻。最好和风暖,尤佳丽日晴。游人期放旷,羽客贺升平。未许尘埃染,常资雨露荣。郭西传旧迹,山北耀新声。烂熳莺穿喜,扶疏鹊踏惊。琳宫当户牖,芝室近檐楹。绰约姑山秀,依稀华岳精。会看年谷熟,普济法桥成。”(《武官梨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