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在虚幻与真实中审视现代人的心理

作者:廖丽霞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二、叙事时间的倒错制造的心理刺激
  
  《寻枪!》围绕马山发现枪不见继而寻枪到找到枪,整个故事就围绕一个“寻”字,它跟时间发生很大关系。叙述时间是在叙述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经过对故事的加工改造提供给读者的现实的文本秩序,它是作家的一种重要的叙述话语和叙述策略。
  法叙述学家托多罗夫将丰富立体的故事时间与直线形态的话语时间的关系称为叙事时间,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差异造成了小说艺术表达的张力。小说家总是力图打破叙事时间的线性束缚,歪曲故事时间,达到一定的美学目的。
  寻枪这个故事主要采用顺序的叙述方式来叙述,在叙述中穿插了时间倒错、倒叙、预叙、插叙等形式。大大地增强情节的艺术表现力。
  小说中蕴含的许多时间倒错的叙事时序,主要是由“倒叙”和“预叙”引起。倒叙是指对往事的追述,是“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后追述。”③马山去大壮饭店找枪又在水田里摸索弄得浑身泥污后回家这段时间,采用了内倒叙的方式,整个事情的“时间起点是发生在第一叙事时间起点之内,整个时间幅度(从上午离开周长江到下午回到派出所见到韦所长)也包含在第一叙事时间之内,” ④两段故事时间链索出现的空缺,通过内倒叙填补了故事的空白,补充了饭店这个可能丢枪的重要地点,使小说结构更加缜密。
  小说更多地运用了外倒序与补序,对揭示人物心理有很大的作用并渲染了一种迷离梦幻的感受。
  
  一枚炮弹夹着尖利的呼啸声在丛林中爆炸,马山在硝烟弥漫的热带雨林中拼命奔跑……
  曳光弹拖着长长的轨迹在林间穿梭,马山突然身体一震随后朝后直直倒下去,在坡上滚翻了向下,马山径直坠入三四米高的山崖下面……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受伤,不疼,真的一点都不疼,中弹的那个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胸口被人狠狠地推了一掌,我不得不朝后面倒下去。我觉得身体里有些不是血的什么东西从胸口的伤口处喷涌而出,我想那是我的元气,我的灵魂……
  一个人猛扑了上来,压在马山的身上,并急叫:“马山!
  
  这一段叙述文字,与前文提到的殉职场景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时距上分析,都是属于停顿,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的比值无限大,故事时间极力延长,描写时间暂时停顿,有慢镜头或完全大特写效果之妙,把无法说尽而又必须说清的话简单地挤压到了这个停顿的时间段里去,时间流程完全静止。而这里马山没有殉职,甚至没有受伤,只是在文中回忆“老树根”的大哥为掩护他而牺牲的一幕,在全篇中,是作了补叙作用。
  这一段文字属于外倒叙,整个事情的“时间起点是发生在第一叙事时间起点之外,整个时间幅度也包含在第一叙事时间之外”⑤, 给读者理解情节发展和揭示人物心理、性格提供不可缺的信息,还渲染了一种迷离梦幻的氛围。我们从作者的细心经营中知道了马山与何树生的关系,马山对何树生的内疚以及为后文马山迟迟不肯说明失枪而作了心理上的铺垫。
  同时,在这一段如梦呓般的回忆中,我们又看到作者刻意营造的那种压抑焦灼感。与结尾得枪殉职一段,几乎完全一样,暗示了故事结局的必然,似乎暗示了一种须以血还血的冥冥注定。这种内倒叙和外倒叙不仅在现代心理小说中应用得十分普遍,而且在侦探小说等以破解一个迷为核心的小说中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技巧。
  作品中还大量地运用预叙。预叙是对未来事件的暗示或预期,即热耐特所说的“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⑥。预叙的主要作用是设悬念,马山在寻枪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小镇中的人物各式各样的隐瞒、玩弄、帮助、猜忌等等,而且还牵连出更多的相关的或不想关的事情,马山与小萌的初恋、周小刚的假烟厂等都给故事留下大量的悬念和假象,马山周围各个角色周小刚、李小萌、老蒋、镇长等角色的出场都采用预叙,把一种神秘、紧张、焦虑、急迫、扑朔迷离的气氛渲染到极致。特别对卖羊肉粉的刘结巴的预叙,简单的几句话,简单的出场暗示了刘结巴的身份,也给人带来一丝警觉。通过刻意营造人物出场以自然回忆之前发生的事情,来达到对人物、情节、线索等的回顾与帮助理解,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对原本一概不知的故事情节、细节有了逐步加深的认识,没有痕迹地自然过渡,但又在昭然若揭的分寸中进行把握,使故事留有余地,让读者痛苦而又欲罢不能。
  作者在文本中所展示出来的才华是显而易见的,娴熟的叙述技巧和对当代人心理节奏的把握,尤其是对“时间”处理的高超技巧,使文本情节的艺术表现力更强,文本的内涵更加深厚。
  纵上所述,《寻枪!》娴熟的叙事技巧:叙事聚焦的转换和叙事时间的倒错都让人深深琢磨其中韵味,给读者制造了心理刺激并带来了审美体验,精湛地展示了当代人的心理节奏。
  作者系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163.com
  
  ①陆川:《寻枪!》,现代出版社, 2002,北京。
  ②普林斯:《叙述学辞典》,第33页。
  ③热耐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第17页。
  ④罗钢 :《叙事学导论》,第138页第137页。
  ⑤热耐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第17页。
  ⑥《贾平凹文集——寻根卷》霍达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北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