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老人与海》不是赞扬现代人硬汉精神的小说

作者:刘建军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深意之二在于,这部文字不仅表现了人类精英的活动不被理解的痛苦,同样也表明了失败是现代人类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这段话中,多次出现一些“垃圾”意象:如“空啤酒听和死梭子鱼”、“又粗又长的白色脊骨”、“那条大鱼的长长的脊骨,它如今不过是垃圾了,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等。作家写作这些意象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其实老人的惊心动魄的行动,和那些在岸上活动的芸芸众生在享受中所造出的东西(空啤酒听等),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在创造“垃圾”。这样,就突出了老人活动的无意义和无价值。而人生的无意义与无价值,就是人生及其行动的彻底失败。
  有人认为,老人精神并没有失败,因为他后来两次梦见狮子。而狮子是力量的象征,所以,梦见狮子就表明老人精神没被打败,果真如此吗?我认为,正是在这些被阅读者津津乐道的地方,我看到的却是海明威所表现出来的完全不同的思索,即人类的这种“老人”精神,究竟在多大的程度上体现了人的伟大力量和坚定信念。在小说的结尾,作家一直在暗示:老人桑提亚哥一直是在“梦见狮子”。所谓“梦见狮子”,而不是自己变成了狮子,就是说狮子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梦想而已。这使我想起了中国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一首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很多读者把这句诗解释为,一个人虽然老了,但仍志存高远,不甘平庸,渴望战斗。而我则认为,这句诗恰恰表明了作者晚年面对死亡将近,人生风光不再而发出的慨叹或哀叹,它寄托着作者对自身不能再驰骋疆场的悲观哀愁的情怀。马老了,只能趴在槽头,虽有千里驰骋的壮志,却无奋蹄之力;人也如此,到了老年,也只能空有壮怀激烈的济世救危的心性而没有实现壮志的能力。马不老,就会疆场扬蹄急驰,根本不会安于槽头空想;人不老,会用行动去实现壮心,也不用空怀壮志。海明威笔下尽管一次次地写老人“梦见狮子”,但老人桑提亚哥不过是和暮年的曹操一样,也在空发“壮怀激烈”的慨叹而已。所以,“梦见狮子”表现的也是老人壮志难酬、无法再与命运抗争的悲观情绪。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的确在精神上被打败了。他所有的,仅仅是还空有一腔壮志而已。这样,我们就多少能够解释海明威的晚年自杀的原因了。笔者原来认为,海明威1961年自杀,是因为他感到死亡将至,不愿被动等待死亡的到来,因此,他用自杀去主动寻找死亡——自杀正是海明威作为一个“硬汉子”的最后写照。今天我则认为,海明威的自杀,说到底,仍然是他悲观失望的结果。不同的是,他的绝望,是众人对他的行动不理解的绝望,是空有壮志而不能再行动的绝望。
  我并非完全否定老人身上存在着不服输的精神,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他的精神远远没有像我们以往解读的那样伟大,那样神圣。应该说,海明威之所以描写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描写凶险的大海,残暴的鲨鱼,决不是要讲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要通过它来表达对人类境况的哲学理解。他用一个现实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反映了20世纪人的精神上的困境,揭示了人和世界永远解不开的矛盾,揭示了人在这种状态下的无奈选择。桑提亚哥的精力和思考正是作者海明威自身对现代人精神困境认识的形象写照。从作品的积极意义上来看,毫无疑问,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反正老人自己要证明自己是个“没有被打败的人”。这也就是说,作家深知人所处的困境是根本无法解脱的。然而,老人不屈不挠,目的不过是要证明给自己看而已——也只能给自己看。所以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评价《老人与海》,表达了海明威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感受。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水涓)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①[美]海明威:《老人与海》,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第104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