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飘忽”的“影子”

作者:丁俊玲

更多经典:点此访问——应天故事汇





  “御旨”的最终指向是模糊的,不可索解的,犹如带着“魔性”的“飘忽的影子”。从《御旨》,我们几乎可以概括出卡夫卡代表性作品的大致模式,即忠于权威(皇帝)或上帝(信仰)而终无所得的结局。在本文结束时,我愿意再次提到当年翻译《御旨》的刘小枫,他在关于卡夫卡的一篇文章中,有这么一段卡夫卡的文字凸现出来:“你没有走出屋子的必要。你就坐在你的桌旁倾听吧。甚至倾听也不必,仅仅等待着就行。甚至等待也不必,保持完全的安静和孤独好了。这世界将会在你面前蜕去外壳,它不会别的,它将飘飘然地在你面前扭动。”{13}这为本文在“飘忽”的意义上将皇帝、上帝、魔鬼等同,在“影子”的意义上将“你”、“传旨人”、卡夫卡本人的等同提供了资料上的支持,并与我的看法相印证,即:“影子”的“飘忽”的指向正可解释为:有目的的希望或没有希望的目的。
  
  1《论卡夫卡》,叶廷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680页。2568《卡夫卡寓言与格言》,张伯权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46、81、38页。
  39{11}《卡夫卡书信日记选》,叶廷芳、黎奇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4、169、32页。
  4《卡夫卡致密伦娜情书》,叶廷芳、黎奇译,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67、68页。
  710《卡夫卡随笔集》,叶廷芳编,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50、258页。
  {12}保·瓦雷里:《诗寓言思想》,《现代主义研究》(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39页。
  {13}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页。
  
  附:御旨
  
  □卡夫卡
  
  据说,皇帝临驾崩前曾在御床上向你传下一道御旨。而你不过是皇上的光辉在极其遥远的地方投下的一丝飘忽的影子,但皇上却恰恰只对你一个人——可怜的属臣传下了这条御旨。皇上命传旨人跪在榻前,贴着他的耳,悄声传下了御旨。由于皇上对这道御旨很重视,因而讲完以后,还让传旨者在他的耳边复述了一遍,并点点头表示领旨人没有弄错。临终前,群臣聚集,四周的护墙都拆除了,在高高的摇晃的拱形门前的台阶上,帝国的巨头们排成圆圈,当着群臣的面,皇上遣出了这位传旨者。传旨者得令后就上路了。他十分强壮,精力充沛。他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分开拥挤的人群,辟出一条路来。遇到阻拦,他就用手指一指胸脯上的太阳标记;他畅通无阻,一直前往,没有别人像他这样顺当。但人群聚集得太多了,他们的房屋简直望不到尽头。如果传旨人能来到空旷的田野的话,他马上就会像飞一样地行走起来,这样不一会儿,你大概就会听到传旨人的拳头打你房门时发出的巨响。但代替这情景的却是,他的努力完全无用;他得不断地一再穿过内宫里的屋子;可是他一直没有成功;即使他穿了这些内宫,也没有什么用;他还得费力下那些台阶;可是下台阶后,也是徒劳,他还得走过那些院子,但是在走完第二个深宫四周的院落后,前面却又是台阶和院落;在它们后面又是一座宫殿,如此排列下去有好几千;假使他最终冲出最后一道宫门的话——这是从来没有的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于是在他面前出现了一座都邑,它是世界的中心,那里堆积着很高的渣滓。这里还从来没有人能走得过去,更不用说一位带着死者的使命的人了。当夜色来临时,你却坐在窗前,梦想着得到这道御旨。
  (刘小枫译/孙凤城校)
  

[1]