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隔着距离阅人阅世
作者:郭媛媛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三、表达了作家宏大深邃的理性认知
文学不是哲学,是呈现而不是回答。但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作家,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之外,李彦还是将自己的思想光点,尽可能地照耀于所述所写上,表达出她的认知及判断。李彦在《嫁得西风》中,于“和而同”的文化架构上,传达了对生命“别而异”的诸多思考,探讨并表达出自己对关涉文化、社会、人生等形而上问题的观点与认识。
作品的特质从来与作家的个性气质有直接的关联。作家的感性,为作品带来生动与感情充沛的特点,理性的作家,则让作品晕染上一定的思辨色泽。相对于感性,李彦无疑属于理性特质较为明显的作家,即使经历移民过程必然面对的颠簸、跌宕,新旧文化、社会定位、认知的辗转影响,小说中已经没有新移民作家还在惊魄初定时的夸张和慌忙。跨越东西方文化,身历人生境遇的瞬息差异,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生存,让李彦获得的是广阔而深入的思维视角。另一方面,对于一个曾经在大陆泛政治化环境中长大、成熟起来的文化主体,其血脉中必定留有供养其成长的时代和社会的塑形成分,比如国家、民族的观念等。身为女性作家对同为女性的同胞,更能贴近体察并思考。综合以上种种,李彦的作品,不仅有作家本人的理性特质,还明显表现出对同宗同源的华人女性,在历史和现实造成的迥异意识形态化后,于加拿大重新聚合时的表现、面貌及状态的关注。大陆与台湾的女性,终于在西风起的黄花地,殊途同归地面对了同样的时空与社会,于是,小说的故事发生了。李彦首先注意到来自大陆与台湾的女性的不同处,再深入社会与文化的肌理处,探究有关女性的社会角色、分工、地位等问题的究竟,最后回归到对两性本体意义的探询上。
在小说生动、形象的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中,有许多对华人女性特点与形态的捕捉、描摹。比如小说分析了养成两岸女性不同文化气质的原因。认为台湾女性的气质养成,“是在没有过多压力,无需太多担忧的社会环境里自然而然陶冶出来的”。大陆女性的独立与强悍,源自于社会与时代的塑造:“时代营造了我们这样一代女人。土高炉里炼出的废铁,恐怕也难恢复成原来的模样。”小说中还表现了元慧和小仪围绕着子雄建立的“妻妾共处一室”的场景。两个女人尴尬的处境,得到了充分的揭示。李彦是一个有主见、很会讲故事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没有失在理胜于形上:从不会越过小说的形象层面,成为小说万能的上帝出面代言。当言论在喉不吐不快的时候,她能较好把握小说的节奏,借助合适的形式予以表述。比如,她借人物夏杨——一个大陆来的高知女性的口,发出符合人物身份的议论:“这种妻妾同堂的国粹,应当是距离现代生活极为遥远的东西。”“可是,不管今天的社会以多么快的步伐在前进,这种国粹却顽强地生存下来……”另外,对于“长期在组织的安排与指挥下工作的生活,一旦没有人替你思考,替你做决定时,倒像猛然间断乳的幼儿般,惶惶不知所措”的表述,都体现了李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事物及现象敏锐而犀利的洞察力和思考力。
李彦是积极入世的女作家,她让自己的作品不仅关注社会、文化问题,还在思考、认识上,显见力度与广度。对两岸女性社会角色与地位问题的对比,是小说屡次提及的方面。李彦认为:“大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地位,要高于台湾女性”,“主要是她们和男性共同支撑家庭的经济地位决定的”。她注意到“海峡两岸的妇女运动,发展的方向是截然不同的”,认为“许多台湾女性长期以来生活在传统赋予的家庭主妇角色中”。她们渴望的是“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自由与权利”,“而大陆的女权主义者们如今争取的,是重新成为女人的自由与权利”,并进一步指出大陆女性要摆脱“女人中性化,甚至男性化”,是想“从社会走回家庭”。她发现也道出了两岸女性社会角色定位上的真实错位。这些有见地的议论,使作品显现出思考的力量和思想的魅力。
作品的更深入之处,还在于对人类两性根本特征与区分,对人类社会诸多本质问题的评析、阐发上。比如“丝毫没有自我的东西”的女人,“便只能将她的人生目标,寄托在别人身上,她对他人的奉献牺牲,恐怕也是别无选择,不得不如此罢了”;意味深长地注意到“有学识、有教养、风度翩翩的女教授、女主任、女院长”,几乎都是单身,而男教授“都有令人称羡,美满幸福的家庭”;认为“信仰一种宗教”其实是“人到中年以后,面临衰老病死的痛苦”而求“心灵上的快乐平和”的一种手段;对“求生存可能就是平庸的”个性化的阐释,等等。李彦带着敏锐和多思的心,对人类、人性、社会、文化、两性等宏大命题,时刻注意观察、思考,从而使作品能够超越地域、时代、世代的藩篱,而到达更多的读者,获得更广泛的认知。
移民的时空挪移,文化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等的错位、重建,会削薄甚至毁灭一个脆弱的主体,但是却能给内心强大的主体以新生和广阔的成长、发展空间。两者间,加华作家李彦当属后者。从小说《嫁得西风》中,我们可以读到这样的信息:主体在一种从容和果敢的位置,在历史的时间、地域的空间、文化的距离、社会的差异,尤其是作家与作品描摹对象的心理站位间,有着开阔的胸怀,敏锐而广阔的涉猎和孜孜以求的思考与见解。她已将目光与视野向更多、更广、更深、更宏大处聚焦、渗透。文学是写不完的,人性是描不尽的。《嫁得西风》通过精妙的网式结构,用形散而神不散的叙事模式,通过形象的捕捉与塑造,描述出一群华人女性的人生悲歌,并且结合广泛而深入的理性阐释与体悟,创造了华文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佳构。
郭媛媛: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博士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传播系副教授,现从事海外华文文学和传播学研究工作。出版著作《阅读少君》,发表《絮语中的雍容与超越——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闲适小品论》《读汪应果、赵江滨〈无名氏传奇〉》《边际定位与跨越》《后现代文化快餐》《立体空间中的女性悲悯——评法华作家鲁娃〈女儿的四季歌谣〉》《蹦极澳洲的中国骑士——刘奥论》《爱情是人生复杂的境遇——美国华文作家陈谦小说论》《因为一双真善美的眼睛——美国华文作家刘於蓉〈美国女子监狱纪实〉评》等数十篇华文文学研究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