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文学鉴赏:既要“还原”,还要深度阐释

作者:张新民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名作欣赏》自二〇〇三年第十期至二〇〇四年第十二期共发表至少六篇文章鉴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文章,印象最深、受启发最多的是孙绍振先生的《再谈“还原”分析方法——以〈再别康桥〉为例》文章。所谓“深”和“多”,在于,第一,孙先生利用“还原”分析方法确实更真实地逼近该诗语言的表意的真相和真意,给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之感。第二,文章的分析也真正能够达到摒除“流行的机械反映论和狭隘的社会功利论”的弊端,可为真正的文学鉴赏的示范。第三,立足文本,力戒浮泛、空洞之论……读后总感意犹未尽,总觉得对一个经典文本的鉴赏,仅有还原,并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对文本内蕴的开掘仍显欠缺,也无法令读者满足欣赏的欲望和阅读的期待。因此,深感“还原”如同打开了文本内蕴的大门,引领读者进入了一座幽深的、金碧辉煌、奇珍异宝琳琅满目的宫殿的前厅,这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这深宅大院的后半部分有什么呢?后花园怎样呢?与这些相关联的各种奇闻逸事、故事传说呢?这也是读者渴望探知的。文学鉴赏的任务不仅要“还原”,更要穿透语言的表象,力求袒露出海水中“冰山”下面的部分,也就是要进行深入开掘,进行深度阐释。
  《再别康桥》的开头连续三次用“轻轻的”来“作别西天的云彩”,孙先生认为,“和云彩告别不过是一个诗化的想象,通过这种想象,回味自己美好的记忆”。“和云彩告别,就是和自己的记忆告别”,之所以“轻轻的”,是“因为和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回忆在对话。这里所写的不是一般的回忆,而是一种隐藏在心头的秘密”。我认为,孙先生的分析是非常有道理的,是经得起推敲的,也是有见地的。诗人之所以如此“轻轻的”作别,达到了其外在行为与心理情感指向及状态的统一,需要补充的是,这个开头还有更突出的作用,即为诗人的情感表达营造了一个必要的氛围、情境,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基调,同时,也为“我”即诗人提供了一个潇洒、飘逸、自我陶醉的鲜明、动人的形象。
  诗篇正是在这样的基调和诗人形象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极富诗情画意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和无限痴情的。“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水草”“清泉”“天上虹”“梦”“星辉斑斓”“别离的笙萧”与“轻轻的”“悄悄的”融合在一起,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温馨、静谧的,令人痴迷、沉醉的难以忘怀的情景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无限深情和无比眷恋,赋予文本以打动读者心弦的丰厚韵致。这种丰厚韵致首先直接来自于诗歌全篇贴切、多彩的意蕴,别致、丰富的意象群与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的自然融合,实可谓天衣无缝,出于天工。这也是产生诗人潇洒、飘逸的风度令人无不折服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孙先生所言,诗人的回忆是甜蜜的,轻松的,潇洒的,不带有任何忧愁、惆怅、感伤、痛苦。难道鉴赏活动真的可以圆满结束了吗?这首诗的深刻意蕴已经彰显净尽了?显然不能这样说,我们仔细研究诗中的意象群就会发现通往诗歌文本“后厅”幽深之处的门径和钥匙。
  该诗有“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水草”“清泉”“天上虹”“梦”“星辉斑斓”“别离的笙箫”等众多意象,但这些意象并非等质均意功能相同的并行排列,而是有一个核心意象,从而形成众星环月或众星拱月的组合效果。那么,这个核心意象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梦”。因为,第一,作者之所以要“轻轻的”“悄悄的”来去,是因为这里是诗人梦生之地,有“隐藏在心头的秘密”。第二,因为有梦,“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那“艳影”才在诗人“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才在“水底招摇”,热情挽留,也才让诗人迷情、痴情、忘情康桥这温柔甜美之乡,甘做一条“水草”。这梦虽是“天上虹”,但已经被“揉碎”“沉淀”了,诗人执意“寻梦”,只得在“星辉斑斓”中“不能放歌”,惟有沉默,“别离的笙箫”和“夏虫”也为之沉默。不如此又能如何,我们能说诗人不带有任何忧愁、惆怅、感伤、痛苦吗?“梦”是诗中意象群中的关键意象,是上下意象过渡的扭结点,具有上下承续作用。这正是我们所言“梦”是该诗中的核心意象的理由之一。第三,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还认为,“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水草”“清泉”“天上虹”“星辉斑斓”“别离的笙箫”都是“梦”这一核心意象的外围烘托性意象,是核心意象的外衣和装饰,同时,“河畔的金柳”“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水草”“清泉”“天上虹”“星辉斑斓”“别离的笙箫”和“梦”又相互映照、彼此关联,从而使“梦”的意象得到更好的掩映和遮蔽,因为“梦”这一核心意象与诗人心灵情感的秘密相关,是无法与外人言的。分析到这里,我们感到有必要对“梦”的意象的深厚意蕴和负载的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情感及生活内容进行更深入开掘和揭示。
  西方文本批评理论历来强调对诗歌意象的丰富内蕴进行深度阐释,强调对文本进行细读,通过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句群的意象、语气,以及特殊的修辞手段的运用等,来细致体味每个词的本义、暗示义、联想义,挖掘其深意。“所言部分只是作为未言部分的参考而有意义,……而由于未言部分在读者想象中成活,所言部分也就‘扩大’,比原先有较多的含义;甚至琐碎的小事也深刻得惊人。”中国的鉴赏理论向来强调,文学欣赏要探知其“言外之意”“话外之音”“韵外之旨”,浅尝辄止是无法抵达文本的真谛的。萧乾说:“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无论多么明显地写出,后面总还跟着一点别的东西:也许是一种口气,也许是一片情感。即就字面说,他们也只是一根根的线,后面牵着无穷的经验。字好像是支票,银行却是读者的经验库。‘善读’的艺术即在如何把握着支票的全部价值,并能在自己的银行里兑了现。”叶圣陶也讲:“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领会它。”因此对该诗进行深度阐释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梦”这一核心意象的复杂意味和深丰内涵的合乎实际的深入揭示是其关键。
  我们仔细阅读、品味该诗会发现,这首诗的深层意蕴与诗中一个特殊意象有关系,那就是“梦”。诗人到康桥(即今日之剑桥)来是“寻梦”的,他要寻的是个什么样的“梦”呢?为什么诗人说那“梦”是被“揉碎”了的“彩虹似的梦”?诗人来寻梦,为什么又“不能放歌”,而只能“沉默”?
  “梦”是该诗的“诗眼”,是诗中众多意象中的核心意象。揭开“梦”的谜底,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所在。是解开该诗的思想情感内蕴的钥匙。
  徐志摩一九二〇年去英国康桥(即剑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一九二五年、一九二八年两次到欧洲游历,都故地重游,但一九二八年徐志摩去康桥时,社会生活和诗人的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迁,诗人这时再会康桥,心中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再别康桥》即写于诗人该年归国途中的十一月六日,发表于十二月十日《新月》第一卷十期。
  康桥,对于徐志摩的生命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是他真正人生的起点,是其理想(社会理想、艺术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孕育之所,永远是其情感中的一块圣地,是其生命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是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机会了。我不敢说康桥给了我多少学问或是教会了我什么。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贵族的市民出身的诗人徐志摩在康桥同当时的贵族文化的英国市民社会融合一起。”他深受英国世纪末文学的影响,接受了英国贵族层的浪漫诗人气质的熏陶。“从那种贵族化的市民社会,诗人徐志摩发现了他的理想的糕粮。发现了他的理想的政治与理想的革命。”在康桥学习期间与林徽音邂逅,引发了他一生的个人生活的转折,开始了追求艺术化、理想化感情生活的历程。在徐志摩短短的三十五年的生命活动中,康桥是令诗人终生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孕育了诗人的理想,它慰藉了诗人寂寞而悲苦的心灵。诗人曾三渡英伦,先后写下了《康桥再会吧》《康桥西野暮色》《康河晚照即景》和《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文,这就难怪诗人要到这里来“寻梦”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