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
作者:温儒敏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六、我们久违了的这种雄浑厚重的风格
——艾青的《北方》欣赏
一九三八年二月,艾青因为抗日战争爆发正在中国的北方山西、陕西等地流离,路经潼关之时写下这一首《北方》。诗人通过描写北方土地在寒风、沙雾中的一片肃杀景象,表达了对国土面临沦陷的忧虑、对苦难民众的深深同情。但是在“悲哀”的同时,诗人特别强调这片土地所表现的顽强生命力,他崇敬和热爱这种力量以及具有这种力量的祖国人民。在《北方》粗犷苍莽的气氛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民族战争必胜的信心。
诗歌一共五节,一至三节主要是景物描写。在诗句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莽莽一片失去了生命绿色的土地,在沙雾中失去光辉的太阳,天与地笼罩在晦暗不清之中。这已经给人一种整体的抑郁、苍茫的悲凉感。然后是冻结的村庄、山坡、河岸,在风沙中前行的孤单行人、负重的驴子、惊惶的雁群……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在寒风和风沙肆虐下的北方画卷。要注意的是,诗人并不是单纯地写景。艾青擅长捕捉瞬间的感觉和意象,并且在感觉和意象之中渗入个人的主观情感,从而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这里的景物也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村庄、山坡、河岸是如同荒冢的,行人是呼吸困难的,驴子踏着厌倦的脚步。诗人这样描写景物,是为了突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是如何困难。诗人在题记和诗歌的第一节中两次说“北方是悲哀的”,这些景物的描写就是围绕着这一内心感受而展开的。抑郁、苍凉的景观和诗人的叹息紧密相连,这特别值得细心体会。然而,北方的土地和人民正是在这种寒风肆虐中渴望着生机。这种充满低沉、忧郁情绪的景物描写,为诗歌的后面内容进行了铺垫,读了这三节以后,我们可以先在心里留下一种预设,注意诗人在后面是怎么来转变诗歌的整体情绪氛围的。
第四节一开始又重复了“北方是悲哀的”这一句,这构成了反复吟唱的效果,加重了诗歌的悲凉感。同时这又是一个过渡句,这一节诗歌不再是客观的景物描写,由此诗人开始直接地抒情。为什么北方如此悲哀?自然环境的恶劣是外在的,关键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广大民众,他们承受着灾难和不幸,挣扎在贫穷和饥饿中。读到这里,可以试着体会,其实在前面三节中寒风、狂沙给北方土地带来的恐怖是暗含比喻的。诗人此时因为抗战爆发而飘零,他内心充满了对侵略者的愤怒和痛恨。他不仅同情北方的人民生活在这样的恶劣自然环境中,他更同情他们所遭受的人为的蹂躏和侵略。
诗歌的第五节是最长的,也是全诗的中心和重点。在这一节中,前四节诗歌中“北方是悲哀的”低沉叹息一变为昂扬的信念,全诗进入高潮。诗人五次表达了“我爱这悲哀的北国”的情感。和前面四节诗中重复出现的“北方是悲哀的”形成一种对应关系。前几节诗歌奠定的低沉“悲凉”,因为诗人这种执著甚至有些执拗的情感,在这里拓展为一种阔大的“悲壮”。在阅读第五节诗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诗人的表达,为何偏偏对这片悲哀的北方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说他不诅咒“扑面的风沙”,因为“无垠的荒漠”引起了他的崇敬。因为这种恶劣的环境正衬托了与之斗争的人的高贵品质。诗人所敬佩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顽强精神。几千年以来都和自然相搏斗,为保卫土地,从来没有接受过屈辱。这里还隐含了更深一层的意思。所谓“风沙”、“荒漠”我们已经分析过,在诗中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方面指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另外也暗指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残暴侵略。在诗人看来,祖祖辈辈生活在北方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有着惊人的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的毅力和勇气,即使是死去了也把骸骨埋在这里。生于斯、死于斯,“——这土地是他们开垦的”。诗人其实也在强调,这片土地是生死于此、勤劳耕种的劳动人民的,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他们死了,把土地遗留给我们。”祖先除了给我们留下生存的土地,更留给我们顽强的抗争精神、永不低头的高贵品质。像几千年来为生存、保卫土地而抗争的祖先一样,面临侵略,此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同样不会屈服。诗人又一饱含深情地说:“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他所爱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淳朴的言语”、“宽阔的姿态”。诗人用“言语”和“姿态”借喻中华民族的艰苦不懈、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坚信只要保持这种宝贵品质,中华儿女在自己的土地上,就永远不会灭亡。爱国主义的精神在这里升华,诗人深爱的更是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诗歌的最后一句“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和我爱世界上最艰苦、最古老民族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总体看来,诗歌前四节的低沉、忧郁情绪和第五节所表达的坚持、乐观信念形成对照;加上苍莽的北国风光的描写,整个诗歌具有一种雄浑、厚重的抒情风格。
艾青是自由体诗歌的提倡者,他认为自由诗受到的制约少,适应激烈动荡和变化的时代。《北方》就是艾青典型的自由体诗歌。这首诗基本不押韵,也没有特别地注意字数和行数。最长的第五节有三十八行,而较短的第一节、第四节则只有九行。诗歌中既有一二十字的长句,又有两个字的短句。但是艾青擅长在变化中取得统一、在参差错落中取得和谐,《北方》的诗体看似自由,但是其中采用了有规律的排比、复沓。如“北方是悲哀的”、“我爱这悲哀的国土”等句子在诗中反复出现,既突出诗歌的主题,又通过循环、反复,增加了诗歌悠长、苍莽的意蕴。
七、“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读穆旦的《赞美》
《赞美》写于一九四一年底。这首诗比较长,共四节,每一节结尾都用“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一句收束:可以理解为这就是全诗所表达的感情与信念的核心。但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承载着非常丰富复杂的含义;诗人通过鲜活具体的体验和想象去体现这个信念,引发深远的思考。阅读时注意把握诗中的意象,也就是那些饱含情感体验的具体事物的形象,体会多个意象的并置所形成的情感氛围以及诗人的冥想,一层层去品味,去理解。
第一节是整体感悟,是对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整个印象的呈现,当然,这是带着诗人独特体验的印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开的。开头六句如同电影的长镜头,掠过河流与草原,土地和村庄,展现那种开阔、寂寞而又荒凉的景象。其中“底压的暗云”、“呼啸着干燥的风”、“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和“忧郁的森林”等意象,共同酿造出广袤、悠远和沉郁的氛围。这是对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的那种直观的整体感觉,有些惝恍迷离,说不出的那种丰富和深邃。你可以使用诸如“伟大”呀、“悠久”呀、“苦难深重”呀、“勤劳勇敢”呀这一类常见的词语,对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做出一些概括,但这只是理性的概括,不容易让人感动;而像《赞美》这种用独特体验的意象群所形成的“感性的整体呈现”,就能让人“进入状态”,调动感官体验与想象,甚至能唤起某种莫名的怅惘、冥思和感动。阅读全诗都要注意这种特点。
第六句“无数埋葬的年代”是个复合意象。“年代”是指历史,“无数”意味久远和沉重,“埋葬”这个词能唤起寂寞、悲哀等感觉。现代诗歌常有这种把复杂多层的感觉或印象叠和、融会在一起的写法。从这一句起,把读者引入对历史的体验,拥抱历史。其中“说不尽的灾难”显然是对民族命运的感慨,但同时又有“爱情”、“鹰群”、期待着热泪的“干枯的眼睛”,以及在地平线上爬行的“行列”等等,乍一看似乎有些乱,不同质感的事物凑到一块;其实就是要用这组意象群表达出复杂的历史感:不光是痛苦与哀伤,也还有那对自由、幸福的艰难却执著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读出某种在苦难面前要扬起的信念与力量。
后面八句把那种对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感觉再做一归拢。先是叠用诸如“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满山的野花”、“骡子车”、“槽子船”之类意象,调动各种不同质感的体验来整合对祖国的印象。接下来,将这一切感觉与印象都集中到一点,就是对底层人民的观察与同情:这是“屈辱里生活”的“佝偻的人民”!显然,同情中又带有惋惜和悲哀。诗人感觉中情不自禁要用“带血的手”与人民一一“拥抱”。“带血的手”意味着苦难,也意味着这是一种彻骨的感情,是与人民患难与共的深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