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明妙的情思 幽隽的文体
作者:王艳云 王鹏飞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有这些做底子,《故乡的野菜》中体现的地方风味方显得雅致,所用的民间歌谣也更显亲切,才不孤单。淡而有味道,不正是周氏散文的特色么。
三
舒芜曾说:“知堂好谈吃,但不是山珍海味,名庖异馔,而是极普通的瓜果蔬菜,地方小吃,津津有味之中,自有质朴淡雅之致”④,道出了周氏散文平民化的特色。周作人确实写过很多谈吃的文章,这些篇什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描写的对象均为“极普通的瓜果蔬菜”。这篇《故乡的野菜》,作为作者思念载体的同样是极为普通的土生土长的野菜,体现着周作人平民化的写作立场。
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七日,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批判压抑人伦的传统旧文学,呼唤“以人的生活为是”的新文学,张扬一种尊重个体的人道主义。仅仅十三天之后,也即十二月二十日,周作人又写了《平民的文学》,提倡与“贵族文学”相对的“平民文学”,认为“第一,平民文学应以普通的文体,写普遍的思想与事实”;“第二,平民文学应以真挚的文体,记真挚的思想与事实”。一下子就把普通百姓的生活摆在了新文学的中心位置,直接规定了新文学的发展方向。在帝王将相充斥文坛的民国初年,提出这样的理论,周作人的独到眼光可见一斑。最为可贵的是,周作人不但在理论上第一个提出了平民化的主张,同时以自己的创作实绩践行了这个主张,《故乡的野菜》就是一个典型。
文章所写三种野菜:荠菜,黄花麦果,紫云英,均是极为常见的野生植物,甚至“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作者之所以对此兴致盎然,最大原因就是它们都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东西。清末的农村,也就是在周作人的童年时代,农民的生活是很清苦的,春天到时采摘一些野菜,就成为乡民们甚至城里的普通市民常做的一件事情。对这些野菜,一些士大夫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描述得天花乱坠,“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可以看出,能否与底层人民的生活发生关系,是周作人思念这些野菜的一种情感。这种生活是普遍的事实,作者表达的是真挚的思想,平民化的写作立场于此凸显。
平民化的写作立场同样体现在对待妇女儿童的态度上。“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周作人欣赏的态度溢于言表,对“妇女小儿”的这种工作从内心里发出赞美。周作人毕生关注妇女和儿童的命运,从没有把妇女和儿童当作男人们的附属品,不但重视采集童谣童话,也与贵族化写作把妇女看作玩偶的态度迥异。对每一个普通生命予以尊重,这样的情感称得上是大真挚。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故乡的野菜》虽是周作人美文创作的早期尝试,但卓越的美文艺术,处处散发的地方风味与深隐的平民写作立场,使其成为周作人散文创作的转折点和里程碑。这篇美文所包含的诸种创作因子,又像一只报春之燕,预示了中国现代散文史上言志一脉的诞生。对于周作人这种绝妙的美文艺术,还是用另一位散文家的评论结尾吧:“他的文体是幽隽淡远的,情思是明妙深刻的,在这类创作家中,他不但在现在是第一个,在过去两三千年的才士群里,似乎尚找不到相当的配侣呢。”⑤
①佘树森.艺术的闲谈[A].周作人美文精粹[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2.
②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A].卖文买书[M].北京:三联书店,1995,152.
③④舒芜.知堂少年日记[A].串味读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89,89.
⑤钟敬文.试谈小品文[A].钟敬文文集·诗学及文艺论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2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