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恳谈
作者:黄震云 孙 娟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对于《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已有很多文章进行过有益的探讨,从总体上看,大多把悲剧主因归结到焦母和刘兄身上,认为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赋予他们迫害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权利,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刘兰芝是位勤劳、善良、美丽、富于反抗精神的女子。如果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与婚姻爱情、美丽勤劳互为克星,那么,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度早就应被婚姻爱情美丽勤劳的“垂天之云”所吞没了,无力延续几千年;如果《孔诗》主要是反抗和迫害的关系,那么也就不可能时过千年还是那么辉煌。应当承认, 《孔诗》是根据生活原形,经过艺术创作,再经过民间或文人润色逐步形成的文本,是生活方式,也是精神方式,是文学的,也是历史的文化的,因此,它的悲剧原因具有多元特征。
一、社会的悲剧
《孔诗》舞台上活动的人物众多,焦家有仲卿、焦母,刘家有刘母、刘兄,兰芝以外还有邻家女、媒人、县丞、县令、主簿、三郎、府君,以及从人四五百,这些人或贵或贱,或富或穷,构成人物活动、悲剧形成的社会环境。在如此众多的不同身份的人物中,找不出一个诚心帮助与理解焦刘婚姻或维持婚姻的人物,不能不说焦刘的悲剧是一个社会的悲剧。惟一能与他们默契沟通的,是耐人寻味的马匹(仲卿坐骑):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孔诗》中多次提到马,不是消闲之笔。如“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人车中,低头共耳语。”新妇车、府吏马,下马抒别情。“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相况太守(府君)华贵气派。“其日牛马嘶,新妇人青庐”,马嘶为绝望之号角。由此复按上引几句诗我们看出,闻变后马已成为摧藏马发出哀鸣,偏偏新妇能够识马声,马是新妇心灵的物化表现。我国历来有女人比作马的设喻方式,还有好马不备双鞍,好女不嫁二夫的古训。就动物性马说,兰芝对仲卿有着强烈的企盼和心灵共振,以至连马都是那么熟悉,辨之入微。从马和社会说,无人可否尔汝,只有那匹畜牲马还同情和感受着他们,无疑有强烈的讽刺意义了。类似的写法,在《后汉书》中已经形成,该书录蔡文姬《悲愤诗》云: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别离,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欷,行路亦呜咽。
被俘之辱,母子亲情,故土之恋交织,由人及物,表现悲伤的程度和穿透感染,塑造和记录一个无与伦比的悲剧氛围。《孔诗》通过物化的方式将悲剧种植在层次复杂的多元的社会背景上,比其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描绘出天、地、生命(人和动物)一体的文化圈,既是生活方式的,也具有丰富的社会意蕴①。
二、爱的贫困
文字是生命历程的表现和记录,而爱与恨作为基本的情感,也就成为复杂而永恒的主题。如表现女英雄行为的《木兰诗》,为了爱父弟,不顾一切女扮男装,走上前线,爱家,不恋高官厚禄,爱生活,对镜贴花黄,姊妹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姊妹家庭之爱跃然纸上,表现出人性之爱。《孔诗》表现的是人性之恶,所以以饮恨的形式成为悲剧。两诗的结局可见爱与恨,善与恶的前因。爱有原始自然本性的流露或表现,也有人为的规范风尚的理性之爱,后件是前件的深化和演变,也是人性、生存的美学选择。刘兰芝生来就缺乏爱,无论是自然之爱还是理性之爱皆异常的贫乏,因此悲剧的发生也就势在必然。诗歌首节便作出了详细的介绍: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呜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从君开始到公姥,兰芝都没有得到应该享有的爱,爱的贫乏使她产生了君家妇难为的想法,这是悲剧的开始,也是悲剧的原因。
在夫妻之爱上,焦仲卿没有给刘兰芝多少情。他忠于职守,一心搏斗在仕途之上,且不言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但是守节情不移,兰芝已倍受冷落,再加上相见常日稀,兰芝已不是一般的委屈了。兰芝以情不移责仲卿实际上体现了她内心对于爱的强烈的渴望,想因此获得温柔安慰和爱的投入。为了获得爱,她夸大了她的辛苦和爱的贫困:“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如果是夜夜不得息,岂不是成了绝无可能的永动机!何况她与小姑相别时还告诫:“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与小姑临别既不是说劳作,也不是说女红,而是嬉戏,可见其平时是有相当的时间花在嬉戏上的。在夫妻关系上,焦仲卿缺乏必要的投入和沟通,时空的隔膜引起了心理的空缺。他从兰芝语的虚笔或侧面去寻求平衡,把对兰芝的爱和拥有的情理转化成对母亲“何意致不厚”的责问,激化了矛盾。他是位幼稚、庸俗、自私的差吏。在爱与孝的矛盾上,他“哽咽不能语”,显得无能,“驱卿”也毕竟出自他口。兰芝之所以物留作遗施,称“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还是存在着爱的企盼。焦仲卿提供给兰芝的只是一些毫无把握的空头许诺。兰芝受到逼婚之困时只得到他“贺卿得高迁”的讽刺和“吾独向黄泉”的死亡引诱。就在二人“生人作死别”之后,他也只是用死威胁焦母,并无任何作为,只到兰芝死后,他还徘徊庭树下。最后他死还选择能够升人天堂的东南枝去自挂,表现了“孔雀东南飞”的奔向极乐之愿望。无论是仲卿的守节情不移,还是贺卿得高迁,抑或自挂东南枝都体现了人性的隔膜和爱的贫困。焦仲卿既不是惧内风下的好好丈夫,也不是举案齐眉的温柔鸾俦,也不是具有大丈夫品格的伟男,是位哕嗦、无能、自私、庸俗、幼稚的差吏,他既没有从他的父母那里得到爱的满足,也没有给他妻子以充分的仁爱。
在婆媳之分上,人们往往把焦母看成是兰芝之死的第一枪手,也不尽符合事实。焦母和兰芝不相能,原因复杂,兰芝也不是没有责任,(她与小姑子关系不错,乃姑嫂之间正常现象)她“夜夜不得息”固然很辛苦,但并没有说悉心侍公姥,可见她二三年还未进入家庭角色,也未尽为子媳之孝道。儿子不在身边,儿媳如同陌生,当然使焦母倍增凄凉之情。她没有变态心理,也不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儒家的三纲(妇为子纲)并没有成为她言行的藩篱,她对兰芝不满,但仅是“吾意久怀忿”,强忍着不满和痛苦,并没有向兰芝长期全力倾泄,她称兰芝无礼节、自专由不应看作是撒谎。兰芝当焦母是“昔之人”,没有给她爱,把兰芝当过客,也没有付出爱,她只是按照当时的风气规范和自己的阅历家风去要求和评价兰芝。当兰芝加入她的三人世界之后,彼此从心理、生活上都没有完成调整,婆媳的冲突就是调整中的必然现象,只是调整失败,滑向另一个极端罢了。她在临别焦家时与焦母有一段似正似反的话:“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这几句话意思很清楚,兰芝在教训焦母,但焦母无言以对,不应看作偶然现象,而应是平时生活的重新演示。兰芝二三年未能生育,毕竟没有给家庭带来以慰秋情的阿堵。仲卿夫妇双亡,只留下孤老的焦母,她是最苦的一位,因此是悲剧人物,而不是悲剧的制造者,逝者毕竟往矣。对于她的执着和心地的狭窄,结尾“寡妇起彷徨”也多少带有批评她的意思。以往我们分析《孑L诗》往往以兰芝的言行为准,无视焦母的言行;未免失之偏颇,应当综合分析才是。
在与娘家关系上,刘家与焦家出现完全不同的景象。首先是刘母大拊掌放诞的动作,然后是系列责问,但顷刻之后刘母便女言是听了。拒绝县令之媒,刘母也是依兰芝之言“徐徐更谓之”。对待太守家三郎的求婚,“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在封建礼教为规范的时代母女权威关系的倒置已过非常,“岂敢”也是兰芝昔作女儿时养成的习惯,那么兰芝的“任专”无疑在娘家已经形成,她和焦母的争执显然是顺水推舟的事。刘母的无主见、娇惯和放诞是培育兰芝反抗性格的温床,同样也造就了性暴如雷的刘兄,兰芝的母兄不同的性格和相反的态度是兰芝自杀的直接原因。
但是,作者并不是简单地把悲剧舞台局限在家庭的圈子里。当兰芝还家门以后,诗歌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先是县令,后是府君,层次越来越高。背景告诉我们,当时的婚姻不是以爱为基础,而是以某种条件为天平。焦刘的婚姻就是这种性质,但当被遣以后,仲卿的热诚使兰芝的精神上得到了安慰和满足,进而由婚姻关系转化成具有爱情的婚姻关系,而县令、太守子弟的求婚就是要打破具有爱情的婚姻关系代之为条件关系,所以就转化为爱与世俗权力、官场制度的矛盾。刘兄的决定就是当时社会风气的体现,县令、太守并没有逼婚,逼婚的是刘兄,他以权利价值去计量爱情关系,做法是荒唐无知的,但又是社会的。用两位青年的爱去碰社会权利的壁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所以,《孔诗》的悲剧也就是爱的悲剧,经历了爱的贫困、完成、失败的自然历史过程。类似的写法在后来的戏剧《窦娥冤》中也得到了运用,用外国人的话说,叫福斯塔夫式背景。
在中国古代,婚姻是家庭联合的桥梁,亦即裙带。因此注重的是外部的条件。《礼记》中已强调“夫死不嫁”,“妇无二适之文”。《女宪》也称“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为永讫。”《孟子》曰:“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滕文公下》)完全不在意女子或男女的人格与感受。所以强调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自好者则以为不耻。就连唐代的白居易诗也称, “人生莫作女儿生,百年幸福由他人。”《孔诗》突出地写青年女子兰芝的自专、反抗,并争取母亲、仲卿的支持,就向我们透露了那个时代的女权运动的信息,告诉我们家族联合形式的婚姻是缺乏爱的婚姻,必须砸烂,尽管死后化鸟也要实现,也会实现。在中国妇女长期受到压迫的封建社会里,《孔诗》具有提示人格、肯定婚姻是男女为主体的婚姻的精神灯塔作用。是人性复苏的宣言和爱的启蒙赞歌。
三、妇女教育和接受
先秦以来,男尊女卑已形成社会传统,女子只是温柔地顺从丈夫生儿育女的配角性质,女子对于男子有着明显的人生依附关系,连名字也没有。因此,只是有许多的规定,将礼法渐以从精神转向习俗化,但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规定与习俗也就成为女性教育的内容。汉代的刘向把尧舜以来的有名的女性按母仪、贤明、仁智、贞慎、节义、变通、嬖孽七个项目分类列传,叫《列女传》,从儒家的立场出发,强调女子的教训,大致可称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子教训书。东汉的班昭受儒学熏陶,不满外戚后宫的狂诞,写作了宣扬男尊女卑的《女诫》,也是七篇,一卑弱,二夫妇,三敬慎,四妇行,五专心,六曲从,七和叔妹,全文一千六百字,解释了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之义,说“生女如鼠,犹恐其虎”(《敬慎篇》)。精心设计的卑弱篇更成为训诫妇女的模式。《女诫》产生以来,影响了中国妇女观长达两千多年。班昭是位女才子,她没有忘记在《女诫》中强调知识的重要。她在《夫妇》中说:“但教男而不教女,不亦弊于彼此之数乎?《礼》八岁始教之书,十五而至于学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