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搜奇抉奥 笔补造化
作者:张宝石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一幅好的中国画,往往是由诗、书、画、印四者巧妙结合而成的。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常常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诗。诗的内容一般是:述画,赞扬画家的艺术技巧,咏叹画的意境,表达作者的艺术见地,抒发作者的情感,写出作者的怀抱寄托等等。清方薰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①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叫题画诗。宋代以前许多由绘画引发的诗歌,并不直接题在画上,从广义上讲也是题画诗。
杜甫以前有一些诗人写过题画诗,但在数量、质量、影响上都远不及杜甫,终唐之世亦未有出其右者。清王士祯说:“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创始之功伟矣。”②
杜甫的题画诗很多,《画鹰》是非常出色的一首。这首五言律诗大约作于开元末年,是诗人的早期作品。诗中写道:“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双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画鹰》赞美了画家的技法高超,描写了苍鹰的威武猛鸷、气势不凡,表现了诗人傲岸豪放的性格、自负不凡的气概和亟欲建功立业的思想。字里行间充满了他对战斗生活的憧憬和疾恶如仇的精神。画鹰的形象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开头,画鹰便已显出真鹰的气势。“素练”,画鹰所用的白绢。“风霜”,形容有肃杀的气势。风霜至,草木凋零,这里形容画鹰威猛,有挟风带霜的威势。“风霜”不是形容素练的光洁。金圣叹说:“起句之末是画已先是鹰,此真庄生所云鬼工矣。”③浦起龙说:“言此素练也,而风霜忽起,何哉?由来苍鹰画作,殊绝动人也。”④“殊”,殊异、超众,是说画得非常出色。“苍鹰画作殊”说明上句,同时起下四句。二句是说,白绢上突然出现一片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画鹰的特殊技巧产生的效果。
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三、四句点出画鹰跃跃欲试、卓然不凡。以真鹰比拟画鹰,刻画出苍鹰搏击前的动作、神态、心理状态,传神之笔,把画鹰一下写活了。极力赞扬画家的高明技巧。“双身”,就是竦身,把身体挺起。“思”是“着意在……”的意思,不是说它在沉思什么。“侧目”,见《汉书·李广传》:“侧目而视,号曰苍鹰。”“愁胡”,孙楚《鹰赋》:“深目蛾眉,状如愁胡。”因为鹰眼和胡人眼相近,所以这样比喻。一说“胡”指猢狲,傅玄《猿猴赋》有“扬眉蹙额,若愁若嗔”句,也通。二句是说,鹰的挺身姿势表现出是意在追捕狡兔;那侧视的双目,恰似胡人(或猿猴)的眼睛。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五、六句换了一个角度,通过描写画鹰的陪衬事物表现出画鹰具有真鹰之神。绦是丝绳,镟是转轴,用绦缚鹰足系在镟上。轩楹,堂前的柱子,是画鹰所在的地点,代画鹰。势可呼,是说可以呼唤出来,极言画鹰之逼真神似。二句是说,画上那系鹰的丝绳和转轴光亮照人,逼真得很,好像可以摘下来,让苍鹰展翅飞走。画中殿堂柱子上的鹰,神采飞动,只要喊它一声,简直就要直扑出来了。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七、八句承“势可呼”来,含义甚多,艺术手法甚高,其中寄寓着杜甫自己的情志。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触到他那种奋发有为的热情和疾恶如仇的性格。“何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何当,犹云合当也。此何当字紧承上二句之堪字可字,一气相生,言合当击凡鸟也。”“凡鸟”,平庸之鸟,这里是以鸟喻人。有人产生疑问,“凡鸟”无非指凡人,难道凡人就应当受到痛击吗?笔者认为,“凡鸟”是指那些庸懦无所作为的官吏,这些人看似平庸而实在恶劣,是杜甫所厌恶的。张上若说:“天下事皆庸人误之。”金圣叹说:“‘击凡鸟’妙。不击恶鸟而击凡鸟,甚矣!凡鸟之为祸,有百倍于恶鸟也,有家国者可不日诵斯言乎!‘毛血’五字,击得恁快畅。盖亲睹凡鸟坏事,理合如此。”⑤另外一层意思是:苍鹰击凡鸟,苍鹰当然是不凡之鸟。杜甫自拟苍鹰,有超尘拔俗的精神境界,立志做不凡之人,联系杜甫其他早期诗篇,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二句是说,应当让它去搏击凡鸟,把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下面我们谈一谈《画鹰》的特点:
1.《画鹰》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画鹰》是杜甫前期的作品。写这首诗时,正值开元盛世。唐王朝到处是繁荣景象。诗人青春年少,富于理想,有积极进取之心。诗由画鹰联系到真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作者希望自己能像真鹰一样去战斗,除掉那些误国庸人。在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激情,他的凌云壮志。这首诗体现出一派盛唐气象。我们把《画鹰》和杜甫的其他题画诗放在一起读,能更清楚地看到它的时代特点。《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是诗人的中期作品。时当天宝之末,唐王朝已经从繁荣走向衰败。社会黑暗,危机四伏。诗人困守长安,穷愁潦倒。由于政治上的失意和生活上的困苦,使他产生了脱离污浊社会、寄身世外的想法。《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是他的后期作品。时值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国家衰微,社会凋敝。诗人饱经忧患,漂泊西南,借咏曹霸画马,抒发了今昔之叹。总之,我们在杜甫的题画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的身世与整个社会的变化,他给我们留下了以诗的形象组成的历史画卷。
2.《画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这句话指出了李白、杜甫诗歌风格总体上的不同。我们知道杜甫的创作手法主要是现实主义的,其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但在这种风格的基调上又呈现了多样的风采。杜诗中既有雄浑、悲壮、稳健、深沉、凝重的作品;也有奔放、纵恣、瑰丽、飘逸、神奇的作品。属于前者的作品很多,“三吏”、“三别”、《登高》、《春望》等即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杜甫的不少题画诗却属于后者。《画鹰》有大胆的夸张,丰富的联想,形象的比喻。《画鹰》有豪迈而高昂的情调,明朗而开阔的境界,炽热而奔放的语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创作的《画鹰》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画中见真,真中见画
陆时雍曾说:“咏画者多咏真,咏真易而咏画难,画中见真,真中见画,尤难。”在题画诗中,诗人吟咏的是画中的事物,但往往把画的当成真的写,以见画工精妙。与此同时,诗人还要注意这毕竟是在咏画,同咏实物有别。杜甫题画诗将二者关系处理得极好,能画中见真、真中见画。《画鹰》写道:“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诗人把画鹰写得同真鹰一样。是真鹰还是画鹰,几难分辨。诗人用“堪”与“可”两个字,向读者说明这仍然是画鹰,是画家的精湛技艺使画鹰栩栩如生。这样就把画鹰似活鹰,活鹰原是画鹰这两层意思都照顾到了。又如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中的描写使你感到他句句是在描写真山真水,又句句是在述画。表现了他遣词用字的精细与准确。
4.题画不限于画,咏物不粘于物
沈德潜云:“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其法全不在粘画上发论。如题画马、画鹰,必说到真马、真鹰,复从真马、真鹰开出议论,后人可以为式。”⑥一般地说,咏物诗最忌的是“赋诗必此诗”(苏轼语)。就是说仅限于咏物、别无寓意的诗,常被视为下乘之作。杜甫的题画诗,题画不限于画,咏物不粘于物。正如金圣叹所说“句句是鹰,句句是画”。他由画鹰联系到真鹰,写真鹰去击凡鸟。并以鹰自况,通过写对画鹰的称赞和对真鹰的期望,赞美了画家的高超技法,表达了自己报国的心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