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永远的经典
作者:裴登峰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作为元杂剧的杰出代表,《窦娥冤》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共同欣赏,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仍具魅力,不愧为经典。今日咀嚼此作,仍时时能品出新鲜的滋味。
一、《窦娥冤》描写感天动地冤情的艺术效果
《窦娥冤》通过三桩让山河易色、天地动容的誓愿,体现窦娥的冤屈程度。虽说三桩誓愿故事的雏形较早,但关汉卿有意识地将不同时代人的冤屈集中到窦娥身上,突出天下之冤、莫过于此的“集成”意义,思想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均很强。
具体而言,“血飞白练”是冤情“动地”的表现。鲜血溅而不落,分明是冤而不死的精魂压抑不住的呼号,更是大地伤心得喷涌而出的血泪。“飞”字既体现着鲜血在瞬间的不可遏制、迸涌而出,视觉上还形成了在空间范围扩展开来的弥漫、渲染效果。同时,“血飞白练”在很强的色彩对比与反差中,传达着这样的意义:殷红的鲜血飞溅于素练,既象征窦娥的心灵、行为如同素练一样洁白,她又用生命捍卫了这种洁白。窦娥的形象就这样永远凝固在天地之间,定格在人们的眼底心头。“六月飞)”则是冤情“感天”所致。因为季节似乎错乱了,不可能的自然现象成为现实。苍天用一片一片分明可见,又千片万片无数片漫天飘舞、难以量计的)花,却哭窦娥好个冤。那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花,又何尝不是老天爷为窦娥洒下的祭奠的花瓣!天地间银装素裹,传达着同老百姓一样沉痛、悲愤的心情。“亢旱三年”的“亢”既表示程度之深,又是在更广泛的时空规模上突出天、地、人同悲。三年不雨,大地张着干裂的嘴唇,似乎在无声地哭泣,又仿佛愤怒地抗议;三年不雨,会饥馑满地,饿殍遍野。窦娥之冤波及到百姓蒙冤:无辜受天灾。此情此景,怎一个“冤”字了得!
剧本写誓愿时用了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并设置了几个反常的场景:其一,“(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来,可不胡说!”其二,“(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阴了也?(内做风科,刽子手)好冷风也。”其三,“(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监斩官惊云)呀,真个下)了,有这等异事。”紧接着监斩官说:“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且看后来如何。”这几个场景,将情节层层推进,使故事在跌宕起伏中有很强的悬念,刺激读者的好奇心,急切想知道结果。结构过渡得水到渠成,剧情衔接得浑然一体。三桩誓愿营造的氛围凝重、浓郁,舞台效果强烈。场景的转换及音响效果的配合,更增添了戏剧效果。
二、性格——窦娥悲剧的内在因素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称元杂剧“最有悲剧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造成窦娥悲剧的时代与制度因素如:放高利贷、下层士人穷困潦倒、无赖恶势力横行、弱势群体得不到保护、官员贪婪昏聩和草菅人命。另外传统文化因素中的“孝道”“贞节”观念,也促成了窦娥的悲剧。“孝道”主要是从父命和侍养婆婆。“贞节”不仅是遵从了“三从四德”,“服孝”“守寡”,还包括了没有药死张父、不屈从张驴儿的“清白”。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性格的内在因素,对窦娥的悲剧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她对亲人的“柔”与对恶人的“刚”,虽截然相反,却又很好统一在一起。她的性格是在剧情进展的矛盾冲突、斗争中,逐渐成熟、丰满的。剧中不同场景、人物、事件,都可以展现窦娥性格的不同侧面。既体现出作者构思的巧妙,又符合人物性格发展、成熟的逻辑。窦娥的性格,由不同层面的内容组成。
1.首当其冲的是倔强、执拗、刚烈、反叛,疾恶如仇,爱憎分明。剧本主要通过侧面烘托、心理刻画及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第一折蔡婆婆对张驴儿父子说:“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窦娥见到二张时,首先是一句断喝:“兀那厮,靠后!”张驴儿拉扯她要对拜时,一下子“推跌”他。第二折张父被毒死,她不屑一顾张驴儿提出的“私休”。第三折张驴儿对桃杌说:“这媳妇年纪儿虽小,极是个赖骨顽皮,不怕打的。”窦娥三次被打死,又用水喷醒后,这样描述挨打的情况:“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挨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的我肉都飞,血淋漓。”就是如此,她依然陈诉“委的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第四折冤魂告诉窦天章:“他将你孩儿拖到官中,……便打死孩儿,也不肯认。”当冤魂见到张驴儿时,怒火中烧。后来的伸冤昭),也是窦娥不屈不挠抗争的结果。《宋元戏曲史》称《窦娥冤》等,“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该剧从第一折开始,在很大程度上,是窦娥反抗的个性,激化着矛盾,推动着剧情的展开。而在矛盾冲突中,她坚持斗争的“韧劲”又不断强化。
2.其次是善良、关心、体贴别人。这是窦娥人性中的闪光点。但在是非不明、黑白不分的社会环境中,人性的亮点成了生存的弱点,只好用生命捍卫。越这样写,悲剧色彩就越浓烈。窦娥对婆婆不仅尽“孝道”,更体现着她的善良与体恤。她面对张驴儿,厉声指斥;面对桃杌,据理力争;面对酷刑,宁折不弯。但一听婆婆要受刑,“(正旦忙云)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赴法场时要走后街,以免婆婆看见伤心。婆婆在刑场上痛哭时,窦娥宽慰道:“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善良的极致便是宁可冤死,也不让婆婆受罪。“婆婆也,我怕把你来便打的,打的来恁的。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即使化做鬼魂,还多次叮咛其父好好赡养婆婆。“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至诚之心,怎不哀恸天地!
3.窦娥还有很强的自尊心,顾及面子,重视名声,有主见,是非清楚,坚持原则。《窦娥冤》在“嫁”与“不嫁”、“从”与“不从”基础上,引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但剧中窦娥首先正面交锋的不是张驴儿父子,而是婆婆。开始婆婆只是说:“那张老就要我招他做丈夫,因这等烦恼。(正旦云)婆婆,这个怕不中么?……况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怕”字看似委婉,实际却透着坚决,不容斟酌。窦娥对婆婆的屈从坚决不顺从,丝毫不留情面地责斥、数落婆婆应允之事,“枉把人笑破口”。不但要遭到别人耻笑,自己也深感荒唐可笑。接下“(卜儿云)我的性命都是他爷儿两个救的,事到如今,也顾不得别人笑话了”,窦娥立即予以反驳,并断然表态:“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规劝婆婆“贞心儿自守”,责斥“婆婆也,你岂不知羞?”第二折又明确说:“婆婆也,我这寡妇人家,凡事也要避些嫌疑,怎好收留那张驴儿父子两个?非亲非眷的,一家儿同住,岂不惹外人谈议?”“不是窦娥忤逆,生怕旁人论议。”对婆婆的无原则,毫不留情地以“可悲,可耻”怒斥。对婆婆与张父之间的称呼也痛感不满。“一个道你请吃,一个道婆先吃。这言语听也难听,我可是气也不气!”在张父被毒死、婆婆哭泣时,她义正词严地指责:“这不是你那从小儿年纪指脚的夫妻……休得要心如醉,意似痴,便这等嗟嗟怨怨,哭哭啼啼。”在张驴儿以不从则告官相威胁、婆婆因惧怕而相劝时,窦娥毫不退缩、态度坚决地表明:“婆婆,你怎说这般言语……却教我改嫁他人,其实做不得。”在打得她皮开肉绽时仍然怒怨:“婆婆也,须是你做下,怨他谁?”在张驴儿父子面前,窦娥更不苟且,不懦弱,不逆来顺受。她洁净的生活环境中,容不得半点儿卑俗。张驴儿父子的乘人之危、粗言鄙语、野蛮行为,都使她人格受辱。对这样死皮赖脸、毫无廉耻的“村老子”,“半死囚”,极端厌恶,势如水火,绝不允许他们走进她的生活之门。她的自尊心化为勇气,再加上无过错的底气,使她一身正气地走上公堂。临刑时还要站在洁净的席子上,并用晶莹的三尺瑞)簇拥、覆盖躯体。用如此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让精神上不死的窦娥形象,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