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沈从文散文的语言形态与结构艺术

作者:陈 非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然而,沈从文的散文语速也并非总是这样“缓”,也常有扬帆飞渡的时候。当他目睹湘西在历史巨变中百业凋零、民生维艰的落寞景况时,总生发无限感慨。但他不谴责,不控诉,不批判,而是拉直了百结愁肠,把一腔怜悯和无奈,失望和忧郁,化为大段抒情独白,一泄而出。清词丽名如点点风帆,“不着一点气力,‘轻舟已过万重山’”⑦。
  
  二
  
  在结构艺术上,沈从文常用的方式有下列五个方面:
  一是点与线链接。《湘行散记》以还乡历程为“线”,以小船停泊处为“点”,点线相连,徐徐展开一幅幅湘西风情画。“线”延展的是长度与宽度,“点”开掘的是深度与力度。作品以“我”的还乡路线为中轴,“我”从常德乘车临桃源买舟上行,经沅陵,过辰州,穿越无数急流长滩,目睹大小数十码头,最终抵达出生地凤凰。一路写来虽然是生活实景的再现,但从艺术处理看,更是一种刻意的选择和框定,把湘西这样一个辽阔、纷纭、琐碎、千头万绪的社会,规约在特定的时空连线中,以“我”为视点,或描或叙,或议或叹。随着一个个小船停泊地渐次出现——桃源、鸭窠围、杨家咀、箱子岩、辰溪 、泸溪、辰州……这“点”与“点”的累积乘加、互通互融,终于缀珠成链,片羽成翼,叠阁成楼。于是,湘西的山河岁月,人伦物态,风情流转,如锦屏彩幛,纤毫毕现地呈在每个读者视野中。
  而《湘西》则以地理方位的迁移——由边缘向纵深转换为叙述线,将常德、沅陵、辰州直至湘西腹地凤凰连成一体。前后次序虽与《湘行散记》相同,但幅员要辽阔得多,远远越出了沅水两岸。每个“点”的切入视角又以张显地方特色为重点:从常德的“船”,沅陵的“人”,白河流域的“码头”,泸溪、辰溪、浦市、箱子岩的风俗遗存,到辰溪的“煤”,沅水上游的民情物产,以及关于凤凰苗人“放蛊”“赶尸”“落洞”等神秘传闻……一一写来,全方位多层次地介绍了湘西近二十县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意在告诉“生于斯,长于斯,将来与这地方荣枯永远不可分的同乡”,“故乡山川风物如此美好,一般人民如此勤俭耐劳,并富于热忱与艺术爱美心,地下所蕴聚又如此丰富,实寄无限希望于未来”⑧。
  二是实与虚互动。在《湘行散记》《湘西》中,有大量“假定”的场景与故事。如《鸭窠围的夜》近半篇幅是写“我”想象中的人事哀乐:“我把我的想象,追随了一个唱曲时清中夹沙的妇女到她的身边去了。于是仿佛看到了一个床铺,下面是草荐,上面摊了一床用帆布或别的旧货做成脏而又硬的棉被,搁在床正中被单上面的是一个长方木托盘,盘中有一把小茶盏,一个小烟匣,一支烟枪,一块小石头,一盏灯。盘边躺着一个人烧烟,唱曲子的妇女,或是袖了手捏着自己的膀子站在吃烟者的面前,或是靠在男子对面的床头,为客人烧烟。……”“我到船头上去眺望了一阵,河面静静的,木筏上火光小了,船上的灯光已很少了,远近一切只能借着水面微光看出个大略情形。另外一处的吊脚楼上,又有了妇人唱小曲的声音,灯光摇摇不定,且有猜拳声音,我估计那些灯光同声音所在处,不是木筏上的簰头在取乐,就是水手们小商人在喝酒。妇人手指上说不定还戴了水手特别为从常德府捎带来的镀金戒指,一面唱曲一面把那只手理着鬓角,多动人的一幅图画!”(《鸭窠围的夜》)这里所引并不是正在发生的故事。人物、言语、动作、表情,“灯光摇摇”下的种种设施,均是作者依据过去经验所进行的虚拟和想象。而现实的场景是,时当深夜,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身边的船,沿岸一排排吊脚楼,都深隐在黑暗中。而且,小船又限定了作家的活动空间,成为观察的死角,水与岸遥遥相望,没有实际上的空间转换。然而,沈从文的天才之举正在于能将无可写处写得绚丽奇目,在没有转身之地,拓出一片蓝天。他把留存在记忆中的种种影像不着痕迹地切换到现实场景里,过去与当下同在,想象与实景融合。亦幻亦真,亦虚亦实。或以实带虚,或避实就虚;实是虚的支撑,虚是实的升华。就在这虚与实的互补互动中,我们感到时间不断地涌前退后,感到历史与现实在倏忽间的重叠与分解。从而不自觉地引发对历史、生命等终极命题的思索。
  在《湘西》系列散文里,沈从文时常虚拟一个“陌生人”对湘西作种种误解或曲解:
  一个北方人,一个长江下游人,一个广东人(假定他是读书的),从不到过湖南,如今拟由长沙,经湘西,过贵州,入云南,人到长沙前后,自然从一般记载和传说,对湘西有如下几种片断印象或想象:
  一、湘西是一个苗区,同时又是一个匪区。妇人多会放蛊,男子特别欢喜杀人。
  二、公路极坏,地极险,人极蛮。……
  三、……经过辰州,那地方出辰州符,出辰砂。且有人会“赶尸”。……
  四、地方文化水准极低,土地极贫瘠,人民蛮悍而又十分愚蠢。(《湘西•引子》)
  这里为种种域外传闻或荒唐想象设定了一个“替身”和“傀儡”,由此作为“立论”的凭依。随着九篇作品的逐一出现,犹如九扇一一推开的门窗,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将这些“误解和曲解”一一破解,并在破解中展现出湘西的实况。这种以虚引实,以实击虚的招数收到了事半功倍、一箭双雕之效果——破了误解,立了正解。
  三是远与近结合。在《湘行散记》《湘西》里,“十六年前”“十六年后”、“百年前”“百年后”、“过去”“如今”等表达时间远近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作品正是以时间的不断错位与转换,在散文这一弹丸之地演绎出宏阔而又深邃的生活内容。叙事抒情小品,历来被看作是小制作:尺幅山水,一剪风物,点滴情怀。而沈从文恰恰用时间的分割与组接,将远去的风景、近处的百态,溶凝到三五页纸面,既表现出大时代风云流变,又包容了复杂的人生哀乐。时间遗留在湘西的履履屐痕,民族在失血衰萎中的处处伤疤,如刻如镂,触目惊心。对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说,时间无处不在却又处处难寻,远去的岁月总是不断被近处的琐碎所填充,时间这面筛子是如何无情地过滤掉金子或沙粒,我们似乎并不关注。当沈从文站在小船甲板上向回望,时间的印痕竟是如此清晰地由远而近一缕缕逶迤而来,使我们在惊悚中顿感到时光的巨大魔力,它是那么残酷地改变着一切,留下了片片废墟!
  在空间构图上,沈从文更是深得中国山水画的神髓,将远处的山痕,近处的悬崖,身旁的清流长滩,以及飞鸟花树,茅屋炊烟,时常恰到好处地整合在同一个画面里。看似随意点染实则深藏功力。即便是眼前的人事物态,落笔勾描也同样是远近高低层次明晰井然有序。《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中写水手牛保与妓女的“露水恩情”,离别时双方充满缠绵与期待。当牛保从河岸长滩摇摇摆摆向停船处走来时,悬崖高处吊脚楼上妓女的殷切呼叫,山脚长滩处牛保的遥遥回应,“我”身旁其他水手带着几分嫉妒几分不平的咒骂,这些从不同方位传来的声息,将一个开放的、流动的叙述空间霎时架构起来,山、水、人、事,人物的颜容笑貌,甚至隐含在背后的情节,都在这远近格局里聚合碰撞,并在碰撞中绽放出人性的光焰。
  四是动与静相融。沈从文的心灵本质上是善于观察的心灵,也是善于沉思的心灵。《湘行散记》《湘西》便是这观察和沉思的结晶。对一个普通的旅行者来说,山长水远、驿路遥遥往往是沉闷而寂寞的。然而,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却将千里辰河的艰难旅程,演绎成一串生意盎然的“动感地带”,以其入微的观察和精细的捕捉,以“强盗一样好大胆的手笔”“把死的,静的,变成活的,动的,立体的”⑨。一路写来,山形水势,地貌人情;从容的飞鸟,迎人的翠竹;渐行渐远的街市码头,日出日落的云影霞光;远去的帆,近前的人……无不是一派活泼泼的生命场景。即便是“我”容身其间的一叶扁舟,以及舟上的老少水手,也是人事丛结,故事连绵,或惊心动魄,或笑谑生趣。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