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我”的镜像
作者:杨晓林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因此“丁香”的意象的文化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连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写道:“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飞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卞之琳认为《雨巷》是由这首诗中的“丁香空结雨中愁”“稀释”而得。如果要说化用这个句子的话,我认为置换关系是这样的:在《浣溪沙》中,丁香是实有之物,是诗人的眼中之景,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投射物,也是诗人自比。而到了《雨巷》中,丁香则成了虚有之物,是诗人意念中之景,是诗人描绘姑娘绰约风姿时的联想之物,颜色、芬芳、忧愁是其与姑娘的相同之处。所以《浣溪沙》中丁香是诗人的幻影,《雨巷》中姑娘是丁香的幻影,而姑娘就是诗人的幻影。
弗洛伊德在《论那喀索斯主义》中引用希腊神话中河神之子那喀索斯迷恋于水中自我倒影,并憔悴而死的故事,认为人类也普遍存在这种自我爱恋的心理,生活中的“孤芳自赏,顾影自怜”,以及有的人过于喜爱照镜子就是类似的表现。大多数人这种畸形的心理经过教育或者是惩罚,被压抑下去成为一种“自恋情结”或是“那喀索斯情结”。戴望舒在《单恋者》中对自己的这种被压抑的“自恋情结”作过倾诉:“我觉得我是在单恋着,/但我不知道是恋着谁:/是一个在迷茫的烟水中的国土吗,/是一支在静默中零落的花吗,/是一位我记不起的陌路丽人吗?/我不知道。……真的,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而且又是一个可怜的单恋者。”⑦把《单恋者》和《雨巷》作为互文本加以对读,会发现其中的有趣的对应关系:雨巷/迷茫的烟水中的国土;丁香/静默中零落的花;陌路丽人/身旁飘过的女郎;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撑着油纸伞的我/寂寞的夜行人。《雨巷》作为一首暗示象征性极强的作品,情感的表达是含蓄的、朦胧的,从而也是多义的,而《单恋者》则相对的直白和单义。从上面的对照可以看出,《雨巷》所表达的和没有明白说出的,恰恰就是“一个可怜的单恋者”的白日梦,梦中所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既非自己理想中的梦中情人,也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少女施降年,或者“宰相府的后代少女”,而是诗人自己的影子和镜像。
拉康镜像阶段理论认为,个体在借助于他者构筑自我形象的同时,也是对自我形象的背离和异化。一方面对自我形象有一定的感性和认识,一方面却是自我形象的不在场,所认同的自我形象不过是幻觉和虚构,个体最终是结构拆散的(destructure)或者未结构的(non structure)⑧。这个视觉形象与自我感觉合为一个结构,形成了个体对自我的存在的认证。诗人通过一个心造的视觉形象——“丁香一样的姑娘”,和自我感觉——“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的结合,形成了对自我存在的认证。
诗人对着自己的影子和镜像,孤芳自赏,顾影自怜,惆怅不已。他描绘出的这个自我形象的意义何在呢?
弗洛伊德认为,人对自我的认识是通过自己在外界的映像反作用于人的心理,在水中或是其反射物比如镜子中得到自己的印像,凭借这种映像,人可以确立自我的形象,把他与别人区分开来,这是第一步,然后才可能产生自恋或自弃等其他对于自我的态度。对于自我的态度可以有不同,但都是产生于自我认证之后,是自我认证的下一步发展。所以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从映射物中获取的自我映像⑨。大革命失败后,戴望舒苦闷彷徨,情郁于中,必然要发之于外,“丁香一样的姑娘”作为戴望舒的自我映像,她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可谓天生丽质,性本高洁,但是却有“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显然是一个苦命美人的形象。而且最终悄然消失在雨巷尽头,不知所往。这是戴望舒自我形象的写照和认证,面对这样一种精神状态,诗人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显然他是惶惶然不知所往,联系戴望舒曾被说成是“第三种人”和二十八年前后的所作所为,都可以看出诗人自我认证对下一步发展的决定作用。
三、“实景虚读”作为解读诗和抒情散文的一个基本方法
“知人论世”作为读解文学作品的一个方法,可以为分析作者的意图提供旁证,但按照接受美学批评的观点,文本生成以后,就成了一个自足的世界,它的意义取决于文本提供的可能性和读者的知识结构。“知人论世”可以为解读作品提供佐证,但如若在实践中教条和机械化,热衷于索隐求证,将作品中的一些人物、环境、意象刻意和作者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得出一些值得商榷的结论,这种谬误在文学批评史上屡见不鲜。
在评论作品时,一定要注意,在多大程度上,虚构性的文学能为以实证为依据的科学性的批评提供可靠的依据。特别是在诗和抒情散文中,由于作者表情的需要,常常会为情造景,造人、造意象,这些造出来的情感依附物的虚构性和主观性极强,是“诗家之语”。而作者为了表达“真情”的需要,常常把这些“心造”的人、景、物描绘得如同真实的生活一样,如果拿这些“子虚乌有”去和作者的实际生活对号入座,结论自然会谬以千里。如艾略特的“荒原”、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当以“诗家之语”读之。甚至有研究者论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之游也是一次梦游,而非实有其事⑩。因此我认为,“实景虚读”可作为解读诗和抒情散文的一个基本方法。对于《雨巷》如若不刻意地“虚事实读”,把“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个意象和诗人身世生硬地加以联系,而从中国“美人梦幻”原型系列作品的互文本角度出发,以精神分析批评的方法分析之,把“丁香一样的姑娘”解读为诗人的影子、镜像或者说是自画像,也无不可。
①⑥蓝棣之:《谈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名作欣赏》2002年第1期。
②郑禾、刘雨:《索解文本〈雨巷〉的意味》,《文艺争鸣》1998年第1期。
③范伯群、朱栋霖:《1898-1949中外文学比较史·下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版,第836页。
④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3页。
⑤叶舒宪:《中国文学中美人幻梦原型》,《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第81-95页。
⑦姜耕玉:《20世纪汉语诗选·第一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488页。
⑧方生:《后结构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23页。
⑨方汉文:《与文化心理主体认证的联系──拉康的后现代文化心理阐释》,《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第26页。
⑩杨朴:《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名作欣赏》2005年第12期转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