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爱情宣言 生命体悟

作者:茅林莺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简裛推崇的是卓绝超拔的生命姿态:“所有不被珍爱的人生都应该高傲地绝版!”在她眼中,庸常的人生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可言的,因而她“宁愿选择绝世的凄艳,更甚于平铺直叙的雍容”,这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是一种对理想对完美的执著追寻。于是,性格里有着“横槊赋诗的草莽气质”的简裛对生命有着赤子般的率真与豪放:“就活这么一次,我要飞扬跋扈!”这样的生命观有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坚执与豪放,亦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与乐观。因此,她说“请不要再怪罪生命之中总有不断的流星,就算大化借你朱砂御笔,你终究不会辜负悲沉的宿命,击剑的人宁愿刎颈,不屑偷生”。如此豁达的胸襟当是巾裞不让须眉。简裛对未来对生命是乐观的,这也正如文中她患病的爱人所说的:“我渐渐愿意把所有的悲沉、蒙昧、大痛、无明都化约到一种素朴的乐观上,我认为它是生命某种终极的境界。你和我知。”对生命的彻悟,使她对待爱情、对待生活、对待生命自始至终都怀有莫大的知足与感恩之心,正是这种心境使得她能够坦然面对爱人的死亡,坦然地与之相约来世的偕行。
  
  三
  
  简裛在台湾被誉为是“善用文字语言、独创风格、形式的散文作家”。她的散文才华横溢,感性饱满且观察独到,既有年轻一代的活泼调皮,又兼具饱经风霜的人生况味。其孤峭清隽的文字风格总给人以不同凡响之感,无怪乎楼肇明说简裛“一登场就给人以英毅刚烈的震动”
  行文建构的自由洒脱、不拘成法是简裛散文的一大特色,台湾学者何寄澎认为简裛“于台湾当代散文已树立多种典型,并于女性作家一族中颉颃七十年代之张晓风,先后辉映,绝无愧色”。她的散文“时而柔中有刚,颇有几分男儿的壮美与豪迈之气;时而于淡淡的哀愁中弥散着一股很深的忧虑;时而富于瑰奇的想象,阴柔中吐着忧伤的清芬;时而以想象的奇诡语言,形成了神秘的喃喃自语风格;时而将青春的活泼洒脱和充满灵气的真诚和谐地统一为一体……”她的作品有《水问》的抒情,《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空灵,《下午茶》的自在,亦有《女儿红》《红婴仔》的女性意识,《月娘照眠床》的乡土气息……她尤其擅长将纷繁而杂乱的情愫表现得既有气势又有节制,从逆向来刻画事物和情感,从而将压入潜意识一片混沌之中的意识重新发掘出来,透过表象的言说寄寓潜在的情感,从而最终完成对自我人格的构筑,对生命终极价值的追寻与确认。譬如,《四月裂帛》全文万余字一气呵成,毫无气力不继之感,但见作者负气使才,“滔滔洒墨”,作英雄谈吐,大胆的论断与奇崛的句型相映生辉,“似欲与千夫万夫一拼”。
  在文体的运用上简裛绝对是一个不安分者,她曾自言“是个文体开明主义者”(11)。的确,她的散文不断创格变新,真正实践了余光中先生所倡导的“现代散文革命”。她常说:“人们很习以为常地划分诗、散文、小说的类型,事实上是不是真有这把尺寸呢?如果有的话,它又是什么呢?允不允许我们冲破这个藩篱,去做更多方面的糅和?”“人们可以从小说里撷取一段成为散文,为什么不能在散文里来一段小说,比方说,如对话之类?诗,必须注意韵律,散文为什么不能讲音韵美?”因此,她经常借用小说和诗歌的写作技巧来拓展其散文创作的途径:《水问》中“是不是柳烟太浓密,你寻不着春日的门扉?/是不是栏杆太纵横,你潜不出涕泣的沼泽?/是不是湖中无堤无桥,你泅不到芳香的草岸?”借鉴了古典诗歌的意境和现代诗的语言策略;散文集《七个季节》中的许多作品句式近诗,整体却又如小品文畅达;而散文集《女儿红》“虽属散文,但多篇已是散文与小说的混血体”(《女儿红·序》),书中各辑常是以“散文”姿态现身,却也着“小说”衣裳,沾染“新诗”气味,如“辑一”中的《四月裂帛》既吸收了小说中的人物刻画手法,戏剧中的对话与冲突,也有诗一般的意象和氛围,而且还大胆点化和借鉴中外典籍里的象征和寓言,从而构筑其特有的艺术氛围,给人以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之感。意象的丰富性,不仅昭示着作者感性和心理世界的纤细与丰盈,更标志着作者将爱情经验审美化、情趣化的高超手段。在《四月裂帛》中但见新颖的诗性意象跳接而来:有“船”与“舟”的相互映衬,亦有“婚姻外壳”与“情爱之海”的形象比拟,还有那“白鹭鸶”与“秋天的湖泊”的温馨回忆,“它们层叠涌现,将作者的意识和情绪的流动过程不断传达出来,从而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容量,扩大了叙述的想象空间,也增添了跳脱、灵动的意蕴”(12)。前苏联作家康·巴乌斯托夫斯基曾形象地说:“真正的散文饱含着诗意,犹如苹果饱含着汁液一样。”(13)的确,诗情是洋溢在散文作品中最能动人心魄的氛围和情韵。简裛善用诗的比喻来表现各种难以言说的形态和心态,因而她的散文是充溢着诗情的。这诗情不但表现于作者探索的自然意象所蕴蓄的诗情画意之中,也流淌于字里行间,贯穿于文章始末。在其散文作品中可以入诗的句子可说是比比皆是,使文章呈现出一种洗练之美。
  简裛以散文之“大包容”与“大空间”,拥抱各类文体,以“散文”之姿融合各文体之所长,或以显性方式展示,或以隐性包装呈现,从而创作出“简裛式”的独特文体。
  余光中曾言:“台湾散文得以繁荣,却大半是女性之功。”(14)简裛正是以其散文创作的杰出成就而成为台湾散文文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且让我们期待着她的新的风格的佳作早日付梓。
  
  ①简裛:《简裛散文》[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②(12)《20世纪中国散文读本(台港澳)》,袁勇麟主编,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275页,第277页。
  ③④⑤转引自波伏娃《第二性》第二卷,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725页,第276页。
  ⑥蔡江珍:《也说简裛》。
  ⑦《散文研究》,贾平凹主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⑧《八十年代台湾散文选》,楼肇明主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4页。
  ⑨何寄澎:《综论简裛散文及其文学史的意义》[J].联合文学,第225期,第68页。
  ⑩金永亮:《简裛散文与女性意识》[C].
  (11)转引自郭培明:《万籁俱静亦是韵——台湾著名作家简裛印象》[N].
  (13)[苏]康·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的诗意》[A].《面向秋野》[C].
  (14)余光中:《余光中散文选集·李清照以后》[M].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516页。
  
  附:
  
  四月裂帛
  ——写给幻灭
  □简裛
  
  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
  近郊山头染了雪迹,山腰的杜鹃与瘦樱仍然一派天真地等春。三月本来毋庸置疑,只有我关心瑞雪与花季的争辩,就像关心生活的水潦能否允许生命的焚烧。但,人活得疲了,转烛于锱铢、或酒色、或一条百年老河养不养得起一只螃蟹?于是,我也放胆地让自己疲着,圆滑地在言语厮杀的会议之后,用寒鸦的音色赞美:“这世界多么有希望啊!”然后,走。
  直到一本陌生的诗集飘至眼前,印了一年仍然初版的冷诗(我们是诗的后裔!),诗的序言写于两年以后,若溯洄行文走句,该有四年,若还原诗意至初孕的人生,或则六年、八年。于是,我做了生平第一件快事,将三家书店摆饰的集子买尽——原谅我鲁莽啊!陌生的诗人,所有不被珍爱的人生都应该高傲地绝版!
  

[1]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