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再论异质同构、互比映衬及相关问题

作者:潘新宁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异质同构”和杜甫的“互比映衬”,完全不像左文作者所理解的那样狭隘——“异质同构”仅仅是比喻,“互比映衬”仅仅是意象的“对仗”。实际上,它们各自包孕着一系列复杂的艺术表现形态——“异质同构”包孕着赋、比、兴、夸张、想象等等;而“互比映衬”包孕着意象的映衬、事理与事实的映衬以及相互对立的情境的映衬等诸方面。同时,互比映衬的意象、情境等又受到一个统一的诗性情思的统制、引领。而笔者的研究也才是个开头。或许,更复杂的内涵还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去发现。
  
  三、关于学术研究的术语等相关的问题
  
  在结束本文之前,针对左文所表现出来的其他的错误倾向,我还有几点必须加以辩驳:
  (一)左文作者还十分激动地提出一个问题,即他不赞成在古代文学研究中使用诸如“诗性方式”“异质同构”之类的术语。为什么不赞成,左文作者却没有说。但左文作者对这类术语表现出深恶痛绝的态度却是有目共睹的。他说,“那些外来的充满洋气的术语和理论,可能根本解决不了中国诗歌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总算不错,左文作者在句中加了“可能”一词,给自己留了一点后路。既然“可能”解决不了问题,那也就等于说有“可能”解决问题。既然有“可能”解决问题,那么为什么不可以使用呢?这里,有两点是必须申明的:其一,学术研究(包括古典文学研究)究竟要不要使用“术语”?这一问题,当代一些知名学者早就有论述。例如,北京大学知名学者曹文轩教授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指出:“没有术语的思维是一种简单的思维……一个人要将自己对一件复杂的事情的判断或将对某一问题研究后的结论告诉人们,并使人们感到他的思考是深刻的,不用术语几乎是不可能的。”⑦其二,既然要使用术语,当然就涉及到术语的来源问题。术语有些来源于自然科学,有些来源于人文科学,有些来源于本土,有些来源于西方。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跨学科、跨国度、跨文化的术语相互之间能否借用?在我看来,只要能有助于学术研究的深入,这种跨学科、跨国度、跨文化的术语借用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必需的。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文科学的研究就借用了很多自然科学领域的术语,如系统,自控,反馈,博弈,灰箱,熵……“人文科学从自然科学这里究竟借用了多少名词术语,根本无法计算。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借用量明显加大了……这种借用会因为思维精确性的不断提高,而日趋频繁。”⑧人文科学可以向自然科学借用术语,研究中国文学是否可以向西方理论借用术语呢?在我看来,同样也是可以的。事实上,西方理论界的许多术语,如柏拉图的“理式”,黑格尔的“理念”,康德的“先验的形式”,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克罗齐的“直觉-表现”说,弗莱的“原型”说,卡西尔的“符号”论,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马克思“人化的自然”,马尔库赛的“单向度”“隐蔽史”……不仅已经被大量译介到我国学术界,而且已经深入人心,极大地开拓了我国学者的学术视野,促进了我国学术研究的深入。应当看到,学术界对西方学术术语的借用虽然也有误解和滥用的现象,但这些学术术语及其所代表的思想所起的积极作用却是有目共睹,不容否定的。这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趋势的正常表现。固执地一味地拒绝西方学术术语及其所代表的学术思想,无疑是一种思维僵化、固步自封的表现。
  (二)左文作者还提出一个更为古怪而荒唐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少数高明的学者能够把外来理论同中国诗歌的实际相结合比照,进行研究并取得成绩”。这里我想试问两点:其一,什么样的学者才算高明的学者?其标准是什么?其二,就算有所谓“高明的学者”,难道“高明的学者”是天生的吗?“高明的学者”的每一个观点都是正确的不需要商榷的吗?假如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那些“不高明”的学者还要努力干什么呢?天下的高等学府还要开着干什么呢?天下的学问干脆就都让“高明的学者”去做算了,别人坐享其成不就得了吗?学术是在研讨和商榷中前进的,真理是在反诘和辩驳中发展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天下从来就没有万事皆通,从无疏漏的绝对的圣贤。而真正高明的学者是应当坦荡而从容地欢迎别人提出不同的观点研讨和商榷的。连学术理论和术语也被认为只有少数人才能持有使用权,这样一种荒唐的观念,除了反映这种言说者怯懦而没有底气的内心世界以及猥琐而不正常的治学态度外,还能说明什么呢?!
  2007年3月16日于南京寓所
  
  本文与开篇提到的《映衬》《方法》二文构成笔者中国古典诗词诗性方式研究系列论文。系列论文的其他各篇将陆续刊出。
  (责任编辑:赵红玉)
  
  ①③ 均见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一》,《中国美学史资料!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72页-第373页。
  ② 参见《笠翁文集·梁冶湄明府西湖垂钓图赞》,《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4页。
  ④ 《庄子·齐物论》,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2页。
  ⑤ 参见余恕诚先生为《唐诗鉴赏词典》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撰写的条目,此处转引自阮堂明《始于蹈袭而终于超越》,《名作欣赏》,2007年第2期,第57页。
  ⑥ 参见《名作欣赏》,2006年第10期,第16页。
  ⑦⑧ 分别见曹文轩《思维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第14页,第18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