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流水中的真性情之爱
作者:苟艳华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吴衙内邻舟赴约》(《醒世恒言》卷28)是一篇以才子佳人为主要内容的爱情小说。故事的男女主人公都出身于官宦之家,一在汴京,一在建康,相隔千里,本无相见之理,但千里姻缘一线牵,两人在双方父亲的赴任途中于船上相遇,一见钟情,遂私期幽会,一发而不可收。整部小说除了吴衙内(吴彦)和贺小姐(贺秀娥)做了一个相同的梦这件事比较神秘之外,其他故事情节的发展完全合情合理,符合生活逻辑。但这么一个看似平凡的爱情故事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写得不仅十分生动,而且幽默逗人、情趣盎然。同时,这也是一个美丽的爱情童话,它未必有,也未必无。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曲流动的音乐,把主人公看成两个爱的歌者,在行云流水般的浪漫中,主题甚至细节连同流动着的场景全被作者音乐化了。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氛围和意味。玩味之后,我们离开别的情爱小说的蓝本,发现了一个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爱情故事。
一般的才子佳人小说多把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高潮着重描写,而本文最核心最动人的情节是发生在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后,也就是他们在船舱中朝夕相处的那几天,作者将此作为重点浓墨重彩地描写。这种情节构思已不同于以往爱情小说的故事设置,即局限于男女双方单纯的传诗寄笺倾诉爱慕相思之情,而很少涉及到双方进一步的了解与熟悉,之后就直接喜结良缘,皆大欢喜。本文虽最终没能完全免俗,仍以大团圆结局,但作者在叙述爱情发展的过程中,其笔触已伸向他们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他们感情的升温和日益深厚也正是在这简单琐碎的衣食住行中。这已不是遥不可及不食人间烟火的郎才女貌之爱,而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伸手可触摸到的饮食男女之爱。
这种由男欢女爱到知己之爱的过渡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从时间方面来说,双方要有充足的时间来接触与了解,在逐渐熟悉的过程中,双方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分歧与冲突才能得以磨合和适应。从空间方面来看,作者设置了种种偶然性的巧合:狂风大作两船邻舟相泊——船中相遇——风平浪静两船相背而去。在这情意绵绵的流水中,作者将他们爱情的滋生地和庇护所牢牢地定在了小小的船舱中。船舱虽小,但“五脏俱全”。它的存在主要是渲染气氛,抒写人物情绪乃至创造意境。小说里的人物如同现实中的人一样,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同周围的无数现象发生关系,或受其影响,或给以影响。因此,在描写人物和他们的行动时,就不得不与环境的描写联系起来。
本文正是将其活动场所局限在特定的船舱中,这种空间形式的限定使得故事情节的发展与起承转合自然而然,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环境的烘托也有机地融为一体。这种狭窄的背景环境作用于人物心理和感情的同时,也在他们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本文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在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在不受外界的干扰下急剧升温并修成正果。上面是甜蜜温馨的爱情,时而含蓄蕴藉,时而热烈奔放。下面是温情脉脉的流水,时而低吟浅唱,时而汹涌澎湃。注重情节环境的设置和故事的叙述,并使其服务于人物性格的刻画,这种精巧的手法正体现了从典型环境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美学原则。
在这种独特的环境限制下,男女主人公不知不觉地就形成了一种自由而又充满生机,恣肆无忌却又纯乎天真的两性关系形态。爱作为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自然自在的事物,那么情爱中的男女在爱情来临之际,其情感自然也就是热烈浓郁的释放。男主人公吴彦是一个清秀标致的文弱书生,“一表人才,风流潇洒,自幼读书,吟诗作赋,件件皆能。”但他的食量却超乎常人几倍:
“每日要吃三升米饭,二斤多肉,十余斤酒,其外饮馔不算。这还是吴府尹恐他伤食,酌中定下的规矩。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象意。”
这本就是一件奇怪可笑的事情,但它却只是后文中更可笑事情的一个伏笔。吴贺两船邻舟相泊,吴衙内应邀赴宴,几个细节描写十分传神地刻画出了少男少女情有所钟后细腻复杂的心情。先看吴衙内眼中的贺秀娥小姐:
年才十五,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女工针指,百伶百俐,不教自能。读书识字,写作俱高。
又如:
吴衙内看了,不觉魂飘神荡,恨不得就飞到她身边,搂在怀中。
……那吴衙内记挂着贺小姐,一夜卧不安稳。早上贺司户相邀,正是挖耳当招,巴不能到他船中,希图再得一觑。偏这吴府尹不会凑趣,道是父子不好齐扰。吴府尹至午后独自过去,替儿子写帖辞谢,吴衙内难好说得,好不气恼。
在这几段情节中,作者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积累,从而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并在丰富有趣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将吴彦思想单纯而急切,性格憨厚而可爱的特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了。作者叙事婉曲,心理活动描摹细腻,同时还能使情节合乎逻辑地发展,而人物间的关系与矛盾也酣畅淋漓地铺写出来了。
在吴衙内为之惊艳之际,贺小姐也早已被其温雅的气质,出众的仪表所倾倒,芳心大乱:
贺小姐看见吴衙内这表人物,不觉动了私心。想道:“这衙内果然风流俊雅,我若嫁得这样丈夫,便心满意足了。只是怎好对爹爹母亲说得?除非他家来求亲才好。但我便在此想他,他却如何晓得?欲待与他面会,怎奈爹妈俱在一处,两边船上耳目又广,没讨个空处。眼见得难就,只索罢休!”心内虽如此转念,那双眼却紧紧觑定吴衙内。……又想道:“今番错过此人,后来纵配个豪家宦室,恐未必有此才貌兼全!”左思右想,把肠子都想断了,也没个计较与他相会。心下烦恼,倒走去坐下。席还未暖,恰像有人推起身的一般,两只脚又早到屏门后张望。看了一回,又一转身去坐。不吃上一碗茶的工夫,却又走来观看。犹如走马灯一般,顷刻几个盘旋,恨不得三四步走至吴衙内身边,把爱慕之情,一一细罄。
这厢,秀娥情窦初开,心挂衙内,坐卧难安。那厢,吴彦也是心神不定,如痴如醉:
且说吴衙内身虽坐于席间,心却挂在舱后。不住偷眼瞧看。见屏门紧闭,毫无影响,暗叹道:“贺小姐,我特为你而来,不能再见一面,何缘分浅薄如此!”怏怏不乐,连酒也懒得去饮。抵暮席散,归到自己船中,没情没绪,便向床上和衣而卧。
上述几段情节的描写,叙述细腻又生动传神,特别是对其心理活动的刻画,曲折细致,如见其人。语言简洁凝练,如闻其声。既丰富了作品的细节描写与文学特色的渲染,又使情节的发展既舒展又合情合理,并且也使原先简率呆板的人物动作心理描绘变得生动活泼且又符合其特定的身份,从而使男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因有丰腴的血肉而凸现了各自的个性,给人以立体的感受。
男女主人公尚处于十五六岁的青春年华,青春期的悸动使他们对于男女间的情爱与欲望处于朦胧和好奇的状态,却又十分敏感。但当时森严的封建礼教绝不允许这种正常的心理躁动的产生,为防患于未然,封建家长通常采取隔绝视听严密封锁等措施,而禁锢与防范却并不能消弭这种情感的萌发,反而驱使他们去追求逆反补偿。由此而跌入情欲的漩涡,在情海爱河中浮浮沉沉。
真实生动、妙趣横生的语言描写在本文的艺术表现中最具特色。这种幽默的笔调贯穿全篇,在行文中不落俗套,这也是这篇小说与其他爱情小说单纯缠绵悱恻的不同之处。吴衙内深夜邻舟赴约,不料两船向背而去,只好藏于秀娥舱中床下。吴衙内食量惊人,贺小姐装病叫饿要饭,这些充满人情味的对话,真幻参半,奇正相生,使人们感到熟悉而亲切,合乎情理而又使人发笑:
吴衙内饥馁难熬,对贺小姐说道:“事虽好了,只有一件苦处。”秀娥道:“是哪件?”衙内道:“不瞒小姐说,我的食量颇宽,今日这三餐还不够我一顿。若这般忍饿过日,怎能挨到荆州?”秀娥道:“既恁地,何不早说?明日多讨些就是。”衙内道:“十分讨得多,又怕惹人疑惑。”秀娥道:“不打紧,自有道理,但不知要多少才够?”衙内道:“哪里象得我意!每顿十来碗也胡乱度得过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