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经典解读:范例呈现与方法点拨

作者:李安全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4.关键是要消化吸纳,为我所用
  对于他人的经验,我们不能盲从,不能迷信,不能按部就班,不能死搬硬套。正确的方法是运用自己“悟”得的方法来鉴赏文学作品,以求形成实际的技能。
  我第一次读崔颢的一首《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像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这一首诗只有二十个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显现。这是想像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以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这是谢冕对《长干曲》的欣赏(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高中《语文》第五册)。我们参考这一段文字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记忆”谢冕的欣赏,而是要从此领悟欣赏的技能在于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阅读体验去想像、还原、补充和“完形”。或者说,就是我们要欣赏《长干曲》也应当有自己的领悟:“妾”是少女呢,还是少妇?“君家住何处”是询问,是关心,还是试探?是青春少女与少年之间在春天邂逅而怀春与钟情,还是“同乡”在他乡异地相逢而同情或同病相怜?甚至,就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与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或许,崔颢写的也是自己的“经验”甚至平淡简朴的叙述中也包含着“难赋”之“深情”。诗歌为欣赏者的再创作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的欣赏者和不同的审美欲望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不同的读者因为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审美心境“再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境界,这就是艺术欣赏的美。
  
  二、方法点拨:为学生指点文学欣赏的迷津
  
  从根本上说,文学教学就是要“教”学生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和途径。作为教师最为基本的职责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的指导。这已经成为共识。《名作欣赏》“欣赏探奥”“鉴赏文谭”“读者指(评)点”等栏目中的文章大多是结合具体的作品对读者进行鉴赏方法的点拨和引导,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孙绍振《解读经典文学的意义——在东南大学的演讲》(2003.4)《以〈背影〉为例谈方法问题》(2003.10)张福勋《鉴赏杂议》(2003.8)李怡《现代文化的几个读本:中国新诗的几个文本》(2002.4)刘勇强《当代体验与历史观照的龃龉和融汇——漫谈古代小说的解读》(2002.1—2)周先慎《琐碎中有无限烟波》(2002.1—2),闫永利《论文学解读中的误读》(2003.10)等就是这类文章中的优秀之作,真可谓文学教学的好教材。
  
  1.文学欣赏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文学创作需要想像,文学欣赏也需要想像。“阅读文学作品要不断进行再造想像。因为文学作品是通过艺术语言来实现交流的,而各民族的语言(以及文字)都是一种成系统的符号,本身并没有形象性。所以凡是用听觉或视觉来感受文学作品,实际上都要经过一道‘翻译’,即由词语的符号唤起与其紧密联系的记忆表象,再根据符号组合(语句、段落等)所规定的条件,在大脑中再造出相应的艺术形象,于是才会有形象之感。”(金开诚《从心理学角度谈谈文学研究》《艺文丛谈》北京出版社1985年10月)“诗也许比别的文艺形式更依靠想像;所谓远,所谓深,所谓近,所谓妙,都是就想像的范围和程度而言。想像的素材是感觉,怎样玲珑缥缈的空中楼阁都建筑在感觉上。”(《朱自清说卞之琳〈淘气〉〈白螺壳〉》《名作欣赏》2003.7)
  张德明从《名作欣赏》二○○二年所刊发的理论文章中“发现”,“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西方文论思想的印迹,从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到文学现象学、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再到西方马克思、存在主义、文化人类学,以及包括解构主义、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在内的后现代各种文论。在这众多的理论中,研究者理解得最透彻,运用得最纯熟和成功的可能就是新批评文论,尤其是新批评文论标志性的方法——细读法”。(《经典与阐释》2003.6)
  什么是“细读”?王毅《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文本——细读伊沙〈张常氏,你的保姆〉》(2002.5)透过表面上看起来直白易懂的口语化诗歌语言,挖掘暗藏在诗句中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两重语言、两种教育的对立以及此中所包含着的两种文化的对立与抗衡。李俏梅《肉体、心灵与玄思的交响——穆旦〈诗八首〉细读》(2002.3)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蕴涵于新奇的意象和幽邃的意境中的爱情哲学。这也是“细读”的典范。陈佳勇《穿透上海——对张爱玲〈封锁〉的细读》(2003.6)更是直接以“细读”为题,以表明“解读”的具体方法。文章也从特定的情景和故事中发掘出了“张爱玲化”的上海中“夹杂着了太多的压抑、冗长的情思,充斥着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感伤气息”。通过对这些“范例”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细读”作为一种“解读”方法,其主要特点在于:注意分析文章的内容要点,注意体味隐含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注意从关键的词句入手理解句子含义,理解和分析文章,注意通过分析段落层次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中心,注意从文学的整体结构和段落内部的层次来分析文章的思路——但是,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又并非只从上述的角度将文章分解为几个方面来分析,进而得出理性的判断,而是要将上述的意识和方法自觉地运用于丰富生动的解读之中,从而获得丰富、深刻、生动的理解。
  文学欣赏离不开“还原”。“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如果说艺术创作是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表现出来,那么艺术欣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生活体验。正是在同艺术家的相互交流中,在对生活的重新体味中,得到艺术的享受。”(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诗歌欣赏“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练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高中《语文》第五册)“还原”就是“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现象想像出来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加以比较,这和现象学的‘还原’原则有一致之处,不是被动地接受文学形象的现成样子,而是想像把目前现成的观念或解释‘悬搁’起来,想像出、推导出本来,在原初状态,它应该是什么样子”。(孙绍振《以〈背影〉为例谈方法问题》2003.10)三位学者都谈到了“还原”在文学欣赏中的重要意义。所谓“还原”就是要欣赏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通过联想和想像,和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沟通,和作者的精神境界沟通。“还原”的意义在于将真实的生活与作品的艺术世界进行比较,从比较中体味“艺术”的魅力。
  此外,知人论世是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特别强调将文学作品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分析和思考,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作用的分析和解释。而“对读”则更加注重将作品放在特定的文学发展的大背景去比较辨析,从文学演变和相互影响的进程和关系中去体察文学的思想意义和艺术品格。
  
  2.激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中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肯定与大学者的欣赏是有明显差异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学养有迥然的差别,生活经历有差别,审美经验也有差别,鉴赏能力有差别。这就决定我们中学的文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拔高标准。
  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会欣赏,让学生在具体丰富的阅读实践中去领悟、体会、总结。可以肯定地说,文学欣赏方法的“习得”绝对不可能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来完成,更为基本的方式还是要有学生自主地“获得”。这里最为可靠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觉地“接触”作品,让学生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
  让学生“接触”作品,说起来,这好像是多余的话,但事实上,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恰恰就是学生不“接触”作品,不感受作品的艺术世界,只是听教师讲解,听教师阐释。这是语文教学的困境,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王富仁先生指出,“文本是作者和读者的中介,此外再没有其他的中介了。教师和学生都是读者,他们都必须直接阅读和欣赏作品文本,通过文本的语言感受和理解它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同时面对着教材,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进入到教材的语言世界之中去,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教材,在此基础上把教材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并且尽量转化为学生的书面语言。教师在教材的语言世界中起的是桥梁的作用”。作为教师,“你得领着学生一同进入到课文的语言世界中去,你得让学生也喜爱上这个语言世界,感受它、熟悉它、理解它”。(王富仁《教材·教参·教法》王丽主编《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
  
  3.结合实例介绍了文学欣赏的方法
  意象是诗歌鉴赏必须抓住的核心。我们在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以及分析体味诗歌意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阅读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使学生对意象的含义及特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可以让学生阅读程郁缀《古代送别诗中主要意象小议》(2003.4)陆精康《多情的月亮——高中〈语文〉中唐诗宋词“月亮”意象解读》(2003.2)等文章,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通过分析诗歌意象来把握诗歌意蕴。还可以让学生结合金开诚《从文艺心理学看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经验》(《艺文丛谈》北京出版社1985年10月)中对“柳”和“草”的意象的分析来指导学生如何具体分析诗歌意象中所包含的情意和韵致。
  再说“正读”与“误读”。文学解读有正读与误读之分。“正读重视吸收和接受,是一种尽量接近文学作品客观内容的传统的解读方式。正读考察的中心是作者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它把作家的创作活动看做是有目的、有意图的行为,并且这个目的和意图会在作品所呈现的客体化内容中显露出来,例如作品的标题、用典、文本中所描写的客观内容以及从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主张和价值判断等。”“误读可说是一种把文学意义的产生联系于解读者自己的解读方式,与正读崇尚对文本意义的复原不同,误读视阅读为读者对文本的修正、突破和创造。”(闫永利《论文学解读中的误读》2003.10)当然,我们仅仅只是给学生介绍这些“理论”和“原理”还不够,更为重要的方法还是指导学生阅读运用正读和误读的方法欣赏“经典”作品的“例子”,让学生真正理解文学鉴赏的最大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
  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解读《荷塘月色》来理解什么是“误读”。《名作欣赏》所刊登的《绝望的孤独与悲凉》(傅书华2002.4)《一种多元文学的个案》(方贤绪2002.4)《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己》(孙绍振2003.8)等都是“误读”的典范。此外,《生命是多么变幻莫测啊——试用“微扰论”分析〈项链〉的主题》(郭成杰2003.2)《金钱·爱情·人道》(李广仓2002.4)《伤痕是那陈年的华丽》(许伯卿2002.5)《朦胧歧解千古谜,变幻莫测通境情》(吴振华2003.4)以及魏家骏、刘永丽、胡洪亮等分析《读康熙信中写到的黄河》的三篇文章(2003.5)也是创造性阅读的“典范”之作。
  
  4.方法点拨,必须抓住最佳的时机
  什么时候进行方法的点拨效果最好,用孔子的话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在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时进行启发性的讲解或示范。
  比如,《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中学生不容易读懂,在学生初读之后,我们应当对学生进行方法的点拨。我们给学生介绍“意识流”文学的特点,介绍伍尔夫的生平经历与创作概况,然后结合作品提示阅读“意识流”小说应当注意的方法——理会作品中人物的意识及其流动过程,分析作品所“展示”出来的人物的复杂的心理和变化,然后在透过“文本”,联系客观世界来理会作品所“表现”的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把握作者所表现的感情倾向。
  又如,评点法是阅读、鉴赏和批评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基本方法之一。其要义就是在圈点勾画的同时,将欣赏者自己的理解、感悟、发现和批评“批注”在“字里行间”。在小说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评点的方法来阅读、鉴赏和批评小说作品也应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因为评点法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学作品,获得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可以促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形成全面、深刻的理解;可以使学生学会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像来阅读、体味、鉴赏文学作品。
  我们在指导学生运用评点法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但要给学生提供“范例”,还要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作品来指点学生,使他们明确“评点”的具体形式包括(1)夹批。夹批就是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对作品的字词乃至句子的深刻含义、艺术效果进行评点。(2)眉批。(3)回批。(4)总批。我们还要让学生注意四点:(1)创建一套简易实用的符号体系;(2)最好用2B或3B的铅笔,以便日后修改;(3)同学之间交换书本以互相对照,展开讨论;(4)最重要的是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尤其让人满意的是,高中《语文》新教材每一页都有三分之一的空白,可供学生批注。
  从操作方法上说,评点法的基本程序是:读点批评。“读”是为了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和特点。阅读小说,首先必须从整体理解作品的人物、情节、环境,并适当联系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动机来初步理解小说的主题。“点”就是圈点勾画,发掘作品的精彩文句或片段。可以肯定地说,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发现,因为不同的同学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是有差异的。我们提倡同学们自己用心去理解、选择、发现,这正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具体体现。“批”是为了领悟体验,品味作品的深刻的意蕴。简单地说,“批”就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审美判断用简练的语言写在课本的空白处。为课堂的讨论交流作好准备。“评”是从总体上对作品进行鉴赏、评价。“评”是在理解、鉴赏的基础上,用艺术的标准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作出评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