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名作.欣赏.思维
作者:仵从巨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所谓近故,是指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与实践。虽然从理论上,我们并不否认“个人”、“个性”与“自由意识”,但事实上,却是在对“集体主义”的突出强调中否定了“个人”,在“模式化”的教育方法中否定了“个性”,在“标准化”的应试教育中扼杀了“自由的思维(想像力)”,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中对象变成了“北京烤鸭”。我们常常悲哀地看到:学生(未来的公民、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在话筒前、镜头前、作业上、考卷上用同样的字眼说同样的话——这是对思维单一性、非个人化最形象最生动的注释。香港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先生在《想像力是怎样教出来的》一文中说:“中国学子去年在美国拿得博士的有2000多人,为非美籍学生之冠,比排第二的印度多了一倍……但跟着听到的美国专家评论,是中国学生虽然成绩了得,但缺少了想像力。”(《南方周末》,2000年6月27日,B14版)并不比别人更笨的中国学生的想像力哪里去了?它被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实践甚至教育理念一刀一刀地阉割了。最终,他们成了长于“服从”而欠于“创造”的庸者。
封建统治的遗害、儒教文化的影响、教育体制的弊端以及其他多种因素成了“我们”的社会语境:个性、个人意识、个人化的思维没有良性的,充裕的生存、发展、存在的空间。结果,个性从孩提时代就开始被慢慢淹没;个人意识,从意识萌生始就开始被渐渐同化;个人化的思维,从思维渐始形成的过程中就一点点萎缩;个人受到了集体的漠视,个性受到了共性的劫掠,个人化的思维未见长成已半道夭亡。当一个人不能以自在的状态去“想”,又怎么会有自我的“认识”?更遑论以自觉的状态去“做”了。因为,他之所以为他的“思维”已经死了。如是,当他面对如《差不多先生》这样的作品与人物,便不会有与“他人”认识不同、相异的结论产生了。
应该让个人以个人存在,让个性以个性存在,让自由精神属于个人,让思想不再是名词而成为动词。当一个人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想世界、说世界时,他才有了自己的声音。他此刻拥有的个人的、自由的、活跃的思维才使他能见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的境界。回到名作欣赏的话题,也才能使他从“名作”中欣赏得出自己的“哈姆雷特”。而文本自身的丰富性、复杂性与读者自身的主动性、个人性也才能充分地展现、实现。英美“新批评”派的“三R关系”(即作者Writer、作品Writing、读者Reader,因三者皆有字母“R”,故称)一说虽然有其强调重心,但在接受美学中,读者却地位显赫: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作品是难以“存在”的。“读者”(Reader)的醒目提出包含了从“作者中心”、“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转移的深刻意义。可知,“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当今是何等重要?主动的阅读、自觉的阅读、创造性的阅读是“真正意义上的读者”的条件。换言之,一种非个人化的僵死的“思维”是无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也无法对“名作”作个人化“欣赏”的。
愿我们能有属于“个人”的自由、活跃的“思维”;愿我们凭藉这一“思维”去“欣赏”面前的每一部(篇)“名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