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世间何处无耻辱——析J·M·库切代表作《耻》
作者:付少武 冯海燕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以掩饰和推托,但他已渐次折服于女儿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了:
露茜小时候说话不多,很少出头,对他只是观察。却从来——据他自已看——不做评判。现在,到了二十五六岁上,她开始表现出不同了。护养狗,忙菜园,看星相书,穿没有性别特征的衣服。这每一个现象,他都感觉是一份深思熟虑的、有目的的独立宣言。同时也是与男性世界决裂的宣言。过自己的生活。走出他的阴影。
事实上,露茜完全摆脱卢里的控制,并反而以自己思想上的独立性和先锋性来影响甚至颠覆她的父亲,却是发生在她惨遭三个黑人歹徒强暴之后。面对这起令人发指的残暴事件,卢里慌乱不堪,浑身颤抖,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报警、通缉、捉拿凶手,其次要女儿马上去看医生,防止留下歹徒的孽种,再次要她卖掉农场,离开这个不安全的是非之地,远赴海外,远走荷兰。但这些传统的处理方式,在露茜那里统统遭到了无情的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以让人不堪想像的方式走到了它的反面:格外冷漠平静的她虽然不紧不慢地报了警,可并非出于捉拿凶犯的目的,而是为了理赔财物上的损失,是为了拿回保险费;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强暴,她在父亲及警察面前成功地掩盖了事实,否认了指控,即便随后发现了歹徒中的一位男孩,她也听之任之,与之和平共处;她虽然看了医生,可私下里却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以致怀孕、期待临产;她虽然惨遭财产、肉体和精神上的重大打击,可她坚决不能离开,依然准备像以前一样生活,只是为了安全,为了房子,她果敢地出卖了土地,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和荣誉,以准备生产不明黑人暴徒的孩子、甘做黑人邻居的佃农及第三任老婆的代价继续自己热爱的乡土生活!
在如此关键时刻,卢里总以为女儿“正需要我的指引”,但也同时料到“她总有一天又得来指引我”。可这一天确实来得太快,他丝毫没有准备,以致无所适从,只得听任女儿的选择,而整个事件正如她所指引的方向一样向前发展。
对于父亲的想法,露茜也绝非一无所知:“卢里能想到的办法,她全都在脑子里想过一百遍了,不过那没有用处。”她首先明白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强暴说到底就是泄愤,就是为了让她屈从。其次,她深知“要生活在这里的是我”,所以她有权利做出上述决定。再次,她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的逃避:“好像你是故意挑了个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坐在那里。我觉得你就是那三只大猩猩中的一只,用脚掌挡着自己眼睛的那只。”而她自己又已长大成人,挑战父亲已是理所当然:“我不可能永远是孩子。你也不可能永远做父亲。我知道你是一片好意,但你却不是我所需要的领路人,至少现在不是。”所以,露茜只能给自己领路,曾以教书为生的父亲仅能悲痛无望地从属其后。
尽管如此,露茜还是同父亲一样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分外的羞耻和丢脸,但是她毕竟站在父亲的肩上,站在自身的痛上,看到了新的希望:“是很丢脸。但这也许是新的起点。也许这就是我该学着接受的东西。从起点开始。从一无所有开始。不是从‘一无所有,但是……’开始,而是真正的一无所有。没有办法,没有武器,没有财产,没有权利,没有尊严。”
这个新的起点该是什么呢?那就是如同露茜所暗示的丧失尊严,适应环境。对于卢里来说,他的激情渐次消失,取而代之却是渴望拥有老人应具备的优点:平静、善良、耐心,所以他最终强烈地感受到了午后乡村的美景,琐碎的乡村生活的情趣。对露茜自己而言,她则越来越像个农夫,在黑人老公的庇护下安心地生存发展,她肚中即将诞生的孩子因为属于这片土地,属于这个黑人民族,所以它将更加确保她在其中的位置。如果透过其问,找寻些许寓意的话,那便是露茜的生产和生活尽管深藏耻辱,但它最终标志着殖民主义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融合,白人与黑人之间的融合,宽恕与仇恨之间的消弭。
直面女儿如此先锋性的思想转换,卢里心里只好请她原谅自己“没能当好引路人的角色”,只得感叹自己领略她在乡村劳动时的忘情美景岂不有点为时太晚?
除上述种种耻辱之外,《耻》中还有众多错综复杂、俯拾皆是的耻辱,如文明之耻,暴力之耻,动物死亡之耻等。以文明之耻为例,卢里作为传播学副教授,斗胆向学生传授交流沟通的技巧,可他自己却无法与妻女正常理解和沟通,从而导致自己的生活一片狼藉,不得不两次结婚离婚,长年靠召妓为生;“性丑闻”使其蒙耻后,他只得到乡下寻求避难之处;他虽满腹才能,却无法应对乡下任何突发事件,听任女儿惨遭强暴而无能为力,以致在自己遭受三个黑人袭击时不觉对文明的进步、却无法拯救野蛮作了深刻的反讽:
他会说意大利语,他会说西班牙语,可无论是意大利语还是西班牙语,到了非洲的这个地方,哪一个都救不了他。……传教:那旨在把野蛮人提高一个档次的伟大工程到底留下了什么成果?他是一点也没有看出来。耻是文明的伤痕。《耻》的诞生无疑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当尊严还在受到伤害和亵渎的时候,当暴力和愚昧还在世界上四处蔓延的时候,耻辱也就无处不在,也就成为生活本质的一部分,也就会超越个体性的生存经历而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好在我们今天有《耻》,才能深入地读耻识耻,才能深切地体会到那份冷峻的生存困境,才能不断地领悟到那份透彻的存在缺憾。只有这样,文明才能不断得以觉醒和进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