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美文还从形象说
作者:尹德翔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兼并易能也,唯坚凝之难焉。齐能并宋而不能凝也,故魏夺之。燕能并齐而不能凝也,故田单(接:齐国名将)夺之。韩之上地(按:指上党之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得之则凝,兼并无强。古者汤以薄(按:通“亳”),武王以蟚(按:通“镐”),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能凝之也。(《荀子•议兵篇》)
像同时代许多人那样,黎庶昌把他的时代看做春秋战国重现的时代⑧,这是《荀子》这段文字的现实指涉。如果做不到“坚凝”,面对这样一个东西交汇、诸国纷争的情势,不但不能宴安无事,恐怕还难以自保,甚至落到一个破国亡家的结局。这是黎庶昌对晚清社会现实的判断,是对当政者的提醒,也是由《卜来敦记》描述的西方形象所演绎出的民族危机意识。
不管作者如何衷心喜爱卜来敦,并在文章中塑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西方形象,这一形象对黎庶昌来说仍然是一个他者。他者对自我来说是有意义的,同时也是有距离的,这是自我的文化身份决定的。在《卜来敦记》中,黎庶昌使用的“觇(按:音“chan”,察看)人国”字眼,明确指证了他的民族文化身份。实际上,和其他使西官员一样,他是把对西方社会的考察和摸底作为使命的。临出国时,也是“曾门四弟子之一”的张裕钊特作《送莼斋使英吉利序》相赠,告诫他:“觇国之道,柔远之方,必得其要,必得其情。”出国以后,囿于光绪前期的时代局限,以及他对西方社会的深入程度,他的中国儒士的文化身份没有根本改变。这个文化身份限制了他对《卜来敦记》中西方形象的解释,使卜来敦不再是西方自身,而是中国圣贤思想的证明。他在文章中真正艳羡的,不是西方,而是古人的境界;他通过西方形象对中国现实的发问,不能从西方,而只能从汤武和周孔的榜样中求解。面对国内风俗坏乱、国外列强威逼的危急形势,同光时代绝大多数士人不是把学习西方文化、而是把恢复正统儒家教化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本出路,黎庶昌虽然在西方历练数年,仍然不能摆脱这一道德主义的窠臼。
①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88页。
②郭延礼《近代文学与中国文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113页。
③钟叔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岳麓书社,2002年,384页。
④梅新林、俞樟华主编《中国游记文学史》,学林出版社,2004年,409页。
⑤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4页。
⑥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9页。
⑦“试论游记在建构异国形象中的特殊功能”,中华读书网www.booktide.com,2002年9月19日。
⑧黎庶昌《西洋杂志》,岳麓书社,1985年,540页。
附:
卜 来 敦 记
[清]黎庶昌
卜来敦者,英国之海滨,欧洲胜境也。距伦敦南一百六十馀里,轮车可以两点钟而至,为国人游息之所。后带冈岭,前则石岸斩然。好事者凿岸为巨厦,养鱼其间,注以源泉,涵以玻璃,四洲之物,奇奇怪怪,无不毕致。又架木为长桥,斗入海中数百丈,使游者得以攀援冯眺。桥尽处有作乐亭,馀则浅草平沙,绿窗华屋,与水光掩映,迤逦一碧而已。人民十万,栉比而居;衢市纵横,日辟益广。其地固无波涛汹涌之观,估客帆樯之集,无机匠厂师之兴作杂然而尘鄙也。盖独以静洁胜。
每岁会堂散后,游人率休憩于此。方其风日晴和,天水相际,邦人士女,联袂嬉游,衣裙杂袭,都丽如云。时或一二小艇,棹漾于空碧之中。而豪华巨家,则又鲜车怒马,并辔争驰,以相遨放。迨夫暮色苍然,灯火灿列,音乐作于水上,与风潮相吞吐,夷犹要眇,飘飘乎有遗世之意矣。
予至伦敦之次月,富绅阿什伯里导往游焉,即叹为绝特殊胜,自是屡游不厌。再逾年之他邦,多涉名迹,而卜来敦未尝一日去诸怀,其移人若此。
英之为国,号为强盛杰大。议者徒知其船坚炮巨,逐利若驰,故尝得志海内,而不知其国中之优游暇豫,乃有如是之一境也。昔荀卿氏论立国惟坚凝之难,而晋栾鍼之对楚子重,则曰“好以众整”,又曰“好以暇”。夫惟坚凝,斯能整暇。若卜来敦者,可以觇人国已。大清前驻英参赞黎庶昌记。光绪六年七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